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類種種努力和奮鬥都指向一個目標——追求幸福的生活。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幸福的生活呢?對幸福的理解取決於背後的價值觀念,因此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價值觀念的人們,對幸福的生活必然有著不同的理解。人們一直在努力追求幸福,然而幸福似乎依然遙遠。當今世界依然不斷地被各種問題和麻煩困擾著,從全球來講,有生態問題、霸權主義、恐怖主義、人口問題、貧富差距、毒品問題、能源危機、金融危機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個人來說,則有健康問題、婚姻問題、家庭問題、身心安頓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分析造成這些困難和麻煩的背後的價值觀念原因,我們發現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人們長期以人自身為尺度,以自我為中心,並囿於既往的知識體系和認識框架,缺乏一種開放性、前瞻性和自我反省的思想理論。而道教所倡導的「返樸歸真」、「莫若以明」、「天人和諧」的開放性、前瞻性、反省性的體系,恰好能彌補當前盛行的理論框架之不足。落實到生活的層面上來講,道教的生活方式非常具體生動地體現了道教所倡導的價值觀。本文打算擇取道教生活方式的幾個主要方面,談談古老的道教怎樣來為當今人們提供一種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1.起居

               

Day Trading For Beginners                

                                                   SponsoredRockwell Trading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一方面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各種好處,另一方面卻被漸漸地從自然環境中剝離出來,被隔離在一個似乎是「自足」的狹小的人造空間中,人們生存的環境從過去的自然環境演變成了現在的人造環境。明媚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潔凈的水源、綠色的森林逐漸變得遙不可及。由於遠離自然環境,長期居留在人造密閉的環境中,各種疾病由此產生,如玻璃胃、污染肺、老頭腰(椎間盤突出)、憋尿腎(攝護腺炎)等,同時還導致一些其他比較嚴重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空調綜合症乃是現代城市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空調一方面給炎炎的夏日帶來清涼,但長期處於空調環境中,就會出現感冒、哮喘、鼻炎、頭痛、胸悶、噁心、呼吸困難、嗜睡以及免疫力下降等症狀。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情況,現代的人不少人喜歡開夜車,熬夜,晝伏夜作,陰陽顛倒,人體的生物鐘和節律嚴重被打亂,從而導致了神經衰弱等各種疾病。《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可見不良的生活方式必然會導致各種疾病。

               

The Perfect Ring for Guys who Hate to Wear Rings                

                                                   SponsoredTungsten Fashions.com                                            

那麼道教的提倡的起居方式能給現代的人們提供哪些補益呢?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的《攝生消息論》為人們展示了道教獨到的起居理念:

春季攝生消息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養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春日融和,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攄滯懷,以暢生氣,不可兀坐,以生抑鬱。飯酒不可過多,米麵團餅不可多食,致傷脾胃,難以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飢腹多食,以快一時之口,致生不測。

夏季攝生消息

夏三月,屬火,生於長,養心氣,火旺,味屬苦。火能克金,金屬肺,肺主辛,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心氣當呵以疏之,噓以順之。三伏內腹中常冷時,忌下利,恐泄陰氣,故不宜針灸,惟宜發汗。

秋季攝生消息

秋三月,主肅殺,肺氣旺,味屬辛。金能克木,木屬肝,肝主酸,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肺盛則用咽以泄之。立秋以後,稍宜和平將攝,但春秋之際,故疾發動之時,切須安養,量其自性將養。

               

GossRV & Motorhome Rentals                

                                                   SponsoredGossRV                                            

冬季攝生消息

冬三月,天地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去寒就溫,母泄皮膚。逆之腎傷,春為痿厥,奉生者少。斯時伏陽在內,有疾宜吐;心膈多熱,所忌發汗,恐泄陽氣故也。宜服酒浸藥,或山藥酒一二杯,以迎陽氣。

