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共享經濟”方興未艾,從共享雨傘、共享單車到共享睡眠艙,甫一問世都成為輿論熱點,顯示出大陸消費者和企業界對於新生事物、新經濟形態的濃厚興趣與參與感。事實上,大陸的“共享經濟”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除了大陸市場龐大這一因素,亦與整個社會對“共享”概念的積極正面看待密不可分。

    反觀海峽對岸,台灣輿論雖然對“共享經濟”頗為好奇,媒體也連篇累牘報導大陸各種“共享經濟”現象,然而深入了解一下就會發現,台當局、業者甚至是普通民眾,對於這些新事物的態度,出人意料地保守和封閉。而這種趨勢對於典型“外向型經濟”形態的台灣地區來說,是福是禍恐怕顯而易見。

媒體熱議籲台當局“要靈活”

共享睡眠艙

    最近身處大陸“共享經濟”潮頭的,無疑是北京、上海等地出現的“共享睡眠艙”。這種看似很像“膠囊旅館”,但卻植入了“共享”基因的商業模式相當新鮮,連日來都受到輿論關注,台灣媒體也對它非常感興趣。昨天,台灣東森新聞就專門報導了大陸的“共享睡眠艙”,用的標題則是“每分鐘1元新台幣有找”,相當會抓重點。這篇報導相當詳細地介紹了“共享睡眠艙”的計費規則和使用方式,強調只要用手機掃碼“即可入艙休息”。

共享單車

    其實,台灣媒體對於“共享經濟”的觀察相當深入細緻。台灣《旺報》此前的社論就詳細比較了兩岸對於共享單車這一新事物的不同態度,並特別點出台當局優先照顧的是“既得利益”。台媒認為,對包括“共享經濟”在內的新經濟形態,在新項目快速湧現的情況下,台當局與業者及消費者處於隨時磨合的情況下,“彈性”非常重要,政策必須靈活。

民間猶疑缺乏“嚐鮮”勇氣

無人超市

    台當局在“新經濟”領域選擇優先照顧既有業態,台灣民間對此的心態也趨向保守、封閉。以第三方支付而言,台灣數年前就在討論、研擬相關政策,然而卡到如今,還是沒有下文,更不用提在大陸早已發展成熟的移動支付了。導報記者就此詢問台灣各界人士,30歲以下的青年與經常往來大陸的人士態度較為開放積極,而中老年群體和較少接觸大陸相關資訊的人士的第一反應,則以“我們的便利店24小時都開”、“聽說共享單車很難騎”為多。

“ 台灣之光 ”:24小時便利店

    從個體的生活經驗而言,台灣密度高到可怕的24小時便利店確實很方便,沒有手機支付也不會影響生活。然而,如果台灣社會整體都持如此保守、封閉的態度,那麼台灣經濟的活力就有點堪憂。畢竟台灣社會囿於政治紛爭,近年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急需的是能夠帶動經濟“解悶”的新增長點。台當局或許看到了這一點,然而選票主義當前,得罪既有業態顯然是不可能的選擇。於是乎,一波又一波的新經濟形態,都在台灣掀起一陣風後,化為了一股青煙。比如Uber、比如Obike……這個名單,還正在不斷加長。

    “共享經濟”風潮確實吹到了台灣,但距離“吹動”台灣,或許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