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早些發現還有救!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2017-08-15 22:43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它的併發症遍布全身,引起心血管系統、腎臟、視網膜、神經系統、下肢血管等病變……
作者丨光啊
來源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心腦血管併發症
1. 如何早期識別?
心血管併發症的早期,患者靜息狀態下心率加快,通常>90次/分;可能有體位性低血壓,一般在起床或蹲起時出現頭暈、眼皮發黑,甚至昏迷;早期還可能以不穩定性心絞痛作為表現。
腦血管併發症早期,可能出現:
單眼或雙眼出現短暫性發黑或視物模糊;
突然看東西雙影或伴有眩暈;
活動受限或伴有肢體無力;
說話不清楚;
沒有任何預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時神志不清。
2. 出現心腦血管癥狀後如何處理?
降壓、調脂和抗凝——
降壓:首選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類降壓藥;
調脂:使用他汀類調脂葯;
抗凝:可以小劑量阿司匹林長期治療。
3. 能預防當然最好!
① 生活方式要改變
如科學飲食,合理運動;超重或肥胖者減輕體重,忌煙、限酒(不推薦飲酒);限油及限鹽,飲食清淡;粗細糧搭配,多食蔬菜,少量多餐,適量飲水。
② 控制高血糖很重要
2013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薦的血糖控制目標值是:糖化血紅蛋白(HbA1c)<7.0%;空腹血糖在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是10.0 mmol/L。
③ 努力讓血壓、血脂達標。
控制高血壓,一般控制在140/80 mmHg以下;
糾正血脂紊亂,達到下表的控制目標。
④ 定期監測體重、腰圍、血糖、血壓、血脂、心電圖、尿微量白蛋白,並保持情緒穩定。
煩躁易怒或悲觀厭世,會導致血糖升高,更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所以要調整心態,保持樂觀、豁達、開朗的心態。
腎臟併發症
糖尿病腎病是腎功能衰竭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腎病患病率達20%-40%,常與糖尿病眼病同時發生。
腎臟損害會逐漸加重,是腎衰竭的最常見原因之一。腎損害早期會出現微量蛋白尿,隨著損傷加重蛋白尿會增多,最終出現腎衰竭。
1. 如何早期識別?
患者可表現為晨起眼部、臉部腫脹;食慾差;乏力、記憶力下降。
2. 腎病出現後如何處理?
首先還是改變生活方式,選擇優質低蛋白飲食:腎功能正常的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0.8 g/kg/d,在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後,蛋白質攝入量調整為0.6-0.8 g/kg/d。
第二是控制高血糖,同時保持血壓在140/80 mmHg以下,糾正血脂紊亂,另外控制蛋白尿。
如果各種方法無用時,只能做透析治療和移植。
3. 如何預防?
每年查血肌酐、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並注意測量血壓、做眼底檢查;有條件時,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β2-微球蛋白測定;最後還得是保持血糖達標!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見併發症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和視網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等。每年有5%-10%的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視網膜病變,逐漸視力減退直至失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工作年齡段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
1. 視網膜病變早期可無癥狀,發現較難!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一般沒有癥狀,常被忽略,表現為視力下降、復視、眼前有黑色的物體漂流、眼部脹痛、閱讀障礙。
2. 一旦出現如何應對?
① 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這對早期患者有促進逆轉的作用;
② 藥物治療,可以減緩病變發展速度,如應用血管內皮因子;
③ 激光治療,是保存視力和防止失明的有效手段;
④ 手術治療,建議不能激光治療的患者儘早手術。
3. 如何預防視網膜病變?
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HbA1c、體重、尿蛋白;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限制高糖、高脂飲食等);
需要1-2年到醫院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運動時避免跳水、舉重等活動;
注意用眼衛生,避免視疲勞(每日看電視、用電腦不超過8小時,經常眨眼)。
神經病變
糖尿病併發症中的神經病變表現多樣,例如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感覺異常;皮膚色澤黯淡、汗毛稀少、皮溫較低;痛溫覺、振動覺減退或缺失;肌肉無力、萎縮;便秘、腹瀉、吞咽困難;排尿障礙、尿儲留、尿失禁;性慾減退、陽痿、月經紊亂;休息時心率增快、體位性低血壓等。
1. 神經系統併發症早期可逆轉嗎?
早期的神經病變具有可逆性,所以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早期嚴格控制血糖是治療的關鍵,可使用藥物進行神經修復、抗氧化應激、改善微循環和代謝紊亂。對於癥狀較嚴重者需增加對症治療。
2. 老生常談的預防
首要還是良好的控制血糖,糾正血脂異常,控制高血壓。
診斷糖尿病後,至少每年1次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檢查;病程較長或合并眼底病變、腎病等,應每隔3-6個月進行複查;已經罹患周圍神經病變者,要做好足部護理。
下肢血管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