丘處機《攝生消息論》繼承了《黃帝內經》「天人相應」的傳統,認為人是一個小宇宙,人自身的節律和節奏必須要跟外在自然世界(大宇宙)的節律和節奏相適應相協調,才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人體生理節律和節奏應當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天之中又可以分為四季,早上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人體的作息活動也應順應這種節律,即做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們長期把自己封閉在密閉的人造環境中,開夜車、熬夜和晝伏夜作的行為嚴重違背了自然和人體的節律,這種行為丘處機稱之謂「逆」,春季逆之傷肝,夏季逆之傷心、秋季逆之傷肺,冬季逆之傷腎;如果長期逆季節和自然的節律而動就會導致嚴重的疾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因此,道教認識到人類跟與外在的大宇宙節律相互影響相互調適的關係,要遵循外在自然的節律,協調人體小宇宙和外在大宇宙的節律而作息,人們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Treat Your Vein Problems                

                                                   SponsoredNorth Atlanta Vascular & Vein                                            

2.飲食

(1)道教的飲食觀是有深度的整體的飲食觀。道教認為飲食能滋養人的血氣和形體,蒲虔貫《保生要錄》說:「飲食者,所以資養人之血氣。血則榮華形體,氣則衛護四肢。精華者,為髓、為精;其次者,為肌、為肉。」 俗話說「病從口入」,飲食一方面滋養身體的保障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不當的飲食也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按照《陰符經》的「三盜」的理論:「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萬物盜天而長生,人盜萬物以資身。」 人攝取萬物的精華來充當食物,如果滋養過度,則反生禍害。陶弘景在《養性延名錄》中就指出:「百病橫夭,多由飲食。飲食之患,過於聲色。聲色可絕之踰年,飲食不可廢之一日,為益亦多,為患亦切。」 可見,道教在思考飲食時,也是把它放到天地、人、萬物的三才關係上考慮的,不僅如此,道教不僅認識到飲食的滋養功能,也認識到飲食的賊害和致病功能,能夠非常準確地、一分為二地看待飲食,因此是有深度的整體的飲食觀。

(2)現代人的飲食重「外養」,道教的飲食重「內養」。道教飲食觀跟現代人飲食觀的最大的不同就是現代的營養學則注重「外養」,而道教的飲食注重「內養」。重「外養」是指強調各種食物的滋味和營養搭配;「內養」則重視食物是否能愉悅身神、通暢血脈、安和臟腑。龔廷賢《壽世保元•飲食》稱:「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養內者以恬臟腑,調順血脈,使一身之流行沖和,百病不作。養外者恣口腹之慾,極滋味之美,窮飲食之樂,雖肌體充腴,容色悅澤,而酷烈之氣,內蝕臟腑,精神虛矣。安能保全太和,以臻遐齡。」 「外養」和「內養」的最大差別就在於「外養」主要滋養肌和肉,在於在的外形;「內養」主要是填精補髓,使五臟盈溢,髓實血滿,萬神具足。道教飲食「內養」的內涵非常豐富,下面擇要說明。

首先,道教的飲食不能傷害其他生命,強調「養德」,即是所謂慈心於物、積善立功。《太極真人說二十四門戒經》說:「第一誡者,不得殺生,割斷他命,煎煮美味,以饒一身。」 《雲笈七籤》卷四十「說戒部•初真十戒」:「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亦稱:「蓋不殺生者,所以存仁愛也。夫禽獸旁生,性命同稟,有夫婦之配,有父子之情,有巢穴之居,有飲食之念,愛憎喜懼何異於人,能懷側隱之心不忍殺戳而食,以證慈悲之行,不亦善乎?」 《抱朴子內篇》說:「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 體現了道教「慈心於物」的道德情懷。

