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河婆菜粄   


               



【餡料】 : 蝦米, 蒜苗 8個 (可用沙葛和紅蘿蔔代替), 豆腐乾 4片。


【板皮 】: 大約40個


【材料A】 : 240g 粘米粉 , 糯米粉4湯匙,清水480ml


【材料B】: 薯粉 10湯匙, 食油2湯匙。



【做法】:        


1. 蝦米用水泡至軟,瀝干水分,剁碎備用。


2. 蒜苗洗凈,切幼; 豆腐乾切成小丁。


3. 鍋內放少許食油,油熱後爆香蝦米, 放入蒜苗和豆腐乾,翻炒至熟,依據個人喜好調味。盛入碗,待涼備用。


4. 將粘米粉和糯米粉過篩,混合均勻。


5. 將清水煮沸,立刻加入粘米粉和糯米粉,迅速攪拌直均勻。


6. 將做法5放入大盤,加入材料B, 趁熱搓成幼滑的麵糰。


7. 將麵糰分割成小粒, 壓成小片,包入陷料,放在抹了油的盤。


8. 熱水上鍋,蒸10分鐘。


9. 蒸好後,即刻刷上少許食油。



斑蘭龜糕         


               


【材料】:        


糯米粉250g


木薯粉30g


糖1大匙


油2大匙


斑蘭水220-240ml



【做法】:        


1)所有材料混合。成麵糰,取約100g的麵糰放入已滾的水裡成為熟麵糰,稍微冷卻。


2)把熟麵糰加入之前的麵糰里再加揉成光滑。分成大小自己要的分量,包上餡料,壓入模里印出來。


3)中火蒸約6-8分鐘,取出掃上熟油就可以了。



【綠豆餡】        


(1)300g綠豆瓣,浸4小時,再蒸30分鐘至熟,用攪拌機打至幼滑。


(2)倒入鍋中,加入100g油、糖125g、1小匙半鹽及1湯匙蛋黃粉,炒至干。




客家喜粄         


               


【材料】:麵粉300g, 糯米粉75g,幼砂糖120g ,即發酵母1茶匙,色素,清水250g, 2大匙油(整形用)。


【做法】:        


(1)將麵粉和糯米粉過篩在一個大碗中加入糖、即犮酵母、水,用刮刀拌勻即可(粉團會很粘手,所以要用刮刀)。


(2)將麵糰蓋上保鮮紙發酵最少4小時(我發酵了7小時,發酵越久蒸出來越鬆軟)。


(3)雙手和刮刀抹油將犮酵好的麵糰輕手搓圓,擺放在己抹了油的紙或香蕉葉上用刮刀整形,整形好待放15分鐘或兩倍大發酵。


(4)燒開水,放入糕團蒸15分鐘即可. (關火了別打開蓋先, 再等5分鐘才把蓋打開將糕拿起)不是的話糕會燥皮。

     




客家南瓜喜粄         


               


【材料】:120克南瓜泥,60克糯米粉,30克麵粉,1/4茶匙發粉,50克白糖,粟米油2湯匙,水適量(南瓜蒸好有水分,就不用在加水)。


【發種材料】80克麵粉,1茶匙instant yeast,75ml水。


【用具】~香蕉葉適量,剪圓片。


【做法】:        


1.先把發種材料攪拌均勻,待發1~2小時。


2.將發好的種和其它材料搓勻,表面抹少許油,休息10分鐘後,搓成長條,分割11粒,搓圓稍壓扁,放在塗好油的香蕉葉上,再稍整形一下,休息20分鐘。


3.放入蒸籠以中火蒸10分鐘即可。


(這麵糰很黏手,要預備少許的油塗手)




客家菜包      


               



【材料】:        


(1)糯米粉1斤、冷水2大匙。


(2)細砂糖1/2杯、沙拉油3大匙、溫水1又1/2杯。


(3)絞肉半斤、菜脯米6兩、蝦米3大匙、干香菇4朵、油蔥酥3大匙。


(4)柚子葉20片。


【調味料】:醬油膏4大匙、白鬍椒粉。



【作法】:        


1.取4大匙糯米粉與冷水拌揉成團,分成數小塊後放入滾水中煮至浮起,即成為熟粉團。


2.將剩餘糯米粉、材料(2)及熟粉團放入鋼盆中,混合拌揉成耳垂度的糯米糰。


3.菜脯米泡水至軟(約五分鐘),撈起擠干水分後切小段;蝦米泡軟後瀝干水分;干香菇泡軟擠干後切小丁,備用。


4.鍋中加入4大匙油燒熱,放入蝦米、香菇丁,以小火炒香,加入絞肉炒熟,放入菜脯米拌炒片刻,再加入油蔥酥、調味料炒勻即為餡料。


5.糯米糰搓揉成長條,分切成20等份,分別按壓塑型成圓片狀,包入適量餡料,捏合成橢圓形後將收口處朝下,在表面捏出一條凸起紋路,均勻抹上一層沙拉油,放在柚子葉上,依序包好所有菜包。


6.將菜包排入蒸籠內,以中火蒸15分鐘至熟即可。


       


客家桃板        



               



( A ) 粘米粉 240克,糯米粉 4湯匙,乾粉混合,清水 480ml。


( B ) 薯粉 10湯匙,油 2湯匙


【餡料】:花生加點鹽和糖。


【做法】        


1.炒香餡料,放涼備用。


2.材料(A)的清水煮滾,加入全部乾粉,攪拌至熟。


3.材料(B)和2,放入深盤,趁熱搓成麵糰,分割小粒。


4.將3壓成小片,沾些粘米粉搓成碗形,包入餡料。


5.以大火蒸10分鐘刷上油水即可。




客家憶子粄         


                                                                                                           

