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NHK的紀錄片中,參加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的日本老兵欺負中國婦女的自白,讓人看過之後十分震撼憤慨。面對鏡頭,日本老兵回憶當年在南京對中國婦女這樣做,令人髮指。


一名老兵提到:「我們找個人挑出一個女孩來,好好的對她,我們這些過程,她的父母就在外頭,他們的頭在地上磕的崩崩作響求我們,我們5人捉住那個女孩,最後她口吐白沫。結了婚的女人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但我們一抓住那些小女孩的時候她們就嚇得發抖,沒有什麼樂趣......」

這些話,根本就是在傷口上撒鹽!!            


74分鐘記錄了什麼?            


“是的,我親眼所見,那就是屠殺,是事實。那時我自己也的確刺殺了一個,和在陣地上殺敵完全不同,被殺的也許是非軍人。那是至今我沒有提到過的舊事,這麼說出來,心裡有一種輕鬆了的、歉疚的、奇特的感覺。戰爭的事,到最後誰都不談就讓它過去是不行的,畢竟是絕對不能再發生的戰爭。”

日本海東岸福井縣胜山市的一個叫龍谷的小山村。91歲的鍋島作二,對著鏡頭怔怔地說著這番話,他是在描述1937年的南京城裡的情景。那個時候,他是日本陸軍第九師團的一名步兵,第九師團是攻陷南京的主力部隊,龍谷村有8個青年參加了這支部隊。
 

在這部74分鐘的記錄片中,接受現場訪問的人物包括瞭如今蝸居山村的日本老兵;蔣介石的貼身秘書、104歲的何志浩;曾在蔣介石手下歷任軍隊要職的郝柏村;離南京城15公里的淳化鎮中當年親歷南京浩劫的村民等等。

拍攝者走訪了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歐洲、美國和日本,引用了全球各地最新公開的有關中日戰爭的歷史資料,包括中國國民政府的領導者蔣介石的日記;日軍上海、南京戰的軍事指揮官松井石根當時與東京陸軍總部來往的電文;時任日本陸軍作戰部長的下村定的回憶錄;日本第九師團老兵1937年的日記;駐留南京的德國外交官向希特勒發回的30封報告書;美國傳教士在南京城拍攝的膠片等等,幾乎做到每個細節必有出處,將日本人的認真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這些細緻到有些繁瑣的鏡頭和資料中,呈現的不僅僅有1937年的中國和日本如何一步步邁入全面戰爭,還有南京大屠殺的始末和慘痛。

拍攝者用相對冷靜的視角將那場慘烈戰爭中的細節向觀眾娓娓道來,70年前日本軍隊在南京城所犯下的罪惡被拍攝者記錄在今天的鏡頭里。
 

陳列在台北國民黨黨史館中的蔣介石日記是拍攝者最重要的一個素材來源。


2006年3月份,蔣介石日記宣布對外公開後,引起了日本記者的極大興趣。NHK的攝製組將中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日記內容影印件拍了回去,並按照自己的邏輯在片中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7月8日,日本侵略者在盧溝橋向我挑釁。我們的軍隊還沒準備好,難道屈服?現在正是應該下決心抗戰的時候。”


蔣介石每天日記的開始都書寫著“雪恥”兩字,他在盧溝橋事件發生前的一年與共產黨停戰,意圖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蔣介石把這場戰爭定位為奪回被日本佔領的國土的雪恥之機。


“與其屈服、被滅亡,我寧願選擇戰死。”(蔣介石日記。翻譯自日文,文字與原中文表達可能會有所不同。)
 

“(抗戰)目的是為了更多的國家對日本採取經濟制裁。”(此內容在片中出現兩次。)

 

“中國的北部不管發生多少戰爭,世界也不會知道中國。如果在國際大都市上海發生戰爭,就會引起世界的關心,喚起國際輿論。”


           


當時的上海有歐美各國及日本擁有權益的租界,其中生活著3萬日本人。當時在上海擔任保護本國僑民的日軍約有5000人。蔣介石將遠遠超過此人數的精銳部隊派駐到上海。在這種情形下,日本陸軍也增派了超過10萬人的軍隊。戰火就此蔓延。

蔣介石在德國軍事顧問的指導下作戰,期冀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在戰爭爆發一年前的日記裡,他就這樣寫著:“亞洲的問題,要歐洲、世界各國共同解決。處置侵略者日本。”

通過對日記的解讀,製作者把戰爭擴大化的原因除了歸結為在華日軍在沒有得到政府許可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外,也強化了蔣介石的權謀、以蔣介石為領導的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德國的兩面性、蘇美的傾向等因素對戰爭擴大化的影響。

在片子的結尾處,夕陽照耀下的龍谷村,靜謐而溫和,這個在中日戰爭中一直為第九師團輸送兵員的小山村里有一個祭祀這個村子的戰亡者的鎮魂堂,從日俄戰爭以來,所有出村戰死的村民都被供奉在裡邊,一共有17個,其中,戰死於中國大陸的有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