其次,道教主張少食為佳。強調「養氣」、「養精」和「養神」。過去困難時期的人們常常為食不果腹和缺乏營養而發愁,現在人們則為營養過剩和「富貴病」而苦惱。陶弘景把這種病症稱為「聚結之病」,他說:「厚味脯臘,醉飽厭飫,以致聚結之病。」 由於吃得太多太油膩太刺激,腸胃和其他臟腑運化的負擔特別沉重,大量的脂肪和廢物在體內堆積,由此衍生出肥胖症、心腦血管疾病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太平經聖君秘旨》說:「少食為根,真神好潔,糞穢氣昏。」 《三洞眾戒文》中「靈寶初閉塞六情戒」第四戒「口無貪味,脂熏之屬,濁注五神,臟腑憤潰。」司馬承禎也說:「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是故於生無所要用者,並須去之;於生雖用有餘者,亦須舍之。」 《養性延命錄》也稱:「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焉。」 其食戒篇對多食酒肉的人諷刺道:「多酒食肉,名曰痴脂,憂狂無恆。食良藥五穀克悅者,名曰中士,猶慮疾苦。食氣保精存神,名曰上士,與天同年。」 道教深知多食酒肉,導致體內大量脂肪和廢物的堆積,既不利於臟腑的運化,而且腸道內的糞渣穢氣,乃是身神所厭惡的,因此,少食食物能夠使臟腑運化,氣血暢通、身神歡愉,從而身康體健。

總之,比較而言,跟普通的飲食觀重「外養」、重「養形」,道教的飲食觀重「內養」,重「養德」、「養氣」「養精」和「養神」。

3.男女

道教對正當正常的男女性生活持非常肯定的態度。從國家和政治的層面來看,性生活的最大的大功效在於繁衍後代,即《太平經》的「興國廣嗣之術」。道教並不贊同佛教的禁忌至重和陰陽不施的作法。認為男女不交、陰陽不通,就天下來說,人類會滅絕。《太平經》說:「夫貞男乃不施,貞女乃不化也。陰陽不交,乃出絕滅無世類也。二人共斷天地之統,貪小虛偽之名,反無後世,失其實核,此天下之大害也。」 就個人而言,道教認為男女不交、陰陽不通、往往導致各種疾病。《抱朴子內篇‧微旨》說:「人不可以陰陽不交,坐致疾患。若俗人縱情恣欲,不能節宣,則伐年命」 《抱朴子內篇‧釋滯》又說:「人復不可都絕陰陽,陰陽不交,則坐致壅閼之病,致幽閉怨曠,多病而不壽也。任情肆意,又損年命。唯有得其節宣之和,可以不損」。

道教認為夫婦之道也是法天象地,循道而動,必須交而節宣,切不可縱情恣欲。如果不懂得其中的技巧和禁忌,任意妄為,不但不能帶來健康,反而會有生命危險。因此,道教房中家對此又有「水火」之喻。對房中的縱情恣欲的作法多以水火喻之。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卷上《教誡篇》:「美色妖麗,嬪妾盈房,以致虛損之禍。」《抱朴子內篇‧微旨》曰:「玄素諭之水火,水火煞人,而又生人,在於能用與不能耳。大都知其要法,御女多多益善。如不知其道而用之,一兩人足以速死耳」 。不知道而用,就如同「冰杯之盛湯,羽苞之蓄火」 葛洪《抱朴子內篇‧釋滯》又說:「若不得口訣之術,萬無一人為之而不以此自傷煞者也」 。陶弘景還對道士濫用黃赤之道的現象予以韃伐:「頃者,末學互相擾竟,多用混成及黃書赤界之法,此誠有生和合,二象匹對之真要也。若以道交接,解脫網羅,推會六合,行諸節氣,卻災消患,結精寶胎,上使腦神不虧,下令三田充溢,進退得度而禍除,經緯相應而常康,敵人執轡而不失,六軍長驅而全反者,乃有其益。亦非仙家之盛事也。嗚呼危哉,此雖相生之術。倶度之法。然有似騁冰車而涉乎炎州,泛火舟以浪於溺津矣!自非真正,亦失者萬萬。或違戻天文,譖害嫉妬,靈根鬱塞,否泰用隔,犯誓愆明,得罪三官;或構怨連禍,王師傷敗,或坑降殺服,流血膏野;或馬力以竭,而求之不已。若遂深入北塞而不御者,亦必絕命於匈奴之刀劍乎,將身死於外,而家誅於內也。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這段話,一方面肯定如果以道交接可以獲益,另一方面又用「騁冰車而涉乎炎州」、「泛火舟以浪於溺津」來強調其危險。這對沉溺於性愛不能自拔的現代人來說無無疑非常中肯的警示。現代的科學也證明適當的性生活,的確對身體健康、精神愉悅、家庭幸福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必須注意要適度,否則就會走向反面,帶來不好的後果。

