龐克是一種憤怒,是年輕人的內心叛逆最直接、最簡單的宣洩。

你可以在年齡上不再年輕,但只要能保持內心的青春和憤怒,你就依然是個龐克。但很可惜,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作為音樂的龐克,形式簡單,分類不簡單

在音樂上,龐克的形式非常簡單,也很隨便。一個簡單但足夠悅耳的主旋律,加上三個和絃,配上快速的鼓點與掃弦,就是龐克樂。「我們就是希望孩子們看 Ramones 的演出時,他們能感覺到自己同樣可以這樣幹,」 Ramones 樂隊的吉他手 Johnny Ramone 說,「不像 60 年代時,你看 Jeff Beck 或者 Jimi Hendrix 的演出,會覺得你要練上 20 年才能彈這樣的歌。」


Ramones

不過,除了音樂節奏本身以外,龐克似乎是沒法被定義的,它只有一個核心意思——憤怒地反抗。蘇格蘭歌手 Shirley Manson 曾經開玩笑地評價:「如果反叛就是龐克的特質,那麼,莫扎特大概也算是一個龐克。他是如此地調皮,如此地和他的時代格格不入。」

Avril 兩者都不滿足,她在唱片裡用的各種花哨的音效,流行的唱腔與編曲,誇張的廣告宣傳,甚至 Hi-Fi 的音效,都不是龐克樂。一般人們會叫她流行龐克。

在初期,龐克們反對把流行龐克歸為龐克一類。因為,按照龐克非主流的定義就不應該和「流行」同流合汙,他們堅持認為龐克的商業化會為這場運動帶來幻滅。

1970 年代最原始的龐克之後, 1980 年代的美國又出現了以極為快速簡單粗暴的風格著稱的硬核搖滾,因為風格過於暴力和過於地下而慢慢衰落。爾後又出現了滑板搖滾、街頭龐克、情緒龐克。

流行龐克興起是 90 年代的事,一般以超脫樂團進入主流音樂圈為時間點,但該風格真正的崛起是 Green Day 在 1994 年推出《 DOOKIE 》之後。這股浪潮以美國加州灣區為中心,代表樂隊有 Green Day , Offspring, Bad Religion,Rancid,Pennywise 等。


Green Day:《 Dookie 》

流行龐克只不過借用了龐克音樂的節奏,但精神核心已經完全變了樣,矯情而虛榮。


而真正的龐克,是一種文化表達方式
龐克發源於 1970 年代,興起於美國和英國的無產階級中間,是名副其實的青年運動。他們選擇了 PUNK 這個英文單字來和主流社會劃清界限——年輕固執、無聊、低劣和無價值。他們從音樂開始,表達自我對生活的態度與不馴服,後來,龐克運動繼續影響到服裝、設計、漫畫等更廣泛的領域。

那個年代是真正的年輕人的時代。那時正是全球高生育率、人口爆炸式增長的時期。這在歐洲十分明顯, 1960 年代中期,歐洲似乎到處都是年輕人—— 1968  年的法國,年紀 16 歲至 24 歲之間的學生人群超過了 800 萬,達到全國總人口的 16.1%。 到了 1960 年,荷蘭、愛爾蘭、芬蘭人口中 30% 的人數年齡不到 15 歲。

那時的年輕人也碰到了問題。如果是在早些年,人口爆炸會對國家的食品供應造成了嚴重壓力;即使可以讓所有人餬口,他們的就業會是大問題。但在經濟高速增長高度繁榮的時期,青少年們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吃飯穿衣住房,甚至也不是就業,而是如何接受教育。

這就是龐克出現的背景——世界上突然多了一群年輕人。世界還沒來得及把大人們的認知灌輸給他們,他們就到了可以以自我去認識世界的年齡,中產的生活在他們眼中不像父輩們眼中那樣令人滿意,而是充滿了豐衣足食後的無聊。他們得不到社會廣泛的認可,而急於表現得與前人不同,他們想要發表自己的主張,反抗父輩。他們的想法只著眼於現實,他們要反叛。

在現代思想史上, 1960 年代到 1980 年代的那段時間也被成為「反叛和反動」的年代。也是在這個時期,東西方普遍爆發了青年學生運動,都是大規模的學生騷亂和造反運動。 1968 年巴黎的「五月風暴」(或稱「五月革命」,May 1968 events in France)學生運動,日本的學運,等等。學生們都在要求改革社會制度,紛紛罷課遊行。


