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小孩是一件很幸福,但又讓人很苦惱的事情,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一個情況,小孩為了吃某樣東西,或者是買某件玩具的時候,如果大人不從的話,孩子就會哭鬧,在地上打滾。在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少有父母能夠淡定下來,一般都是依了孩子的願,或者乾脆是暴打一頓。

       

如果每次都跟孩子妥協的話,那麼肯定會把孩子慣壞,讓他以後更加的無法無天,如果是動手打孩子,這樣做會顯得比較的極端,很多時候都是越打越哭,鬧的更是厲害,而且還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妨學習下面這兩位家長的做法,似乎能夠更有效果。

一天早上,楊女士給4歲的兒子準備了一杯蘋果汁,但兒子卻不肯喝,硬是要楊女士給他換一杯橙汁。不管楊女士好說歹說,兒子就是不聽,最後還躺在地上打滾,說是不給他換就不起來。面對兒子的無理取鬧,楊女士非常的冷靜,她知道自己不能夠慣著孩子,然後就不搭理他,自顧自的做自己的事情。

       

楊女士的婆婆在一旁拖地,看到了這一情況,聰明的婆婆並沒有直接的參與進來,而是繼續打掃衛生。這位婆婆在拖地拖到小孫子旁邊的時候,沒有抱他起來,而是跟他說:「來來來,你先躺到旁邊去,讓奶奶把這裡拖乾淨了再躺回來。」小孩在聽到奶奶這麼說之後,就滾著到旁邊繼續哭鬧。

這位婆婆在把地拖乾淨後,又跟小孫子說,現在你可以躺回來這裡哭了,小孩果真又滾著到了剛才那個地方繼續哭鬧。在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小孩發現大人們都不理自己,隻是自顧自的忙著自己的事,就覺得很沒趣,然後就自己爬了起來,拿著蘋果汁就喝。

其實孩子的無理取鬧,很多時候就是希望得到大人們的關注,是他們一種試探性的行為,一旦他們發現這個方法沒有效果的時候,就會覺得沒趣,以後也不會再進行同樣的嘗試了。相反的,如果孩子每次這樣做的時候,大人們就開始圍著他轉,想要什麼就給什麼,那麼隻會陷入到一個循環之中,所以大人們有時也需要狠心那麼幾回。

       

1.對於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必須在第一次的時候就給予扼殺掉,就像上面這個孩子這種哭鬧的行為,如果在第一次就不予理財的話,那麼在今後基本上就不會再出現,反之的話,形成了習慣就很難在改過來。

2.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時候,該狠心就需要狠心,不要過於心軟,當然這裡指的狠心不是暴力,而是適當的學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