憶子粄是大埔有名的傳統小吃,相傳源於明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皮料】:米粉(米磨成的粉)250克,糯米粉60克,水500毫升,鹽半茶匙,木薯粉120克,油兩湯匙。


【餡料】:冬筍250克,豆腐乾250克,肉碎150克,蝦米50克,黑木耳20克(浸軟,切絲),冬菇50克(浸軟,切絲),蒜蓉1湯匙,油3湯匙


【調味料】:魚露1湯匙,胡椒粉1茶匙,白糖1茶匙。


【做法】:        


1. 將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好。


2. 把鹽放進水裡煮開,加入米粉和糯米粉混合物,拌至混合物全熟。


3. 加入木薯粉,拌成光滑的粉團,搓捏成每個約40克的小粉團。


4. 熱3湯匙油,爆香蒜蓉,加入餡料,炒熟,加入調味料,拌勻,擱一旁備用。


5. 把小粉團壓平,做成碗狀,加入適量餡料,封邊。


6. 把包好的憶子粄放在盤中,蒸10分鐘即可。




客家艾草粄         


               



【皮料】艾草 1/2斤 ,糯米粉 1斤 ,糖 1杯。


【內餡】:干蘿蔔絲 4兩 ,五花肉 1/2斤 ,蝦米 少許 ,油蔥酥 少許 ,鹽 1小匙 ,味精 少許 ,胡椒粉 1小匙 ,五香粉 1小匙 ,油蔥酥 少許 ,


【做法】:        


(1)將艾草洗凈,放進鍋里加水蓋過艾草煮軟後(約需1小時),水倒掉,擠干之後剁碎,放進鍋中加水及1杯糖煮成稀稀的。


(2)將糯米粉放進盆內,把煮好的艾草加進去揉,若水分不夠成團,可再加水。如果甜度不夠,可再加糖,揉至不黏手為止。


(3)將干蘿蔔絲用水反覆洗凈,切碎。另外將五花肉切細絲,蝦米泡軟備用。


(4)起油鍋,放入半杯豬油或沙拉油,先將蝦米爆香,再放五花肉與蘿蔔絲拌炒。最後加鹽、味精、胡椒粉及五香粉調味,起鍋前再放入油蔥酥拌勻盛出當內餡。


(5)在手上抹點油,將糯米糰捏成自己喜愛的大小,像包包子的方法把內餡包入揉圓,放在粽葉上用手輕輕壓成圓錐形。


(6) 蒸鍋加水,墊上紗布(可選),放入麵糰成品蒸製15—20分鐘左右,出鍋即可。(若蒸過長時間艾糍表面會象冒泡泡似的)。


【小貼士】        


1.糖可以不打成糖粉,但必須加水煮成糖水,但用水量會因麵粉的吸水性或者艾草泥的乾濕有關,水量分因它們而改變,如果一起煮的話糖水多了用不完就有點兒浪費了。


2.麵粉或粘粉都可以不加,但作品須直接入盤中蒸製或者不壓花模,將小麵糰壓扁入鍋即成,做出來很軟很軟,也很可口,但沒花兒.




客家蘿蔔糕        


               


蘿蔔具有消痰化氣的功用,味道清甜而價格低廉,深受客家人的喜愛。用蘿蔔和粘米粉做成的蘿蔔板,是客家人喜愛的年糕。


【材料】:粘米粉300克、白蘿蔔1條、香菇4朵、蝦米25克、瘦肉50克、鹽(少許)、雞精(少許)、 油(兩大匙)


【做法】:        


1、先把粘米粉用水調成槳加一點點鹽(不能多,因為炒材料的時候還要加一點鹽)


2、白蘿蔔切細絲(或是剁小沫也可以)、香菇跟瘦肉剁成沫、蝦皮洗乾淨炒干備用。


3、鍋里放油燒熱,放瘦肉跟香菇炒熟,再放進蝦皮跟白蘿蔔翻炒一會加上鹽。


4、把3裏面炒好的材料倒進米粉槳里攪勻。


5、把調好的材料倒進蒸盤裡(蒸十分鐘就可以了)


【小貼士】:蒸好的蘿蔔粄也可以放涼後再切成小塊用煎鍋稍為煎下,更香更好吃。




客家紅豆糕     


               


【原料】:紅豆250克、沸水4杯、水1/2杯、糖3/4杯或隨量粘米粉1/2杯、澄麵粉1/4杯、油2湯匙。


【做法】:        


1、紅豆沖凈,揀去雜物,用冷水浸2小時,瀝水。拌勻2種乾粉。


2、3升深鍋內放入紅豆,加沸水4杯,蓋好,大火熱5分鐘水便燒開。改用中火(70%火力)煮40分鐘,再用大火熱20分鐘。這時鍋內水分約有1杯,泌出豆汁,紅豆留用。


3、大碗內加水1/2杯與粘米粉及澄面和勻,加入沸騰之紅豆汁1杯。


4、拌糖及油入紅豆內使溶化,慢慢注下粉漿,不停攪拌至均勻。


5、倒紅豆糕糊進已塗油之長盤(21×11×6厘米)內,用膠膜包緊,四角蓋以鋁箔,啞面向外。


6、置糕盤近轉盤邊沿處,大火熱8分鐘,將糕盤作180度之位置轉移,繼用中火(70%火力)熱7分鐘。擱置待冷後切塊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