1960 年 6 月 15 日,日本「血的抗議日」 

同時, 1970 年代正是嬉皮運動之後的那個時代,人們剛剛經歷了「愛與和平」的洗禮,搖滾樂也剛剛接過了藍調音樂的大旗,成為青少年群體中的主流音樂。創作原始龐克樂的那些人, The Who 、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Iggy Pop 還正是嬉皮運動的代表。感知之門此時已經為青少年開啟,自我意識紮根在了他們心裡,他們學會了用自己的方式去認識世界,再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不過經歷了嬉皮運動的失敗,年輕人們那時沒有選擇繼續做「 live in love and peace 」的夢,不再一味地用理想主義來澆築自身,而是把自我表達與宣洩推到了更高的高潮:不談什麼理想,而是用最辛辣的諷刺、最粗俗的話、最怪異的裝扮去批評,去反抗。生活不是處處鮮花,而是像 Iggy Pop 唱的「no fun」,也沒有大人們教育的美好未來, Sex Pistols 在他們最著名的那首《 God Save The Queen 》的最後叫嚷著:「 no future,no future for you,no future for me .」


《 God Save The Queen 》封面 

龐克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年輕人們對中產生活的宣戰。


誰會成為龐克
2007 上映過一部由美國龐克愛好者 Susan Dyn 執導的紀錄片《龐克不死》,The Damned 的主唱 David Vanian 在裡面說,自己玩龐克之前做了一年掘墓人。另一個龐克樂隊的 the Clash 的主唱和吉他手 Joe Strummer 則說:「 如果有好的工作,就不玩龐克了,或許還能唱些甜言蜜語。」

Joe Strummer 還說:「龐克是叛逆的搖滾,是青少年的專屬。不是一群老傢伙演奏給你爸爸媽媽聽的音樂。是工人階級的音樂,和中產階級和公路騎士無關。」

這就是最初的龐克,它是工人階級青年表達憤怒的手段。人人都有一個樂隊,就算沒有經驗,你可以組樂隊,沒有樂器,你會吼就可以。用不著音樂細胞,你想做就可以。各種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混合在一起。青少年聚集在一起,帶來自己的歌,格式無所謂,大意只有一個——我們只聽我們自己。 Ramones 的主唱 Joey Ramone 這樣描述自己的音樂:「那說的都是我們的孤獨與寂寞,就是一些感覺。」

那種感覺或許比孤獨與寂寞更加複雜,因為這感覺一唱出來,就變成了「 Hey,ho,let’s go!」。這句急促而暴躁的歌來自 Ramones 的《 Blitzkrieg Bop 》,是他們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而大洋彼岸的英國還有一群可能比他們更暴躁的年輕人,他們是 Sex Pistols 。 1978 年夏天, sex pistols 釋出了《 God Save The Queen 》,並在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登基 25 週年紀念日當天,在泰晤士河邊的遊輪上舉辦演唱會,唱了那首歌。那是對英國夢的最辛辣的諷刺,他們用最無所謂的態度去做了最無所畏懼的事情,主唱 Johnny Rotten 說,那是「獻給傻子們的玫瑰」。


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登基 25 週年 

但龐克樂也不全是這樣簡單粗暴的形式, Patti Smith 就是那樣一個龐克圈裡的另類。她的音樂更像詩歌,她的表演也是完全詩性的表演。當她閉上眼睛,語言就開始氾濫。她像是從 60 年代的嬉皮裡走出來的女性,只是把那時候的詩歌變成了三和絃的龐克樂。有人說她的龐克樂是「藝術龐克」,在她的歌裡,她用最直接的現實主義語言唱道:「耶穌為別人的罪而死,而不是為我的罪而死。」


無論是音樂還是時尚,龐克都泯滅於商業化
1976 年末,英國的媒體們就開始試圖摧毀龐克樂。 Sex Pistols 在當時參加了一個早間新聞訪談節目,那時,主持人不停地諷刺他們,覺得他們只是一群混混,而並非認真地做音樂。然後, Sex Pistols 的成員和他們的朋友們先是誠懇地說自己真的是認真做音樂,接著在節目裡把一大堆髒話轟向了主持人。


Sex Pistols 和他們的朋友在 Thames 的「Today」訪談 

早期這場龐克運動,叛逆又不屑一顧,就像是搖滾精神的復活,也尚未被商業化主流公司瞄上。事實上,主流唱片上對此一無所知,也沒有唱片公司會簽龐克,他們都當龐克是垃圾,是高風險,而不是商機。

龐克樂隊們甚至都懶得找那些公司為自己出唱片,他們流行 DIY 。 Buzzcocks 在曼徹斯特製作了第一張 DIY 的龐克唱片《 Spiral Scratch 》,錄製只花了半個小時, 500 英鎊(約新臺幣24000元)。錄製的簡陋造成的 Lo-Fi 甚至成了龐克樂的象徵。樂隊的成員 Pete Shelley 這樣評價那張專輯:「我們不是故意要這樣,但這正符合龐克的信條。你可以自己完成,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雖然它不是閃亮的、完美的……我覺得它的價值就在於不完美,那更形象地描述了生活。」

