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活了107歲,是全球任期時間最長的上市公司CEO。

漫長的一生中,邵逸夫歷經清朝、北洋政府、民國、抗日戰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活成了一尊“神祇”。

他不是香港最富有的人,但向來是最受尊敬的企業家之一。作為曾經的亞洲娛樂之王,他拍了一千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是香港成就“東方好萊塢”的奠基人;他捧紅了數以千計的明星,包括“四大天王”和一代代“港姐”。

邵家曾是滬上的大戶人家,其父邵玉軒經營顏料生意,頗有名望,去世的時候康有為還前來弔唁。邵逸夫出生的那一年,父親邵玉軒第一次看到電影,並決定投資,當時,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剛誕生2年。

中學時,邵逸夫經歷父親去世和家道中落,家產只餘留一棟房子和一家劇院。

兄弟幾人均無意接手父親的顏料生意,而是抱團闖進了尚屬草創時期的電影行業。1925年,大哥邵醉翁創辦了天一影片公司,擔任經理,其他幾個兄弟則分管會計、發行等。

1930年,邵氏決定發展有聲電影,邵逸夫前往美國購買有聲器材。途中,他乘坐的輪船觸礁沉沒,邵逸夫抱著一塊木舢板,漂泊了一夜後才被救生還。

驚魂未定,邵逸夫卻決定繼續之前的計劃,去好萊塢買回了所需的“講話機器”。帶著這部機器回國,他親任導演和製片,拍攝了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白金龍》創造了票房奇蹟,這部成本僅一萬元的影片,收穫了百萬級的回報。

抗日戰爭爆發時,日寇的入侵摧毀了電影行業,邵氏多年的積澱面臨崩盤,生意難以為繼、影院被迫關門。

在新加坡,邵氏旗下所有的戲院都被“充公”,淪陷時期,邵逸夫因放映抗日紀錄片、散發抗日傳單被抓。幸運的是,他未遭受嚴刑拷打,受審時他說:我放的是抗日電影,但那都是真實的紀錄片,並非演繹。或許是出於這一原因,他在兩週後獲釋。

“當時我以為我死定了。”邵逸夫回憶說。

1957年,邵逸夫來到香港,並於次年成立邵氏兄弟影視公司。這一年,他已經51歲。

到香港之前,邵逸夫曾去美國考察,期間他意識到,邵氏的電影事業需要的不是恢復,而是更進一步。因此在香港,他希望建立一個全產業鏈條,包攬影院、影片拍攝和發行。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邵逸夫賭上了全部身家。拍電影需要攝影廠,建廠就得買地。香港寸土寸金,邵逸夫只買得起清水灣的一座荒山。在這塊土地上,他夷去60英尺為平地,建成了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該工程僅地價和土方就花費50萬港幣。

從夾縫中出發的邵逸夫,首先走的是挖角路線,他請來了導演李翰祥,又以雙倍薪酬挖來了電懋的頭牌女星林黛。這對組合隨後創作了《貂禪》和《江山美人》,連創票房紀錄。在此基礎上,邵氏兄弟又拍攝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部電影引起了空前轟動,火遍港澳臺和東南亞。報導稱一位台灣的老太太連續看了100多場,該片過後,台灣還引發了黃梅戲熱潮。

邵氏的崛起不僅改變了香港影壇,也影響了世界電影行業。時至今日,邵逸夫的風格仍深深烙刻在諸多電影之中。

邵逸夫之前,香港是文藝片的天下,本土影片大多只能在小劇院播放,大市場屬於進口片。1996年,邵氏兄弟的《獨臂刀》上映,這是邵氏武俠的開山之作,也是中國影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該電影令邵逸夫狂收百萬票房。

這部電影之後,香港影業的主流轉向商業片,邵氏緊接著推出了同樣留名影史的《大醉俠》,武俠片、功夫片正式成為新的流派。

邵逸夫被認為是電影界的奇才,也是一個天生的企業經營者。創立邵氏兄弟之初,他已精通電影中的幾乎任何工作,導演、劇本、剪輯、攝影、化妝,他樣樣在行,經常親自上陣。

帶著專業的眼光,邵逸夫對於影片的質量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低劣影片到他手裡就直接燒掉,“邵氏出品,必屬精品”也因此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邵逸夫的勤奮也遠超常人。曾有人問他“生命中什麼最重要”,邵逸夫回答“工作”。“第二重要呢?”“還是工作。” 

邵逸夫號稱是看過電影最多的中國人,他年輕時經歷旺盛,每天只睡5個小時,一有時間就“看電影”。他看電影更多是研究,好的電影、壞的電影他都看,研究好在哪裡、壞在哪裡。他曾在一天看過9部完整的電影,經營邵氏兄弟期間,他平均每年看700多部電影。

