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颱風接連來襲重創中南部香蕉產區,由於復耕時間一致,農委會預測六月開始香蕉會大量上市使得蕉價下跌,提前啟動促銷機制,不過蕉農卻叫苦連天,認為獲利受到影響;對於這樣的循環,農委會親再次上火線說明,將把香蕉產銷、產地和批發量價、氣候等重要資訊都整合到「蔬果產銷資訊整合平台上」,一來供農民做產銷調節、二來消費者也可參考其上資訊做出選擇。此外,農委會也強調,目前試辦中的農業保險,將規劃新增香蕉一個品項,好穩定農民收益。

           
陳吉仲說明香蕉價格

颱風後復耕時間一致,今夏香蕉需求多出2.5萬公噸        

對於近來蕉價起伏,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香蕉為一年一收的作物,去年連續風災打亂生產秩序,又受到暖冬影響,適合香蕉生長,因此預估今年收穫面積為1.5萬公頃、產量35萬公噸,較平常年增產2成,其中復耕及宿根種植的香蕉將於6月上市,因此推估今年6到9月的夏蕉會比需求量高出「2.5萬公噸」,這部分由內外銷機制來負責消化,不過農民對於政府的機制似乎並不買單,紛紛呼籲香蕉價格應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數字看蕉情:從104年5月至106年5月的香蕉交易價量走勢圖來看,每到夏季(6─8月)香蕉向來大量價低,因進口水果量多、香蕉季節生長特性有關。去年(105年)10月後因颱風摧毀多數蕉園,數量稀少,交易價也大幅攀升,今年(106)5月後香蕉復耕數量逐漸出來,價格也逐漸下滑。
           

香蕉成本怎麼算?產地成本最低約20元,果菜市場目前49元        

前陣子香蕉批發價每公斤突破百元,但到底蕉價是多少才算合理?陳吉仲指出,農民生產的最低成本應該是每公斤7元以上,起碼還得加上5到10%的利潤,才可算是合理的利潤價格,這也同時是市場合理價格的最底限;旗山香蕉產銷班班長張宏士則指出,農民的生產成本約為一公斤10元至15元,大多只賣綠色果品,後端的催熟和產銷則由盤商負擔。

除了農民生產的成本外,後續產銷直至盤商批貨價格又會如何變化?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指出,一般產地生產出來的青蕉有各自的平均產地價格,但青蕉還須先經過集貨選別和包裝,這個階段得付出一公斤3到4元的成本,隨後運輸至催熟場,費用為每公斤2到3元,還得經過冷藏催熟,每公斤得再花2到3元,最後才送到批發市場去,整個流程需要5到7天,經估算下來期間產銷成本每公斤要增加7到10元,加上生產成本,10到20元上下就大概是盤商出貨價格,後續得加上運輸裝箱等費用,隨後才會送到批發市場進行拍賣,目前果菜市場的批發價則來到49元左右。

           
蘇茂祥說明產銷成本

香蕉資訊上「蔬果產銷資訊平台」,一年前即可做推估        

為了讓農民辛苦整年不要只回收成本、有辦法取得合理利潤,陳吉仲也指出,農委會現在也將批發市場交易行情、產地、批發和零售價格、氣象資訊等全數整合在「蔬果產銷資訊整合查詢平台」,未來農民就可以此作為生產政策調整的依據。

對於該項資訊平台,蘇茂祥則表示,資訊裡頭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資訊,就是實際種植面積,除了統計既有的蕉苗數量來推估種植面積外,每個鄉鎮公所也都有農情調查員,針對各鄉鎮的實際栽種面積去計數,因此將來平台上各鄉鎮的資訊都可以查詢的到,實際種植面積也在「一年」前就可以做到推估。

除了資訊整合平台外,陳吉仲也指出,香蕉也是除了稻米之外,受天災影響第二嚴重的作物,去年農損就高達十三億元,為了避免農民受風災影響導致收益驟減,現在農委會也在研擬香蕉的收益保險,希望盡快規劃完成、成為試辦品項之一,讓更多農民都可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