但龐克最終還是被商業化了。

1980 年代晚期,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龐克音樂 grunge 出現了,主要的樂隊是超脫樂團( Nirvana )和 Pearl Jam,他們的音樂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而這導致了另一種龐克風格在主流中的成功,它被稱為強力流行樂或者流行龐克。 1991 年,龐克爆發了。超脫樂團賣了 500-600 萬張唱片 ,接著是 Offspring ,到了 Green Day ,他們甚至被提名了葛萊美,龐克音樂如今已成為美國的一個商業現象。

1996 年,商業和龐克更親近了,但他們在掙扎——一面是商業帶給音樂本身利益,一方面來自龐克群體的鄙夷。

這裡要提到一個重要人物是 Kevin Lyman ,他成立了 4Fini ,這個公司專門負責組織現場音樂節活動,其最著名的產品要算 Warped Tour。這個每年舉辦一次的大型露天音樂節演出,有時也舉辦極限運動的賽事,構成一個綜合的戶外音樂節。

這個活動在 1996 年的時候吸引了一大批龐克樂隊去參加。而 VANS 和百貨商場 Target 都跑過來做贊助,一開始龐克們還心有疑慮,但他們覺得這可能也是一種讓他們活得更好的辦法。

「這是我們最好的的巡演」, casualties 樂隊主唱 Jake Kolatis 說,「其實也說不出他們哪裡不好,他們不代表全部,入夥,賺更多錢,就該這樣。利用資本產業免費提供的產業,總好比白手起家好。那樣已經搞不成了。這樣還有機會賺錢。 」

這大概就是後來一部分玩龐克的人的思路了,它們希望商業可以祝他們一臂之力。 2006 年,百貨商店 Selfridges 就直接做了以龐克為主題的慶祝活動,還表示:「 Selfridges 就能代表未來的龐克」。

與此同時,龐克風也成為了一種時尚,很多品牌都在這想在這股次文化裡淘金。和在音樂界遇到的情況一樣,真正的龐克對時尚界和他們的模仿嗤之以鼻。

時尚雜誌還做了龐克指南,類似《龐克穿著的六個元素》,以便讓流行文化可以更方便地傳播龐克精神。

龐克最初的打扮,比如在臉上穿孔,將衣物撕裂再繫以別針或捆帶,使用顏料在衣物上作畫和裝飾,把黑色的垃圾塑膠袋作為襯衫或衣裙,把釦針、剃鬚刀等作為飾品,他們還常常有意使用皮革、橡膠、乙烯基塑膠作為衣物,使人聯想起犯罪傾向、性暴力與性變態。總之,造型極度誇張、放蕩不羈、充滿挑釁性。

這些衣服也反映了龐克音樂的本身,他們唱歌的時候帶著憤怒的情緒會撕破他們的牛仔褲,當然球鞋和皮衣,以及印有挑釁字句的 T-Shirt也是龐克時尚的標誌之一。

然而購買這些看起來很酷的衣服的人可能不瞭解這一點,他們以為這就是全部。這是 Patti Smith,那個另類的龐克女歌手。她那張著名的專輯《 Horses 》的封面是她的一張照片,照片上她穿著男式襯衫和吊帶褲,肩上搭著男士外套,領帶鬆開,表情堅定,看上去是個充滿自信的女性。而並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配飾,也沒有打各種洞和釘子。龐克們只是把自己打扮的更像真正的自我,而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Patti Smith 的《 Horses 》封面 

在龐克時尚的發展歷史上, Vivienne Westwood 西太后是一個重要的人物。她的憤怒往往走向了政治(但誰又不是呢,有的時候,這個辦法也挺好用的)。就在去年 9 月的倫敦時裝週,西太后將其副線 Red Label 的秀場,變成了抗議遊行的街道,聲討政治家的醜陋面孔。

而她的龐克歷史這裡就不用多說了,作為 Malcolm McLaren 曾經的女朋友,他們兩個人的行為方式和打扮也正好迎合 1970 年代在英國盛行的無政府主義。

比如 1974 年那家叫做 SEX 的服裝店(後又改名為 Seditionaries),門上還若有所思地寫著「人要衣裝,但真理樂意裸體」。那裡出售龐克風的時裝,很多都是西太后自己的設計,而Sex Pistols也是常客。

