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不只有麗江、大理,貴州也不只有黃果樹、梵淨山。相繼通車的貴廣、南昆、滬昆高鐵讓我們有機會重新發現中國的西南,這裡有絕美的風景和獨特的風土。

十裡桃花,落英繽紛,世上究竟有沒有這樣的世外桃源?

正在熱播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讓追劇的人們記住了“普者黑”。其實早在2013年,熱播的《爸爸去哪兒》,普者黑已經讓人們小小驚豔了一把。 普者黑水清,山秀,花美,魚鮮

  普者黑是彝語“墨吉黑”的音譯,墨吉是蝦子的意思,黑指水塘,連起來的意思就是“盛產魚蝦的地方”。除了鮮魚醉蝦,當地出產的小馬鈴薯,只有珍珠般大小,一定記得嘗嘗。

 據說2億7千萬年前,這裡曾經是一片大海。地殼運動的結果,給普者黑留下了一連串60多個相連的湖泊。湖裡有荷花,每年荷花盛開的季節,潔白如玉、粉紅宜人的荷花搖曳於清波之上,好似亭亭玉立的仙子。

 即使沒有荷花,去普者黑看水光山色也是極好的。這裡的水非常清澈,粼粼波光之下,水草隨波蕩漾,魚蝦若隱若現,遊人至此,抬眼一覽湖面綠,低眉細看水中天,如在畫中。

 普者黑的地名裡有“黑”,當地特有的“花臉節”同樣也是一個抹黑別人的歡樂日子。在彝族傳統中,花臉節是每年農曆2月第一個屬蛇日或屬豬日,不過現在因為對應荷花花期的緣故被挪到了7月。在花臉節上,臉被抹得越黑,就越幸福吉祥。

 從昆明到普者黑,坐高鐵只需要1個小時左右。從高鐵站到景區,約23公裡,坐車大約30分鐘即可到達。

 長角苗的巨型發簪和少人問津的化石群

 你必須深入貴州的偏遠角落,才能親眼目睹“頭頂月亮”的長角苗人如何生活。而同樣偏遠的關嶺即使有了高鐵站,仍然乏人問津。

 梭嘎

 巨大的髮髻纏裹著家族的記憶

六枝梭嘎生態博物館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貴州省六枝特區和織金縣的12個苗族村寨、5000多長角苗及一個資訊資料中心共同構成了亞洲第一座生態博物館。

長角苗是真正隱居在深山中的族群,他們近乎封閉的生活直到1995年才被挪威學者約翰·傑斯特龍發現並介紹給世界。

在這些寨子裡,女人是最奇特的風景,她們腦後都戴有一隻兩頭尖尖上翹的巨大發簪。一個長角頭飾往往纏裹著家族數代女性的頭髮,她們相信,通過青絲的纏繞,幾代祖孫的命運和靈魂就會緊密聯繫在一起,而那些祖先的記憶與優秀品格,後人也會隨之繼承並發揚廣大。

漫步在長角苗村寨中,會有很多當地的孩子問你要不要拍照,如果你有興趣,她們便會立刻回家換上盛裝——當然,也會問你收錢,直白得很可愛。更可愛的是他們的標準拍照姿勢:雙手叉腰。當地人拍照從不伸剪刀手,也許他們第一次面對照相機時,便只學了雙手叉腰的pose。

從昆明到安順的高鐵約1小時40分鐘,下車後,你還得搭至少2個小時汽車,才能見到隱居在深山中的長角苗。

 關嶺

 2.3億年前的海洋世界

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是全球晚三疊世獨一無二的海洋生物化石庫,在這裡新發現了2個新科,6個新屬,9個新種海生物化石群,舉世罕見。

關嶺是滬昆高鐵沿線的一處小站,每天只有兩趟車停靠,每次只停兩分鐘。會在這裡下車的人很少,會去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的遊人更少。不得不說一句,這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於對地球古老過往感興趣的人們都應該至少去一次關嶺“朝聖”。這是當今世界上海百合和水生動物化石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寶庫,我們幾乎可以用最直觀的方式,近距離的了解距今2.3億年前海洋的真實場景。

 對於不熟悉古生物的人來說,把海百合誤認作植物是很平常的事情。過去關嶺的老百姓從山上取石建房,會驚奇地發現一些石板上會出現栩栩如生的花紋。沒有人深究這些花紋的來曆,直到後來,科學家在這裡發現了更多海生古爬行動物及其他古生物化石,人們才意識到,他們世代居住的山巒下,居然隱藏著一座巨大的古生物化石寶庫。

目前,關嶺高鐵站每天有兩班車經停,到昆明大約90分鐘;從高鐵站到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單程約1小時。 他們用雙手,恢複和重建我們的生活方式

人人都有一雙手,手工勞作奠定了人類文明的物質基礎。在雲貴兩省,還有著許多匠人,正在用他們的雙手,努力恢複和重建手工勞作與我們生活方式的聯繫。

凱裡 纖銀弄巧,勝卻人間無數

銀飾鑄造中的拉絲工藝很耗眼力,有些銀匠不到40歲,便得帶上老花眼鏡。另外,苗族銀飾在造型上一經確定形制,即不可改動。 在凱裡下高鐵,再花個把小時,走上40公裡路,便能到達西江鎮。這裡有著名的千戶苗寨,當地苗族姑娘的銀飾與別處相比,也顯得格外精緻。當地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已經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批名錄。

當地的銀飾多是使用花絲工藝製作的。所謂花絲,就是將銀塊鍛打成細線,再通過拉絲板得到細絲,銀飾工匠可能得拉制十幾次才能得到需要的銀絲,唯有拉出表面光滑的“素絲”,才能用來搓制各種花紋圖案,花絲的名稱便由此而來。

銅仁

古老戲劇的舊與新

每年陰曆四月是砍伐樹木的最佳時間,這時的樹木沒有蟲子;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人們還可以在陰曆七月份砍伐,只需把木頭泡在水裡,就很容易處理掉蟲子。

 銅仁市德江縣製作儺戲面具的工匠至今在取材時還嚴格遵循上述原則,甚至木材也有講究:岩柏楊木質堅硬細膩,是最佳選擇;水柏楊木質較疏鬆,但色澤好;酸棗木容易通神,也常用來製作儺面具。

當地是遠近馳名的“儺戲之鄉”,保存有完整的古老儺堂戲,“戴上臉殼就是神,放下臉殼就是人”。不過,你現在也可以在App上購買儺面具,科技的發展同樣影響著武陵山區人們的生活。

安順 蠟染,融入最美好的情感

中國人過去愛穿靛藍染色的衣物,因為靛藍揮發出的酸味可以驅離飛蟲,作為植物染色劑,也不會傷害皮膚,甚至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在安順,當地人至今還保留著使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的習慣。在苗族的傳統中,每個母親都得教會女兒製作蠟染。據說,曾經有位苗族姑娘,在婚禮上穿著自己準備的24條蠟染裙,20千克重的蠟染裙成為她一生中最沉重也是最輝煌的一次穿著。

現如今,山野鄉村中的人們仍然穿著蠟染衣物,因為她們將自身的信仰、情感、喜好等都寓意在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圖案中,架起了一座人類共同審美經驗的橋樑。

 銅仁、凱裡、安順都已經開通高鐵,從貴陽出發,一個半小時左右都能抵達。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