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快照 2016-04-11 00.38.56.png修行要先培養福德資糧


有道友問,功德和福德資糧是什麼回事?最簡單的,我們很容易起誤會的。比如金剛經說,你念金剛經的功德,勝過布施恆河沙七寶供養三寶的功德。或者你受一下八關齋戒,就有多少億萬倍的功德。這裡有個問題:既然功德這麼大,那為什麼我現世的福報都沒有求到,事業也不順利,錢財也缺乏。這個功德,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家去看佛經,佛經講到功德,都是用恆河沙來算。比如你念一句法華經,功德勝過布施多少恆河沙佛,念一句地藏經,功德勝過多少。但發現,你念經念了很多,好像事業也不順利時,就會迷惑了。


打個比方,就是種子的不同。為什麼佛讚歎,你念了某部經,或者一聲佛號,功德就大勝過天呢。就是因為你種下了個金剛種子,這個功德,是針對種子來講的。比如種子有分為三種,一種是小草,再高一個級別是小樹,再高一個級別是大樹。


這時你就知道了,比如你念了金剛經,或者法華經,或者地藏經,或者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功德為什麼這麼大。就相當於你得到了一個大樹的種子。如果你沒有聽聞佛法,你做人做得很好,善事也很多,死後可以升天。你福報雖然很大,但是你的種子,只是小草的種子而已。


小草代表求人天福報,小樹代表求聲聞緣覺,做自了漢,大樹代錶行菩薩道,成就佛果。為什麼會有小草,小樹,大樹的分別,就是因為種子不同。


但有個問題就出來了。你雖然有大樹的種子,但你要讓他發芽出來,成長成大樹,那才有用。不然你種子永遠是種子,他不起用。種子要變成大樹,他需要條件,水、空氣、陽光、溫度等等。一切因緣成熟了,他就能長成大樹。這些福德因緣,我們一般稱他為福德資糧。


這時你就明白了,雖然你念了經,很大的功德,但種子沒有發芽,功德只能藏著。種子沒有發芽前,作用永遠沒有草的作用大。草可以製造氧氣,美化環境,但你是種子,雖然是大樹的種子,沒有發芽前,你就無法啟用。


所以,大家不要被佛經講到各種功德所迷惑。好像你念經這麼久了,功德這麼大,為什麼連世間事業都不順利。這就需要修行人的兌現出來,你兌現出來,就好比種子長成了樹,他才能起樹的作用。


你要種子變成樹,這就需要福德資糧。大家去看法華經,佛給弟子們授記,他們修到成佛時,都是經過很長時間。這麼長時間內,都在做什麼?都在供養佛,就是培養福德資糧。


修行要一步步來,沒有成佛前,先結眾生緣,然後慣行六度,六度是用來莊嚴佛果的。佛果就好比春天的花園,百花綻放。每一朵花就代表你的一行,六度萬行。等你福德資糧夠了,你要入道,要成就,就容易了。


我常舉例持地菩薩的例子,持地菩薩證悟圓通的因緣,就是因為他聽了一句話:心平則大地平。他就開悟了。我們也聽了這句話,怎麼沒有開悟。這就是因為資糧不夠。沒有達到那個層次。你看古人開悟,聽到風吹竹葉就開悟了,不要被腳被夾到,也開悟了。虛雲和尚被開水燙到,開悟了。這就是福德資糧具足了。


修行要培養資糧,至於你說開悟了,成佛了,那個是後期工作,後期工作時間很快。但培養福德資糧,這才是漫長的。就像持地菩薩,他累劫都是修路,都在利益行人。他一心一意的做,福德資糧夠了,就感應一尊佛出世來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