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孫子患糖尿病需終身注射胰島素,都怪奶奶這樣做

育兒趣學園 2017-08-23 19:00

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利,但是6歲的浩浩卻也患上了I型糖尿病,醫生說孩子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浩浩是長春市某小學一年級學生,大約從一個月前開始,孩子的飯量明顯增加,老是喊餓,吃了飯還要吃零食。除此之外,媽媽發現他喝水和上廁所的次數都多了起來,400毫升的保溫杯一天要喝八九杯水,晚上也要起來兩次小便。但是奇怪的是,小傢伙飯量越來越大,人卻越來越瘦,還一天到晚無精打采。家長於是帶他來到醫院就診,一測血糖連護士都被嚇了一跳,血糖儀直接“爆表”,糖儀的最高值是33.3,孩子已經超出這一數值,測不到了。醫生告訴家長,浩浩患上了1型糖尿病,並且還出現嚴重的中毒併發症,必須立即住院治療。

浩浩的母親非常奇怪,為什麼這麼小的孩子能得這種“老年病”?醫院的內分泌科主任張教授解釋說:近年來,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這與飲食不當、過度肥胖和病毒感染等因素密不可分。那麼浩浩的病我們懷疑是由於孩子過度肥胖引起的。

醫生的話讓浩浩的母親後悔不已,原來由於浩浩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時浩浩都由爺爺奶奶帶。浩浩小時候就愛吃零食而且還特別能吃,爺爺奶奶又比較嬌慣孫子,那時候浩浩喝飲料都按排喝、酸奶都是幾罐幾灌的喝,3歲的時候就能吃兩個大雞腿,那時候浩浩媽媽也提醒過奶奶不要這樣做了,孩子太胖不好,但是奶奶總覺得孩子胖是好事兒,證明自己帶的好,結果孩子6歲的時候體重已經100斤了.....

兒童身體肥胖後就會內分泌代謝功能紊亂,造成血糖、血脂、血壓增高。內分泌及代謝異常就容易引起糖尿病。一般來說患糖尿病的兒童會出現高血壓、脂肪肝、腎臟功能下降等癥狀,若長期控制不良,則會出現生長滯後、身材矮小、肝脾腫大、智力低下等併發症狀,最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另外,小患者成年後的肝腎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遠遠高於正常兒童。

所以各位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兒童的日常飲食情況,那麼下面貓爸就分享一下關於兒童糖尿病的一些相關知識:

一、兒童糖尿病的原因

1、糖尿病患者中帶病生存者增多,造成群體基因庫的變化,進而使兒童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增加。

2、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兒童的飲食中高脂肪、高熱量的成分大增,直接造成身體脂肪的過度堆積,成為糖尿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誘因。甜食、油炸物、零食、蛋屬於“紅燈區”食品,它們產熱最高,家禽、肉、大米、麵食屬於“黃燈區”食品,產熱也較高,而孩子們由於喜歡吃就難免會多吃,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引起脂肪堆積。

3、現在兒童戶外活動與鍛煉的機會大大減少,而運動不僅是良好的減肥手段,也是抵禦糖尿病侵襲的有效方法,因為運動除本身可以消耗糖,使血糖降低外,還有利於胰島素受體的增加。

二、怎樣及早發現兒童糖尿病

1歲以內的孩子,因為以奶為主要飲食,多飲、多食、多尿不易被察覺,最先的表現可能是吃奶並不少,卻總也長不胖,呼吸中帶有糖果味;2~3歲孩子突然夜尿次數增多或突然尿床;有的孩子食慾正常但短期內出現體重下降、疲乏無力,沒精神,反覆發燒、咳嗽癥狀。如果孩子有這些表現,父母要及時向醫生諮詢,檢查一下尿中是否有糖排除,必要時測一測血糖。

三、如何預防兒童糖尿病

健康的飲食和積極的鍛煉是預防兒童發生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平時兒童應選擇適量蛋白、高纖維素(蔬菜)的食品,不要過多地吃“洋快餐”等高熱量食品,同時應多做運動,以控制體重。特別是家族有糖尿病人的更應該注意,而且孩子一旦體重超過正常人水平,也不要亂吃減肥藥,而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貓爸說:

貓爸身邊有太多的小朋友因為爺爺奶奶的嬌慣,吃零食吃成一口黑牙齒的、愛吃零食不愛吃飯導致瘦的跟個猴子似得。還有爺爺奶奶在孩子飲食上不注意,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結果導致過度肥胖、吃成腸胃炎的。在這裡貓爸沒有怪爺爺奶奶的想法,本身隔代親,加上爺爺奶奶科學育兒知識匱乏(貓爸有個親戚就覺得酸奶放冰箱太涼孩子喝了不好,大夏天的酸奶就放外面加上他不知道有保持期一說,結果給孩子喝成了急性腸胃炎),直白點說就是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能力不行,所以貓爸覺得年輕的父母們還是要負起自己的責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