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害怕聽到身邊的人說:


長大了,我老了,再也沒有力氣從頭到尾喜歡上一個人了。


我已經過了那個追一個人追很久都不放棄的年紀了。


我都26歲了,還沒有遇見對的人,我可能這輩子都沒人愛了。


每當聽到這些所謂的抱怨之後,我都覺得蠻心酸的。心酸的是:我們對於愛一個人的耐心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裡。好像快要消失殆盡了。於是,有人寧願選擇約炮,速食愛情,閃婚甚至是乾脆選擇長久單身。


很難遇見一個人,他用足夠多的愛,足夠多的耐心,和足夠多的時間與你談一場從相識、瞭解、相知、相處、相許的愛情。我們常見的是:今天你坐在這家餐廳裡,明天你坐在那家餐廳裡。跟不同的男女,問著相同的話題。


有房嗎?有車嗎


你有什麼興趣愛好啊


你喜歡一個人多一些,還是兩個人多一些


婚後還和父母一起住嗎?


你就像公司HR一樣,面試著來來往往的職場新老人。有沒有那麼一瞬間,你想回到校園,回到當初一見到那個人,就臉紅心跳,慌亂不已的時刻?


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把我們當年的勇氣沒收了,那種奮不顧身,義無反顧的勁頭很難再有了。談愛情,仿若變成了奢侈品。於是有人說:


在這個時代,愛情這種東西,能做,幹嘛要談?


木頭今年過完生日就正式奔三了,她是一個慢熱的人,在父母親戚朋友的反復催促下,面試了一個又一個相親物件。有試過在一起的,也有直接pass掉的。木頭同樣是一個保守的姑娘。


試過的對象當中,三個有兩個急不可待的在戀愛一周的時間裡提出了同居的需求,被木頭委婉的拒絕了。她給出的理由是,我對你還不夠瞭解,沒有準備好跟你一起生活。而男方的反駁臺詞則是:同居就是為了更好的深入瞭解。


木頭懶得跟他解釋,狠狠心結束了這心急的或許連愛情都稱不上的關係。朋友都罵她傻,都什麼年代了,還那麼保守。現在同居的男女這麼多,同居也是為了見證一個人是不是有能力跟你一起好好生活。


她卻固執己見,因為在她看來,兩人之間的喜歡程度根本就沒有達到可以同居的地步,她想慢慢來,有約會,有磨合,有瞭解,有驚喜。慢一點沒關係,只要最後是你,不還是你嚒?假如你想直接一步跳到結婚,那我換成誰都可以啊?


是啊,無論是生活也好,愛情也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快一點有快一點的愛情,慢一點有慢一點的方式,假如你想和我在一起,就要遵循我們在一起的節奏。遇到慢熱的你要有耐心,如果你連這點耐心都沒有,那我們又如何相處一輩子呢?


一段感情裡的兩個人,原本是兩個陌生的個體,然後相識、瞭解、相知、相愛、相處,這並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磨合。需要一起解決問題。


人類發明了愛情這種美好的東西,就是為了讓你們享受愛情的過程,什麼時候牽手,什麼時候擁抱,什麼時候結婚,都是一個順其自然,娓娓道來的事情。


到了合適的地步,一切都會水到渠成,跟早晚並沒有多大的關聯,只是我們不希望看見,所有人在愛情裡的目的性太強。糟蹋了真心。


身邊有很多大齡剩男剩女,他們心裡是著急的,不僅面臨父母朋友親戚的壓力,自己也時常在擔心,是不是這樣下去,一輩子都遇不到合適的人。


包括我前兩天還收到聽眾說:自己都快30了,連個心動的人都沒有,都快懷疑自己是否失去愛的能力了。


還有一些相親類綜藝節目裡,也經常有人直截了當的說:我來參加這個節目,沒時間跟人耗,也不值得。我想要的就是個結婚的人,就這麼簡單。


之前朋友奶茶熙的一篇文章有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她說:我們現在大多數年輕人在愛情恐慌的是什麼?


表面看來,我們怕的是長輩的喋喋不休、七大姑八大姨的操心以及來自於周遭環境的眼光與壓力,怕聽到那句熟悉的怎麼還不找對象啊!


實質上,我們的恐慌無非來自於自己心裡的比較。看到哪位老同學戀情穩定開始談婚論嫁了,於是自己急了;看到一起長大的小姐妹早早找到事業有成的穩重男,於是自己羡慕了;看到兄弟早早迎娶愛妻喜當爹,於是自己慌了。


對啊,生活中,我們多少的恐慌來自於自己心裡的比較?心裡的那桿秤衡量再衡量,害怕來不及,害怕開始於同一起跑線的人紛紛越跑越前,而自己落在了後面。


愛情這種東西,是自己的,又不是別人的。


為什麼我們要拿自己的幸福同別人進行比較呢?都該好好耐下心來,勸勸自己的父母,勸勸自己的朋友,甚至偶爾勸勸自己。


別那麼著急,保持一顆平常心,緣分這種東西可遇不可求,遇見了,也要好好耐下心來愛。多留一點時間去相處,而不是急不可待的在一場又一場戀愛裡插科打諢。


可以試,但是要用真誠的心去試,而不是抱著一顆試試的態度,不段妥協將就。


你需要的是一場細水流長,慢半拍的高品質真情而不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走馬觀花式的低水準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