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的臺灣茶業:「日本福摩薩茶」在國際展覽屢獲大獎
1/14 1870 年即有英國人來臺灣採購茶葉。日本據台後,發現臺灣西北部臺北州、新竹州的酸性紅土、多雨氣候適宜種植茶葉,便在臺北州的深坑和文山地區以及桃園的龜山等地先後設立茶葉試驗所,開發研究在臺灣北部種植茶葉的技術,提高台茶的產量和品質,使茶葉成為臺灣特產。
圖為臺灣總督府設在新竹州平鎮茶葉試驗所的茶園。〔勝山吉作編:《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第169 頁〕
2/14 1900 年4 月,臺北茶商公會會長吳文秀前往巴黎參加世界博覽會,代表臺灣茶商展出臺灣烏龍茶,以圖開闢歐洲市場。
圖為吳文秀在赴巴黎的輪船上。吳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為了此行,他毅然剪掉辮子,方便和外國人打交道。
3/14 1911 年,臺北茶商公會出品的臺灣茶在義大利「工業與勞動」世界博覽會獲第一大獎。
4/14 1915 年,臺北茶商公會出品的臺灣茶再度獲得三藩市世界博覽會金牌獎。當時台茶被稱為「日本福摩薩茶」。
5/14 日本將臺灣茶葉大量運往日本,供日本人消費;同時也向全世界出口,烏龍茶主銷美國,包種茶主銷印度,為殖民當局賺取大量外匯。
圖為採茶女正在茶園裡採茶。
6/14 1925 年,臺灣茶葉在大阪博覽會上再次獲得好評,尤其是受到日本人的青睞,引起日本企業的關注。於是日資大量進入台茶市場,很快佔據絕對優勢。1930 年代初,臺灣茶葉年產量約2000萬斤,其中出口1600 萬斤,銷售額達1000 萬元以上。
圖為臺灣著名茶葉產地新竹州大溪郡角板山日資三井物產的製茶廠。〔勝山吉作編:《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第169 頁。
7/14 日資制茶廠遍佈臺北地區。〔臺灣總督府編:《臺灣事情·昭和十二年》,插頁照片〕
8/14 圖為臺北大稻埕包種茶廠裡,女工正用圓簸箕手工初選包種茶葉。〔勝山吉作編:《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第169 頁〕
9/14 初選後的茶葉,還要人工精選。〔山本三生編:《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臺灣篇》,第70 頁〕
10/14 圖為臺北大稻埕包種茶廠裡,男工正在手工包裝茶葉。包種茶屬於半發酵的烏龍茶,帶有綠茶的清香,主銷日本和印度。因用紙把選好的茶葉包成長方形的紙包,以防茶葉香氣外溢,而被稱作「包種茶」。〔勝山吉作編:《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第169 頁〕
11/14 手工包裝茶葉這道工序,多由女工操作。
圖為臺北大稻埕包種茶廠裡,女工正在手工包裝精選後的優質茶葉,製成著名的包種茶。
12/14 臺北大稻埕包種茶工廠,女工們正在進行花茶的選茶操作:將在淡水河畔茶廠專用花圃裡種植的茉莉、秀英等植物的花曬乾後,混入粗茶,製成清香的花茶。〔山本三生編:《日本地理大系(第十一卷)·臺灣篇》,第28 頁〕
13/14 1940 年代初,台茶年產量約2000 多萬公斤,80%以上出口,年銷售粗製茶葉1700 余萬元、精製茶葉2000餘萬元。一是運往日本,二是出口美國、印度等其他國家,為日資茶廠賺取高額利潤。
圖為在日資現代化的製茶廠裡,加工好的紅茶堆積如山,準備灌入鐵質茶葉盒。〔山本地榮編:《寫真報導:南方的據點·臺灣》,第97 頁〕
14/14 在日資現代化的製茶廠裡,女工們從流水線上取下封裝好的紅茶罐,手工裝入紙盒,準備裝箱。〔山本地榮編:《寫真報導:南方的據點·臺灣》,第9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