橡膠材質的衣服和綁帶褲子的龐克風格的衣服都賣得很火爆,Vivienne Westwood 也由此揚名。他們還成功創造一種帶挑釁 LOGO 的 T -Shirt時尚,上面印著「劍橋強姦犯」、「戀童癖」等字眼。其最著名的作品要算印有「上帝拯救女王」的T-Shirt,而且女王的鼻子上也別了別針。

儘管美國龐克和英國龐克在音樂上從未統一過風格,但在打扮這件事上,他們不分彼此。美國音樂人 Richard Hell 掀起了一股在臉上打洞,別別針的風潮。這個看起來很痛的時尚依然屢試不爽,就在McQueen 剛釋出的男裝新系列上,男模臉上就別了一顆大大的別針(真的,看起來痛極了)。

這些裝扮也被人用來做政治表達,而且龐克的時尚也進化到現在很顯而易見的風格,包括 2000 年貝克漢用過的莫西干髮型,項圈和紋身。

隨後,Jean Paul Gaultier 、Zandra Rhodes 也紛紛做了龐克時尚的設計,而且龐克時尚也成功走上了伸展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品牌在做龐克,Too Fast 、Living Dead Souls 、Cyberdog 、Demonia 、Tripp 、Lip Service、Iron Fist 、Dead Threads 、Morbid Threads 、Spin Doctor 、Criminal Damage 、Hell Bunny 、Visual Kei 、Hot Topic 、Banned 等都是龐克時尚品牌(你能從它們的名字裡看出一二嗎)。

是的,龐克變成了一種時尚,那就意味著它失去了最初的意義,「真我」的價值也黯淡了下去。「 70 年代、 80 年代,當時的龐克裝扮是在標識身份,表明信仰,主要的是分清敵我。但後來就不一樣了。」 Billboard 作家,Hollywood 記者 Chris Morris 評價說。


為什麼那些憤怒的年輕人都不見了
像開頭那樣,今天我們聽到的所謂的「龐克」是 Avril 、Sum 41 那些流行龐克,看到街上那些龐克模樣的人也只是時尚的跟班而已,而沒有了那時的憤怒與叛逆,不再鍼砭時弊,甚至表達的都不再是真正的內心。因為是個生意,它們需要受歡迎,需要一再重複人們最認可的東西。

但從最深層次的原因分析,人口年齡結構還是問題的關鍵。老齡化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2006 年,世界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了 6.88 億,而這一數字還在增長。龐克的發源地之一歐洲的情況異常嚴重, 2004  年,世界上 60 歲以上的老人佔總人數比率最高的 20 個國家中,除日本之外,其餘全部在歐洲。

低生育率也是他們的一個問題。如今許多歐洲國家的嬰兒出生率都遠遠低於其人口的死亡率。 在西班牙、希臘、波蘭、德國和瑞典,每個婦女平均生育不到 1.4 個孩子。以此推算,到 2040 年,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口將減少 1/5,甚至還不止。

在這樣一個老去的社會裡,哪裡又有那麼多憤怒的年輕人一起來玩龐克,一起來說不呢?

青年人口比例下降的同時,中產階級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人們已經漸漸接受了中產階級的思維和生活方式,那裡無處不包圍著精緻、審慎而安定的態度。但龐克是要破壞一切現有的束縛與規則,而不顧後果地伸張自己感知到的一切。這場鬥爭中,中產階級是最終的勝者,商業化消磨了龐克精神,舒適而安逸的生活成為了人們的日常,至少是追求的目標。

青年人不再憤怒了,或者說,至少不敢那麼憤怒了。即便有人想抗爭什麼,他們可能找不到足夠多聲援的人,以至於漸漸沒了氣勢。

另外,「憤怒」也許轉移了陣地。網際網路和社交網路的崛起,讓更多次文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隱祕角落,也讓憤怒有了各種各樣的變體,它不一定要變成音樂這樣外在表現形式大肆宣揚。而在某些地方,言論控制可以幫一個大忙,一些人默不作聲是出於茫然和漠視,還有人則是出於恐懼。

不過龐克也沒有完完全全的消失,它還是存在在世界上的一些角落, 1990s 就是一支很好的龐克樂隊,在 2007 年那張《 Cookies 》裡,他們用最經典的龐克腔唱出了自己的玩世不恭。

2015 年 VOGUE 舉辦一個以龐克為主題的聚會,華服滿場,大家客氣地舉杯交談。當時的創意總監 Grace Coddington 也在場,她環顧四周說:「看看我們周圍,這裡沒人是龐克啊。」


1990s 《Cookies》


原來龐克文化的興起有這樣的時空背景 


文章來源:http://ck101.com/thread-34561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