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古老神秘的文明古國,神話傳說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人把神話中代表祥瑞的神獸帶到了現實中,而建築成為重要的表現手法。

在我國古代建築中,龍鳳一直是皇帝的專屬,普通人用了會被認為是謀反。但是石獅不同,在中國古代大大小小的建築中幾乎隨處可見。

獅子算是中國的舶來品。先是東漢時期,西域大月氏把一頭金毛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漢朝皇帝,後來又隨著佛教的傳入,獅子成為一種被賦予神力的靈獸。因為中國沒有獅子,所以即使獅子是現實中存在的動物,古人也把他看成和麒麟一樣的中國神獸。

獅子因為體態雄健、氣勢威猛,古人認為不但可以避邪,還可以帶來祥瑞之氣。最開始被皇帝崇拜使用,後來慢慢普及到王公大臣,最後則徹底流傳到了民間。獅子從王者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人人都可擺放的瑞獸,並在民間形成了舞獅的風俗。其中黃飛鴻舞獅的形象深入人心。

幾千年傳承下來,石獅被無數人使用,其形像傳到民間後變的不再神秘。但是中國歷史上有兩處獅子像卻與眾不同,它們的傳說異常神秘,人們甚至都不敢碰一下。它就是故宮的兩處獅子像。

故宮有六對大的銅獅,無數小的石獅,讓我們看看是哪兩處如此神秘。

一、 斷虹橋石獅

斷虹橋是故宮最精美的一座橋,歷史比故宮還要久遠,橋面鋪砌漢白玉巨石,兩側石欄板雕刻龍紋圖案,望柱上石獅神態各異,宛然如生。在斷虹橋形態各異的石獅中,有一隻石獅一爪放在頭上,一爪護在腹部,表情痛苦。關於這個石獅有這樣一個傳說。

奕緯是清朝道光皇帝的長子,道光對他寄予厚望,可惜奕緯既沒天賦也不用功,他不聽老師的教導,還總跟老師對著幹。有一天,老師實在受不了,就對奕緯說:“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怎麼做皇帝啊?”奕緯一聽氣大了,說:“我要是做了皇帝,第一個就先殺了你!”

道光皇帝聽說這件事後,勃然大怒,衝著剛要下跪請安的奕緯就是一腳。這一腳的位置太巧了,正中奕緯的下部,力量又極大,當時奕緯就口吐白沫起不來了,被太監們抬著回了住所後,沒幾天就去世了。

兒子死了,道光皇帝十分後悔。有一次經過斷虹橋時,看到這只獅子的造型和當時奕緯十分相像,這一下讓他回憶起了死去的兒子,不忍再看,於是命人用紅布把石獅蓋起來。

因為這個石獅的歷史比奕緯要早,事情又如此巧合,宮廷裡越傳越神秘,後人對這個造型奇特的石獅就比較忌諱了。

二、太和門銅獅

過了午門就到了太和門,過了太和門,就是皇帝上朝的金鑾殿,所以太和門的規格在故宮是非常高的。故宮中的獅子造型,最霸氣的當屬太和門前的銅獅子。這兩隻銅獅體型巨大,兇猛威嚴,靜靜的守護太和門幾百年,成為皇權的象徵。

古代,這兩隻銅獅是皇家之物,即使王公大臣見了也要尊敬有加。到了現代,人們則認為故宮太和門前這兩隻銅獅太過霸氣,一般人鎮不住,反被其壓住,所以現代人去故宮旅遊,一般不會去碰這兩隻銅獅,也不會與其合影。

故宮歷經600多年曆史,幾十位帝王,留下了許多的神秘傳說,可以說處處皆是故事。這兩處一霸一邪的獅子,也成為中國最神秘的獅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