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枚1889年的海峽殖民地50仙硬幣,曾在新加坡標價逾二十萬馬幣。
50仙硬幣,卻換來十萬令吉?可是千真萬確喔!
馬幣雖然貶值,但硬幣卻非常有價!如果你是硬幣收藏發燒友,相信在人們聲聲感嘆馬幣貶值的時候,你則是獨自一人在計算機屏幕前沾沾自喜。同時,還是因為收藏了大馬硬幣而賺大錢!
眾所周知,錢幣或硬幣收藏是一種投資方式,只不過外行人不知道大馬硬幣也有價。
特別是在2013年10月,一枚1969年鑄印發行的大馬50仙硬幣 (50 cents oldcoin),在拍賣會中以新元SGD4200成交,轟動馬新兩國及收藏界。
為何唯獨1969年的50仙硬幣如此值錢?原來,這款1969年硬幣和普通50仙硬幣(俗稱火車路紋或SecurityEdge)不一樣,屬於錯鑄版的花邊紋(俗稱輪胎紋或Milled Edge)。
這款1969年的硬幣在當年的發行量是200萬枚,算是少數量,而當中有一小部分「錯體」者就更為稀罕。
這些稀有硬幣分分鐘可炒至逾萬令吉。
保養越好 越有價值
除了特定的50仙硬幣,早前我國的一分銅幣自從國家銀行停止發行以後,一分錢在市面上越來越少,政府不發行的原因是成本太貴了,差不多一枚一分銅幣的成本是5分錢。
去年10月5日的新加坡亞洲錢幣拍賣會,鐵鍍銅1分從底價8千新幣起,經過一番的競標最後的成交價是1萬6千新幣加上拍賣費用的15%,一共是1萬8400新幣換成約馬幣4萬9680!可以買一輛第二國產車!
《新生活報》特別專訪一名從10多歲開始與硬幣結緣的黃氏郵幣古玩中心老闆黃亞禮,他無可否認說,收藏硬幣的確有潛能,而且品相保養得越好越有價值。
他收藏硬幣是從我國的硬幣開始收藏,目前收藏的硬幣可說稀有罕見,「除了稀為貴外,必須注意硬幣的發行年份、數量及品相。」
他舉例自己珍藏的一枚1956年標準型的馬來亞與英國婆羅洲50仙硬幣,還貴過1845年的下品硬幣。
「儘管馬幣貶值,但收藏硬幣不會貶值,如果收到發行量少的硬幣,那麼增值非常快,有時候增值率超過1000%。如果要收藏某一個系列的硬幣,最好選擇收藏發行量少的年份硬幣。」
黃氏郵幣古玩中心老闆黃亞禮指出,1969年鑄印發行的大馬50仙硬幣,曾在拍賣會上以逾萬令吉成交,主要是當中有一小部分「錯體」者,所以更為稀罕。
珍貴收藏 買少見少
黃亞禮說,有價值的近代50仙硬幣,除了最珍貴的是1969年,還有1967年和1968年的也有收藏的價值。
「其實很早之前,這些具有珍藏價值的硬幣已是少之又少,可說1萬枚里只有1、2枚是值錢的,現在可能要找都沒有,又或者是已落入收藏家的手中。」
而黃亞禮本身對早期1889年的海峽殖民地50仙硬幣比較有興趣,他說,這年代的50仙硬幣曾在新加坡標價逾二十萬馬幣。
其次就是1分銅幣,他教路說,1分銅幣曾有鐵質和銅質混合在一起,它有兩個年份特別值錢,其中是1970年的1分銅幣,若用磁鐵做個示範,吸得住的屬於珍貴,標價可達數萬令吉。其次就是1976年的1分銅幣,磁鐵吸不到的才珍貴。
「哈哈!這要看自己的運氣,要收藏到這些有價值的硬幣可說機會比較渺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