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日前在經過史無前例的6人參選情況下落幕了,黨主席選舉經第一輪投票就有結果。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發表社評指出,吳敦義一輪當選,對於國民黨本身進行整合與團結,絕對是一項利多。國民黨向來在就被視為擅長振興經濟,以及處理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兩岸關係。此次吳敦義高票當選,若能團結黨內,定能在臺灣的經濟發展、兩岸關係,以及國際參與上,發揮中流柢柱的作用。

  評論摘編如下:

  國民黨主席選舉日前在經過史無前例的6人參選情況下落幕了,雖然投票過程中曾發生跑錯投票地點、重復投票等零星衝突,整體投開票過程堪稱圓滿。如今黨主席已順利選出,各候選人陣營理應放下選舉期間的不愉快,團結在一起,以打贏2018年縣市長選戰、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選戰。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黨主席選舉經第一輪投票就有結果,而非事前各候選人陣營所預測的,可能需要經過兩輪投票才能選出囊括過半選票的黨主席,這對於國民黨本身進行整合與團結,絕對是一項利多。畢竟只要是選舉,不論是黨內或黨外競爭,為了勝選除了發表政見外,難免會攻擊對手的弱點,而後者若操作過度,將不利於選後的團結,不需經過第二輪,恰可減少整合與團結的難度。

  君不見2008年民進黨黨內初選,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陣營與蘇貞昌陣營為求勝選攻擊對手可謂是砍到見骨,雖然最後由謝長廷勝出,已經遍體鱗傷,加上受到貪污形象拖累,致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慘敗。2012年民進黨黨內初選可謂是重蹈覆轍,蔡英文與蘇貞昌在初選期間種下了重重的心結,即使國民黨執政滿意度低,民進黨也無法發揮在野黨的稱職表現,關鍵就在於黨內無法團結。

  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國民黨在民進黨重新執政一年後民眾怨聲載道的情況下,豈有不團結本錢。猶記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前,民進黨及不少民間團體喊得最響亮的口號,莫過於“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國民黨的確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委”選舉中摔倒了,連“立法院”原本有過半席次的優勢都拱手讓出,使民進黨有全面執政的機會。

  只是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不思振興臺灣經濟,只想以“違法違憲”與意識形態手段,清算國民黨及其所謂的附屬組織的財産,冀望藉此奠定民進黨即使執政成績不佳、國民黨也無力取而代之的基礎。如今當時呼應民進黨高喊“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民間團體,驚覺原來國民黨倒了,臺灣並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更壞。

  看看民進黨在過去一年的執政成績,不論在“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等“內政”問題,以及兩岸關係、臺美關係、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參與等對外議題上,均乏善可陳。連向來最挺民進黨的媒體,都以“內外交迫、蔡施政陷困境”來形容施政現狀,國民黨豈能坐視!

  由此可見,臺灣需要國民黨再起,一方面是監督民進黨的施政,使其不再繼續錯誤的施政方向,另方面就是在其施政無法響應民眾需要時予以取而代之。綜觀民進黨當局執政一年面對施政不滿意度高的反應,是“不為民調,而是為臺灣做事”,顯然無法響應民眾期待,也説明國民黨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大。但前提是國民黨要展現團結氣勢,才能重新贏回老百姓的信任。

  國民黨向來被視為擅長振興經濟,以及處理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兩岸關係。相信國民黨在主席選舉後,若能團結在一起,定能在臺灣的經濟發展、兩岸關係,以及國際參與上,發揮中流柢柱的作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