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早就已經是國際上共通的語言,在華人的社會中只要是英文好的人一定都比較吃香。從小就被灌輸著要學好英文這件事,但你知道最初的英語教科書是出現在清朝嗎?

1855 年成書的《華英通語》是中國人編寫的最早的英語教科書,作為當時用粵語註音的一部對音書是研究19世紀粵語面貌的重要資料。

該書的漢字標註能夠在沒有復讀機的時代讓我們老百姓更加直接的學習英文。

該書直接反映出來當時民眾在洋務運動的帶領下學習英文的興趣的渠道方法。

本書另外增加了日語假名的讀音和音譯。

圖書的目錄,分類很詳細。

英文字母的寫法,可以看的出是手寫體,還有天文類的讀法。

地理類的讀法。

英文寫的都是書寫體,有點類似我們書法的草書。

很漂亮的書籍排版。

書籍有的讀法正確,有的卻完全讀不通。

英文數字和中文數字的不同讀法。

數字讀法加以假名。

連我國封建社會的刑法都可以翻譯出來呢。

看看這個黃色是不是還算讀的正確呢?

第一本英語教科書作者是誰?

唐廷樞

中國第一家煤礦,第一條鐵路,第一本英語教科書

李鴻章為他主持葬禮,曾說過,中國離不開他,這裡說的就是中國第一位現代買辦唐廷樞,少年時期在教會受過教育,說的一口流利的英語,離開學校後,在拍賣行里當過助手,翻譯,1861年,進入怡和洋行代理生意,兩年後接任買辦。

怡和洋行,當時中國最大的洋行,買辦,早期指擔任中外商務溝通的人,唐廷樞擔任買辦,不是早期的那種了,而是類似於現在企業的ceo,幾乎主管洋行的一切事宜,1870年,怡和洋行設立了船務經理部,唐廷樞擔任主持人,投資了幾家輪船公司。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