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光是生病,帶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一樣,只要家長注意觀察,就能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促進孩子成長發育。
現在育兒界很流行一個概念,叫敏感期。蒙特梭利認為:當敏感力產生時,孩子的內心會有一股無法遏止的動力,驅使孩子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內在需求得到滿足,這股動力才會消失。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利用孩子的衝動,幫助孩子去嘗試和學習。
說白了,什麼是敏感期呢?就是孩子在這一個階段反覆在做的事情、特別上心的事情。比如,專家們常說的口腔和手的敏感期。孩子出生不多久,就開始用自己的小舌頭舔東西,慢慢的手靈巧了,用手抓著東西往嘴裡塞。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其實就是鍛鍊自己的肌肉和神經,通過外界的刺激來促進大腦發育,同時也是在探索世界、認識世界。在口、手敏感期,家長就可以準備一些安全、衛生的小物件,讓孩子拿著咬,這樣一可以促進孩子發展,二可以避免孩子把髒東西和危險物品塞嘴裡。如果家長再細心些,還會發現有一段時間孩子可能會特別喜歡抓屎。對這個問題,如果家長能再深思一步,就能想到孩子當下對這種黏糊糊的東西肯定十分有感覺,那麼家長就可以相應地製作香蕉泥、活些面給孩子玩。其實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在某個階段,黏性物品的刺激對孩子手部肌肉和神經的發育最有利。
但是,反過來,如果在口腔和手的敏感期,家長根本不知道滿足孩子,還因為嫌髒,而總是束縛孩子的雙手,不準孩子往嘴裡塞東西,那麼孩子的發育肯定要受影響的。
因此,即便這個家長不懂得什麼敏感期,也沒上過啥育兒課程,只要他能夠發現孩子的需求並適當去引導,就能達到很好的早教效果。家長的這種因勢利導,比給孩子報動輒一年上萬元的早教班要好得多。因為老師不是家長,不可能時時觀察孩子,從生活細節中發現孩子當下最需要什麼。
生活中我發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敏感期出現的時間和持續的時間並不完全一致,並且除了敏感期外,每個孩子在某個時段彷彿總有自己專屬的成長主題,而這個主題就體現在孩子的需求之中,就看家長能不能及時發現,能不能順著孩子了。
回頭看看自己帶孩子的經驗,我發現自己曾走過很多彎路。
比如,我總是一廂情願地希望儘早帶孩子去開闊視野,我們家老大剛兩歲,我就和妻子匆匆張羅帶著他去旅遊。但是孩子彷彿並不領情,只要坐車超過20分鐘,就會大哭小叫,讓人不勝其煩。平時你只要一和孩子商量出去玩的事,他總唱反調要求找近處的小朋友玩或去萬達遊樂場。整整3年,我是既希望帶孩子出去,又害怕帶孩子出去。可等到孩子5歲以後,形勢就逆轉了。每週不到週末,孩子就開始吵鬧著要出去,並且只要你帶他出去,他一路都不怎麼鬧。也就是說到了5歲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才有了要瞭解更大的世界的需求,而此前我們都是在強行灌輸孩子這樣的意願,孩子本身並不領情,幾無所獲。
再比如,在老大3歲多的時候,我就急切的帶著孩子去省會鄭州動物園認識動物,希望他能親近大自然、熱愛小生命。結果不管我們怎麼啟發,孩子就是提不起來興趣。甚至走到大象館門前,孩子喊著「太臭了、太臭了」,怎麼也不願進去……最終的結果是,他在遊樂區開心地坐了十遍小火車。這個場景,在一年內上演了三遍,每次孩子都是只坐小火車不看動物,我和妻子甭提多挫敗了,從此再也不提帶孩子去動物園的事。可是今年春節前後,孩子不知怎麼的就跟動物幹上了,連去繪本館看繪本都要挑關於動物的。春節期間,孩子逼著我們帶他在市人民公園裡看了一下午動物。過完春節又去了一趟鄭州動物園,這次孩子把園裡犄角旮旯的動物都看遍了,經過遊樂場好幾次都沒進去,對小火車是一點興趣都沒了,生怕耽誤時間看不完動物。
還有就是我們家老大的畫畫。從上幼兒園開始,他畫的畫就是班裡最差的,有時候家長開放日,我看到自己兒子畫的畫和其他小朋友的一比,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為此,我給老大報了繪畫班,可是孩子到那裡也不願意好好學,只圖有一幫小朋友陪著玩。可是到了大班,突然有一天兒子受了其他小朋友的刺激要自己練畫畫,然後就開始一張一張的畫起來,廢了不少的紙。奶奶看見不願意了,說不能再讓孩子畫了,你看多浪費。於是我和妻子專門給孩子買了一包A4紙,由著孩子畫。結果孩子每天放學後都能自己畫一兩個小時,有時候週末在家最多能一次畫3個小時的畫。沒過多長時間,孩子繪畫就有了很大進步……
通過這些對比,我發現了,原來很多時候大人的好心無非是揠苗助長,孩子不需要啥你逼他也沒有用,當孩子需要的時候你就得及時滿足。現在,幾乎每天我們家老大都會問我們跟動物有關的問題,要看關於動物的紀錄片。老大甚至在瞭解動物中,開始思考生死、人與自然這種重大命題,這是我始料未及的(天哪,這是早熟嗎)。
孩子的成長,就是在這種個人需求中一步步展開的,只要家長注意觀察,及時滿足,你就是育兒專家。當然,一些育兒專家誤以為滿足孩子的需求,就是要滿足孩子對吃糖、看電視、買玩具的無度索取,那就是「錯把馮京當馬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