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男人看過這些照片後,以後再也不敢到外頭沾花惹草了!        

           位於泰國拉布理省(Lopburi)的佛印寺(wat phra baht namphu)是泰國最早建立、全國聞名的愛滋病醫療慈善之家,同時也是泰國最大的晚期愛滋病人收容中心。        

           在泰國,由於色情行業的氾濫和性工作者對於安全措施的忽略,導致愛滋病患者日益增多,而感染人數已超過百萬。        

           位於泰國拉布里省的佛印寺,是泰國最大的晚期愛滋病人收容中心,那些無依無靠的愛滋病患者大多都會選擇在這度過自己最後的時光。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生活都非常淒慘。        


           ▼自1992年開始,先後收留了1萬多名晚期愛滋病患者。佛堂前那一堆堆白白的東西全是骨灰它們是愛滋病患者死後所留。它們被放在佛前可能是為了能夠懺悔生前所犯下的過錯。也許更多的是他們對來世健康生活的一種嚮往吧。        

       

           誰也記不清有多少這樣堆疊的骨灰盒了,這些都是無人認領的死者所留下的。他們不是沒有親人,但親人常常會因為嫌棄或討厭他們而拒絕認領。同時這也警告著世人不要貪圖享樂而導致悲慘而亡。        


           ▼進入寺院的病房,感覺就進入了通往地獄的道路上。在這,有的只是淒慘的在生死邊緣掙紮著的人們。他們的肉體已經在慢慢腐爛,而他們的靈魂早已死去。這裡是沒有希望的人間地獄。        

       

           ▼他們就像是從地獄中爬出來的魔鬼,全身腐爛,讓人目不忍視,有人對他們深深的厭惡。        

       

           ▼他們生活在陽光無法到達的黑暗裡,甚至視他們是人形的魔鬼。        

       

           ▼但其實,他們只是身患愛滋病的可憐人。        

       

           ▼在這裡,每天都會有人死去。        

           ▼身患愛滋病的他們身體的抵抗力已經降到了最低。        

       

           ▼就算是普通的病毒性 感冒都會要了他們的性命。        

       

           ▼他們就像在走鋼絲,隨時隨地都有掉下來並悲慘死去的可能。        

       

           ▼在泰國,愛滋病患者通常都會遭到周圍人的歧視,他們在正常人面前沒有絲毫尊嚴。        

       

           ▼而貧窮的愛滋病患者通常都得不到救治,最後悲慘的死亡。        

       

           ▼在泰國,愛滋病患者的年齡有年輕化趨勢,青少年感染愛滋病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10個青少年中就有8個承認他們沒有使用安        

           ▼不過,對於這情況,性工作者使用保險套情況有逐漸的改善當中,現在幾乎9成泰國性工作者都使用保險套。        

       

           看到這已經有點看不下去了,泰國的愛滋病患者生存狀態實在是太淒慘了,在那簡直就是地獄。別猶豫,趕緊和你的好友分享,讓他們珍愛自我,遠離愛滋病,同時也讓他們多多關注愛滋病人,給他們精神上的安慰吧!        

       

           愛滋病為免疫缺陷綜合徵(英語: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或稱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縮寫為AIDS,音譯為愛滋病愛滋病[2]。        

           愛滋病的發生源自於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的反轉錄病毒感染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稱為症候群,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3]。        

           HIV病毒為脆弱的RNA病毒,如暴露在空氣中,會因病毒量多寡而在幾秒鐘至幾分鐘之內全數死亡。HIV病毒特性原本即特別脆弱且不能接觸空氣,HIV病毒的感染大多於較封閉環境,如血管裡面傳播(輸血/共用針筒方式等), 陰 道或肛門直腸的環境(如無套陰交、肛 交),透過潛藏在血液、精液、陰 道分泌液、母乳等傳染,不包括唾液, 汗液, 尿液或其他體液。一般情況下,接吻不會造成感染HIV病毒[4]。        

           愛滋病與HIV感染兩者,具有本意上的不同。HIV感染後,若獲得控制,甚至不須藥物藉助下可與之和平共處,HIV病患則為HIV帶原者。唯病發後之相關症狀,則稱為愛滋病。        

       

           1981年6月6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通報全球首宗愛滋病毒感染案例,自此人類便展開了與這頭號傳染病的漫長抗爭。在愛滋病面世初期,醫學界對這病了解不多,苦無醫治對策,染病者只好受折磨至死。直至1995年終首現曙光,雞尾酒療法的發明與廣泛應用均延緩了大多數感染者的發病時間,使死亡率開始大幅下降。及至21世紀10年代,科學家仍在進行大量研究與臨床實驗,以祈盡快找出能徹底根治的方法。多數學者認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是20世紀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蔓延開來,至今已成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 [5],而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1981年首度證實以來,AIDS已奪取超過3,000萬人[6] 的性命,使它成為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病之一,截至2011年6月底世界上約有6,400萬人[6] 感染愛滋病毒,每天平均有7,000宗[6] 新病例。而在2005年便造成約300萬人死亡,當中約57萬是兒童,三分之一的死亡案例發生在非洲撒哈拉以南,間接造成經濟發展遲緩以及人力資本的匱乏,超越了疾病本身的層次,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使得社會議題更加棘手[7]。根據統計,每天有1800名新生兒一出生就感染上愛滋病毒,45%的感染兒童在2歲之前死亡。儘管目前研製的藥物能夠抑制病毒的活性、減緩病程發展,間接減少感染後的死亡率和發病率(morbidity),但是並非所有國家都有能力取得這些藥物,這種情況在發展中國家更為嚴重,當地卻同時是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患病率(prevalence)較嚴重的地區[8],且事實上仍未有任何藥物獲得證實能根治愛滋病,因此愛滋病目前已是全世界疾病監測(surveillance)的重要指標之一,各國政府也透過立法試圖控制傳染的規模並藉由各種教育宣傳手段,增加全人類對該疾病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