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市場的發展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調研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PC出貨量同比下滑9.6%,已是連續六個季度出現下滑的狀況。

作為PC時代的兩大霸主,微軟和Intel自然不想坐視PC產業一直頹廢下去。

有消息指出,Intel和微軟可能正在盤算:

只有使用最新的Windows 10,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的Kaby Lake以及預定六月底登場的入門級平台Apollo Lake才會獲得更好的支持。

早在今年1月份,微軟就調整了Skylake平台的支持政策。

當時微軟宣布,未來必須要使用Windows 10,IntelSkylake平台才能獲得更好的技術支持。

如果用戶繼續使用Windows 7/8.1系統,則只能獲得18個月支持,到2017年7月17日結束。


 
        

 不過到了今年3月份,微軟延長了Skylake平台的支持期限。

按照微軟的計劃,在2018年7月17日後,用戶只有更新到Windows 10系統,才能繼續獲得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在系統延長支持期限結束以前,所有的Windows 7/8.1緊急安全更新仍會推送給Skylake平台。

微軟希望這些政策能解除用戶購買新硬件的後顧之憂,方便他們在更長期限內更靈活地升級到Windows 10。

在談到用戶為何要升級Windows 10時,微軟強調了新平台與Windows 10結合所帶來的強大性能。

Windows 7系統已經存在了10年之久,新處理器的許多特性無法在Windows 7上得以發揮。

相比Windows 7,Skylake平台在Windows 10系統中可最高獲得30倍的顯卡性能提升、3倍的續航提升。
                                                                              

         

顯然,微軟與Intel鼓勵更多用戶使用Windows 10,希望藉此來推動PC產業發展。

一方面,性能提升能鼓勵消費者購買新的PC設備。

我們知道,新硬件需要新系統配合才能釋放全部潛力,而在老系統上,一些功能要麼無法支持,要麼效率低下。

舉例來講,Windows 7不支持USB 3.1 標準,非常不利於用戶完成大容量文件的傳輸。

另一方面,企業用戶同樣會受益於系統與硬件升級。

Windows 10新增了大量企業特性,能更好滿足大公司和機構想要對企業所屬設備進行更多控制的需求。

此外通過Windows 10,那些搭載最新處理器的服務器、圖形工作站等設備能更好地發揮其新特性,方便企業完成各項工作。

不過微軟和Intel的盤算或將衝擊部分專業領域,如IPC產業(工業PC)。

目前IPC的主流仍以Windows 7/8.1為主,若升級硬體平台,更換Windows 10操作系統,再加上重新開發新的應用軟件,IPC從業者轉換成本恐大幅上漲,並將大幅削弱新機採購需求,因此現階段不少IPC從業者採取了觀望態度。

如今,越來越多的用戶傾向於選擇便攜、長續航和高性能的設備。

隨著新處理器的不斷改進,以及Windows 10為用戶帶來的便利,微軟、Intel以及眾多OEM廠商聯手有望推動PC產業重回正軌,並實現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