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乾淨”是深入人心的健康觀念。但凡事過猶不及,假如對於一些部位太強調乾淨,有時反會惹來毛病。

有些男性即便鬍鬚颳得很短,也還會反覆剃,希望斬草除根。殊不知,這樣做反而容易造成“剃刀腫塊”,即由於鬍鬚在其毛干離開毛囊之前又穿進了皮膚,或在離開毛囊之後進入了臨近皮膚,由此產生炎性刺激而導致非常疼痛的腫塊。此外,剛剛剃鬚後的皮膚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創,這時如馬上洗澡,沐浴液、洗髮液還有熱水等的刺激,容易引起剃鬚部位的不適。

一些女性擔心陰道“不幹凈”,每晚都用肥皂、鹽水、清潔液或消毒水沖洗外陰。其實,外陰並不比口鼻更臟,過分清潔、消毒,反而會使外陰的菌群失調、局部發炎,出現瘙癢,甚至引起盆腔炎、膀胱炎等。

沒事掏耳朵也不是好習慣。掏耳朵時如果耳屎堅硬,容易把皮膚劃傷,或因來回搔刮,把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其次,經常刺激外耳道皮膚,易引起皮膚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其實,所謂的耳屎,具有抗菌、保護耳道和耳膜的作用,到一定位置一般會自動脫落出來。所以,如果耳屎不是很多,就不要經常掏。

頻繁挖鼻孔除了不美觀,還會給身體帶來傷害。人體的鼻腔內有一層很薄的黏膜,下面有十分豐富的毛細血管,如果經常挖鼻孔,就會使毛細血管受到損傷流血。而且鼻子距離頭部比較近,一旦感染就容易把細菌、毒素直接帶進腦內的海綿竇,引起海綿竇血栓和腦膜炎。如果實在感覺鼻孔不舒服,不妨用清水清洗鼻腔。

另外,兒童成長環境越乾淨,就越缺少與過敏原緩慢接觸的機會,身體反而容易產生過敏性反應。建議家長平時多鼓勵孩子走向戶外、多接觸自然,適當“放養”就相當於注射了疫苗,再接觸這些東西後,對過敏原就會產生一定的抵抗力。

手部衛生小貼士,保護你的家人免受致病細菌侵害

每日,我們的手會在不知不覺間接觸到各種細菌,只要保持手部衛生,便能預防病毒和細菌傳播。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但這是保障你和家人遠離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如何清潔雙手

適合全家人的正確洗手方法

什麼時候你以為你是如何洗手最後一次?你已經做了你所有的生活 - 但你有沒有被正確洗手?

你知道嗎?如要徹底潔淨雙手,你需要用大約40秒至一分鐘,即是大約唱兩次“生日快樂”的時間。你可能不想唱出來,但這是一個簡易小貼士,提醒你洗手的所需時間!

保持手部衛生可有效避免病菌和其他細菌傳播,大大減少導致腹瀉、嘔吐等有害傳染病的機會。一起按照以下的洗手7部曲,正確洗手無難度。

洗手9部曲

  1. 濕濕雙手
  2. 唧唧潔手液
  3. 擦擦手掌,擦擦手掌(不要用水沖)
  4. 捽捽指罅,捽捽指罅
  5. 手掌同指甲再擦一擦
  6. 在沖水之前記得要洗埋手背喇
  7. 清水沖呀沖
  8. 乾淨毛巾抹乾D
  9. 如果小朋友做得正確,要稱讚他們。

每天要處理這麼多事情,很容易就會忘記洗手。所以嘗試將洗手作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漸漸會變成你的習慣。留張紙條給自己、寫在你的手上,甚至在電話裡設置提醒或者抄寫這個清單直至你記得要洗手:

外出時的手部衛生

當然,在你外出時,你不會帶著梘液和清水,但這並非做不到保持良好衛生的藉口。你可以使用酒精搓手消毒液,如滴露酒精搓手液,可殺死99.9%*的細菌。

倒出一茶匙份量於掌心,然後按摩雙手直至完全消失。

進食前,用這個方法潔淨雙手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你一直在人多擁擠的地方,如商店、公園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但要記住,如果雙手看起來很髒的時候,你還是需要洗手的。兒童應在成人監督下使用酒精搓手液。

洗手貼士

六大最常見藉口

防止細菌和其他病菌傳播的最重要的衛生步驟是經常洗手,可有效避免病菌引起的胃腸道感染,傷風,流感和其他嚴重健康疾病。 

但很多人應該洗手時卻沒有洗

以下是不洗手的六大藉口(以及為什麼這些原因是不正確的)

我沒出過門 

即使你整個早上都在家中,你都有可能不經意用手接觸過病菌。你是否知道細菌可以在任何堅硬表面存活幾個鐘到幾個月,所以電話鍵盤,耳機,門柄和電視遙控——任何你經常會接觸的表面都有可能是細菌傳播的黑點。 

雙手看起來不骯髒

灰塵和泥土每日會攜帶各種病菌。所以當雙手看起來骯髒時,你一定會洗手。但如果是你看不見的微生物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細菌,特別是用完廁所或準備食物之後。所以懂得幾時要洗手和如何正確洗手非常重要。  

我好忙

趕時間?無時間洗手,特別是用完廁所之後會令你得不償失。實際上,英國每年因為員工請病假而需承擔每人495 英鎊 的費用。

例如,諾沃克病毒造成員工平均請四日病假。該病毒是導致腹瀉和不適的常見原因,並且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病人傳播,例如與他們握手。

我忘記了

當你非常忙碌的時候,就很容易不記得洗手。所以嘗試將洗手作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變成你的習慣。留張紙條給自己,寫在你的手上,在電話裡設置提醒或者抄寫這個清單直至你記得:

在以下情況之前要洗手:

  • 進食或準備食物 
  • 處理傷口或敷藥 
  • 抱起寶寶或嬰兒 
  • 更換尿片

在以下情況之後要洗手:

  • 處理食物 
  • 更換完尿片或用完廁所 
  • 接觸體液(血液,唾液,嘔吐物等等) 
  • 接觸過動物和寵物 
  • 清潔完垃圾桶 
  • 從花園回來

最後,雙手骯髒或屋內有病人時都要洗手。

沒有梘液和清水

外出?最好隨身攜帶有效殺死99.9%*病菌的滴露酒精搓手液——是你用手拿食物或坐完公共交通工具之後的好幫手。

細菌對免疫系統有益

沒錯,某種感染有助於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防止我們再次感染。但有很多例外 (例如,食物中毒)。普通接觸病菌不會保護我們免受某種感染。

我們每日接觸的數以億計的微生物,只有少數是極度有害的。所以要保護好你的免疫系統,有需要時勤洗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