隨著電視逐漸普及,邵逸夫看到新娛樂時代的來臨。1967年,他和朋友聯手創建了香港電視廣播公司(TVB),以免費模式對抗當時香港電視台的“一哥”亞視。

TVB發展很迅速,邵逸索性關掉邵氏影業,全力投入電視產業。在TVB,他延續了此前的模式,創立培訓班,批量打造明星。

這個體系裡湧出了大批前赴後繼、紅至當下的“男神”。從周潤發、周星馳、無線五虎、四大天王,到鄭伊健、甄子丹、古天樂……新世紀初有一種說法是:香港90%的明星,都出身TVB。

除培訓班體系外,邵逸夫還一手打造了“港姐”選舉活動,趙雅芝、李嘉欣、張曼玉、邱淑貞等女星因此脫穎而出,成為大眾情人。

+

對於內地受眾而言,早年的邵氏影業只是一個飄渺的遠古傳說,而TVB則真真實實締造了一代人的記憶。上世紀80年代,內地開始引入TVB劇集,就此掀起了持續的觀影熱潮。

《霍元甲》來了,萬人空巷;《上海灘》上映,萬人空巷;《射鵰英雄傳》開播,萬人空巷……至今網路上,還有海量的關於這些電視劇的回憶與討論。

那個年代,電視在內地還算不上普及,因此經常出現左鄰右舍提前佔座等開播,甚至幾百人圍著大院,一邊翹首以盼、一邊七嘴八舌討論劇情的場景。郭靖殘血夕陽下的彎弓搭箭,讓一代青少年萌生了武俠夢;一響起“浪奔、浪流”,幾乎人人都能接著吟唱幾句。

從電影延續至電視,邵逸夫的成就越疊越多,身家也愈發豐厚,2006年,其所持TVB股權市值超過100億,加上地產等其他資產,邵逸夫的總資產超越200億港幣。

邵逸夫1975年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基金,開始系統性的大額捐贈予世界各地的教育、醫療和其他福利事業。那時候他便說: 一個企業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1985年起,邵逸夫開始在內地展開持續巨額捐獻,每年的款項穩定在億元港幣左右。其中80%的資金投入了教育項目,因為邵逸夫覺得“國家振興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培養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除固定捐款外,他還有不定期的大額捐贈。2005年長江流域遭受水災,邵逸夫一次性捐助災區建起了118所小學;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款1億港幣;2013年雅安地震,他捐款8000萬人民幣……過百歲生日之前,他還捐了2億港幣於內地,惠及340多所學校。

據不完全統計,至2012年底,邵逸夫已累計向內地捐款47.5億港幣,以“逸夫樓”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醫療中心等機構,幾乎遍及中國版圖。

這使得他成了一個矛盾的結合體:最摳門的老闆、傾囊相授的大慈善家。另一個“奇怪”的點在於,絕大部分香港人並不清楚邵逸夫在內地的善行。一位香港記者曾說:“  我們到內地採訪,看到到處都有逸夫樓,才知道他在內地也捐款。奇怪的是,在香港,政府也不提。” 

很多企業家都在捐款後有配套的宣傳來服務企業發展,香港媒體因此很好奇邵逸夫的做法。曾有報導試圖挖掘邵逸夫在內地的生意,最後發現其在內地的生意很少,TVB要進入內地市場也不太可能。

這樣的調查實際很可笑,什麼樣的商業目的,才能配得上持續30年的捐款、數十億的資金?邵逸夫是一個生意人,更是一個有家國情懷的生意人。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大把賺錢,然後“將賺到的錢捐獻在教育事業,做一些實際的事”。

做了一輩子“實事”的邵逸夫,於2014年1月7日辭世,享年107歲。國家領導人在悼詞中寫道:聞悉邵逸夫先生辭世,謹致哀悼,並向其親屬深表慰問。邵逸夫先生一生熱愛國家,關心民祉,慷慨捐贈,惠及多方。其愛國之情,其為國之志,人們將銘記在心。

人們無法不銘記邵逸夫。即便不少國人至今不知道邵逸夫是何許人,但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會接觸到、看到鐫刻著逸夫字樣的大樓,而其後輩,也將繼續在逸夫樓裡汲取知識。

邵逸夫辭世後,有網友貼出圖片:通過在線地圖搜索逸夫樓,得出的結果近3萬座,地圖上密密麻麻全是紅點。

另一位網友則如此總結邵逸夫的辭別:人走了,樓還在。

我的財富取之於民眾,應用回到民眾。——邵逸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