4.心理

現代社會有很多疾病是由於情緒和心情而導致的。目前的現代醫療手段對這種原因導致的疾病顯得辦法不多,而道教在這方面卻有著相當豐富的資源和傳統,可以幫助那些深受心理疾病困擾的人們從中獲益。

道教認為人的心神是喜歡寧靜的,然而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卻往往忽略心神的這種需求,往往為外在的各種聲色和利益所牽引所誘惑,人們心神馳逐於外,如果人長期情緒壓抑,心情不佳,精神受到強烈的干擾,就會導致身體的病變。《清靜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玄綱論•率性凝神章第二十七》又說:「神者,無形之至靈者也。神稟於道,靜而合乎性,人稟於神,動而合乎情。故率性則神凝,馳情則神擾。凝久則神止,擾極則神遷。止則生,遷則死,皆情之所移,非情之所使。曰:『然則變性為情可者為誰乎?』曰:『內則陰屍之氣所悖,外則聲色之態所誘。積習浩蕩不能自寧,非神之所欲動也。』」 馬鈺也認為「心不馳則情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擾則丹結。然後,滅情於虛,寧神於極,可謂不出戶庭而妙道得矣。」

因此要想身體獲得健康,最重要的辦法就是精神內守,不向外馳逐,恬淡虛靜。葛洪認為「屍居無心」就是回歸人的天性的最好的辦法,他在《抱朴子•內篇•論仙》中說:「學仙之法,欲得恬愉澹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屍居無心。」 《黃庭經》亦云「恬淡閉視內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愨矣匪事老復丁,思詠玉書入上清。」又說「高研恬淡道之園,內視密盼盡睹真,真人在己莫問鄰,何處遠索求因緣。」

杜光庭對心理的調節說得更具體,他在《道德真經廣聖義》中提出了「五時七候」說:「修心之法,執之則滯著,忘之則失歸,宗在於不執不忘、惟精惟一爾。心法之中,唯《定觀經》得其旨矣。《經》日: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絕,無起於心,然後安坐,內觀心起,若覺一念心起,即須除滅,隨動隨滅,務令安靜。惟滅動心,不滅照心。於此修之,務其長久。久而習者,則心有五時,身有七候。心五時者:第一時心,動多靜少;第二時心,動靜相半;第三時心,靜多動少;第四時心,無事時靜,事觸還動;第五時心,與道冥觸,亦不動心。至於此,始得安樂,罪垢滅盡,無復煩惱。此五者於所修之中即為行相。其七候者,即為修行所得之果身。七候者:心得定已覺無諸塵漏,舉動順時,容色和悅,一也;宿病普消,身心輕爽,二也;填補天損,回年復命,三也;延數千歲,名曰仙人,也;鍊形為氣,名曰真人,五也;鍊氣成神,名曰神人,六也;煉神合道,名曰聖人,七也。……上士若能法聖人之心,去住任運,不貪物色,不著有無,能滅動心,了契於道,既契道已,復忘照心,動照俱忘,然可謂長生久視、升玄之道爾。……道果所極,皆起於煉心。」 現代人若能按照「五時七候」說來關照自己的心靈,我相信諸多的心理疾病一定能迎刃而解。

5.藥物

現代人為了治療疾病過於依賴各種各樣的藥物,而忽略了人體自身強大免疫能力和自我康復功能。而各種各樣的藥物,尤其是西藥毒副作用危害非常大,這些危害有:對肌體的直接傷害;抑制和破壞臟腑功能,導致內分泌的永久性失衡;破壞和抑制人體自身修復疾病的康復功能;濫用抗生素導致病毒變異並進化成對人類健康危害更大的新病毒等。由於西醫治病的對抗療法思維,人體成為了藥物和疾病進行殘酷戰爭的硝煙瀰漫的戰場。藥物一方面殺死有害的病毒和細胞,同時也摧毀了有益的細胞和身體的機能。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人們對待疾病卻沒有這樣的耐心,總是持一種非常功利的心態,忽略了人自身的具備的康復功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藥物身上,恨不得即刻把長時間累積而形成的疾病馬上除掉,這種心態導致了人們為追求快速治療功效,冒險使用各種副作用極強的抗生素。

道教對這種舍本求末的行為進行了批駁,張伯端在《悟真篇》中說道:「人人本有長生藥,自是迷徒枉擺拋。」張伯端批評人們執迷不悟,拋卻自身具足的寶貝去追求健康是走錯了方向。這裡提到的「長生藥」就是指「精氣神」,被稱為道教「三寶」或「三奇」;《玉皇心印妙經》稱:「上藥三品,神與氣精。」精氣神被認為是內丹修煉的大藥,如果精氣神的關係協調處理得好,人的健康就能得到保證。人們不能單單指望外在的藥物,因為外在的藥物其實也是通過人們的康復功能而起作用的。上陽子陳致虛則闡述了精氣神三者的關係,他說:「養生之士,先寶其精,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神旺則身健而少病。內則五臟敷華,外則皮膚潤澤,顏容光彩,耳目聰明,老當益壯,神氣堅強。」 道教認為人的精氣神的三者的關係是相互轉化,相輔相成的;一方面精滿就會氣壯、氣壯就會神旺,人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就相當強大,人就非常健康,百病難侵。否則,就是精泄、氣虛、神衰,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就會出現各種疾病。道教內丹主張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強調的就是人體自身的精氣神對自身的健康和長生的重要性。

當然道教深知藥物的毒副作用,因此主張醫生在藥物的配伍組方時,應將藥物的毒副作用相互牽制相互抵消,儘量發揮出藥物的正面的作用。唐代道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闡述了傳統醫學的「七情」和「君臣佐使」的遣藥組方原則,他說:「凡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又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之時,用意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又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陰乾暴乾,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其相使相畏七情列之如左,處方之日,宜善究之。」

可見,道教對藥物的毒副作用的深刻認識以及對自身免疫和康復機制的深刻洞察,對今天飽受濫用抗生素痛苦的人們來說不啻是一個福音。

6.結語

綜上所述,道教所提倡的生活方式的確是一種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引領當今乃至未來的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夠糾正當今崇尚奢華、虛矯、享樂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各種弊病。從起居來說,道教深刻認識到人不僅是職場的人、社會的人,更是一個自然的人;人自身的節律和節奏跟外在自然息息相通,因此,人們必須遵循外在自然的節律,協調人體小宇宙和外在大宇宙的節律而作息,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從飲食來說,一方面,道教不僅認識到飲食的滋養功能,也認識到飲食的賊害和致病功能,能夠非常準確地、一分為二地看待飲食。另一方面,道教的飲食觀重「內養」,普通飲食觀重「外養」; 「外養」重「養形」,「內養」重「養德」、「養氣」「養精」和「養神」。在性生活方面,道教並不反對正當正常的性生活,但是主張交而節宣,切不可縱情恣欲。因為精氣神三者的關係是環環相扣的,過度縱慾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在心理調節方面,道教主張不要心神外馳,而應該精神恬淡內守,因為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跟人的健康緊密相關。在對待藥物方面,道教深刻認識到藥物的毒副作用,主張「七情」和「君臣佐使」的遣藥組方原則,道教認為最好的要不在外邊,而是人的精氣神就是最好的藥物,人們若能遵循道的規律,調理好體內的精氣神,就足以應對各種疾病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