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腫瘤院長:抗癌11年,為何拒絕化療?背後原因說醒十億國人
原創 大醫論道V 2017-09-25 14:26
☝徐克成(1940年-)江蘇南通人,現任暨南大學附屬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總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際冷凍治療學會前主席;廣東省生命之光康復協會會長。
生於1940年的徐克成,與雷鋒同歲。因為在廣州開辦腫瘤醫院,救治多名癌症患者,而被媒體稱為“雷鋒式好醫生”,並被衛生部授予“白求恩獎章”獲得者;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也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
而徐克成自己也是一位“抗癌明星”。2006年1月,在徐克成66歲那年的一次體檢,他被診斷出患有肝癌。然而11年過去了,徐克成的癌症非但沒有複發,他還帶領團隊繼續攻克生命科學疑難雜症。
一、患癌:我不願在噁心、嘔吐、脫髮、腹瀉等副反應中掙扎幾個月
☝銘仔(左一)和味鳳(右二)一起來到廣州,看望徐克成。銘仔和味鳳的臉上都曾經長了巨大的腫瘤,是徐克成收治了他們。在醫院做義工的彭細妹(右一)也是徐克成的病人,她的肚子里曾有重達55公斤的瘤子和積液。
1970年,徐克成的母親因為肝癌去世,他作為醫生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卻無能為力。這種痛深深刺激他在腫瘤領域一路攻堅。
上世紀90年代南下深圳行醫,2001年在鼓勵發展民營醫院大潮中,徐克成以61歲高齡辦院,設立“不收紅包、不收回扣、不接受吃請”廉潔高壓線。
可是令徐克成沒想到的是,2006年1月18日,他自己也被檢測出肝癌。“8天後,我接受了肝葉切除。當我從麻醉中醒來時,我執意要看看切下的肝組織。整個肝左葉切下了,在臨近肝右葉處,有3厘米左右大小的類圓形黃白色結節。”
面對癌症的到來,徐克成最初也像其他病人一樣恐慌。“對於我來說,活下來是唯一的目的。如果僅僅多生存幾個月,我無法接受,因為我不願過這樣的日子,在噁心、嘔吐、脫髮、腹瀉等副反應中掙扎幾個月。而且,即使我苟延殘生, 我也無法做喜歡的工作。”
“開開心心、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堅持工作。”這16個字,就是徐克成總結的秘訣。令人佩服的是,徐克成手術後第15天,就帶著尚未拆線的身體,主持了一位面部長著巨瘤的梅州女孩的會診。
二、我為什麼拒絕化療?患者一邊化療,癌症卻一邊轉移
☝著名腫瘤治療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說:“放化療不是萬能的……對於一些晚期的癌症患者來說,放化療可能只會增加痛苦,應該慎重考慮。而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化療要適度,不要過度。”
作為有百年歷史的療法,化療在腫瘤治療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
(註: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直至最終殺滅癌細胞的一種治療方式。它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和手術、放療一起,並稱為癌症的3大治療手段。)
世界衛生組組(WHO)於20世紀末一項基於全球癌症治療的統計說,45%的惡性腫瘤是可以治-愈的,其中22%可通過手術治癒,18%可通過放療治癒,而只有5%是通過化療治癒。
“我沒有對化療患者的結局作過調查,但我親身經歷的事往往是刻骨銘心的。”徐克成說。
徐克成曾接診過很多肝癌患者。他們中絕大部分是在其他醫院手術後複發,有的在術後一兩年,有的則是幾個月就複發。他們幾乎都接受過化療,且複發的腫瘤往往不是單個,而是“成群”,一下子布滿全肝。不僅在肝內,而且轉移到肺、骨、腹腔多個器官和組織。很多患者告訴徐克成一件“怪事”:患者一邊化療,癌症卻一邊轉移。
患者的遭遇加深了徐克成的質疑:化療到底對肝癌是有益無害,還是無益有害?
徐克成月總要常規瀏覽世界文獻,十年來,至少查閱了1000多篇幾乎都發表在美歐雜誌上的所謂SCI論文,希望找到“靈丹妙藥”,為病人,也為自己。
結果是失望的。一份大型薈萃分析,包括57份研究,涉及4756例膽管細胞性肝癌,患者年齡49-67歲。文章結論是“術後輔助性化療或放療不顯示是有益的”。
因此,徐克成拒絕了化療。至於為什麼“一邊化療,一邊轉移”,我在另一篇文章“化療無效的出路何在”已經說了,是化療導致癌細胞基因再變異,變成“離群者”,變得不僅不買化療葯的帳,而且變本加厲,更加“惡性”。
徐克成還提醒臨床醫生,在決定是否給患者化療時,要多些質疑, 不要僅僅聚焦於“癌腫”,更要聚焦於“整個系統穩定性”,要考慮:是讓病人生命延長,不是延長几天幾個月,而是生存幾年、多年,還是適得其反?
目前的問題是過度化療。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腫瘤專家厄爾和同事對1991-2000年死亡的2215488名癌症患者的最後治療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在1993年,近10%的晚期癌症患者在臨終前兩周還在接受化療,到了1999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將近12%。這些都是明顯的過度化療。
據中國國內不完全的統計發現,有15%的晚期癌症患者在過度和不合理的治療中加速死亡。
著名腫瘤治療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說:“放化療不是萬能的……對於一些晚期的癌症患者來說,放化療可能只會增加痛苦,應該慎重考慮。而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化療要適度,不要過度。”
三、70%的癌症是自己“作”的!六大因素導致現代人患癌年輕化
“癌症發病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在我們過去的病例中,有21歲發現胰腺癌,18歲發現肺癌,17歲發現卵巢癌,這已經不是稀奇的事了。”徐克成曾痛心地說道。
徐克成分析說,現代人患癌的原因不是單一的,是由許多因素促成的。比如吸煙、大氣污染等,這都是誘發腫瘤的原因。“70%的病人得癌症可能與生活方式不當有關係。”比如,運動太少、吃得太多、肥胖、精神壓力等。
1、飲食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細胞癌變的原因之一,常導致消化系統腫瘤、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生。
2、吸煙
男性常患的癌症是肺癌,肺癌是城市第一大癌症殺手,在廣州、上海、北京肺癌的患病仍在直線上升,而吸煙就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3、缺少運動
現代人長期的室內工作,缺少運動,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而且缺少運動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是多種癌症的誘因,乳腺癌就是其中之一。
4、心理因素
情緒、壓力、焦慮、抑鬱。
以上四大因素誘發的癌症,佔到所有癌症發病率的60-70%左右。
5、病毒或細菌感染
如肝癌,常常和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關係密切,在中國常見乙型肝癌患者發展為肝癌;好發於廣東的鼻咽癌與EB病毒關係密切;子宮頸癌的發病與感染乳頭瘤病毒有關;而胃癌已證明與幽門螺桿菌有很密切關係。這個原因誘發的癌症約佔20%左右。
6、家族內人群的患癌史
家族內人群的患癌史誘發的癌症,占癌症發病率的10%左右。
四、如何抗癌?與癌共存,堅持16個字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要重視非戰取勝的預防和控制殘癌,要重視勝於易勝的早診早治,要重視“慎戰”思想,要重視以十攻一的綜合治療。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指出,早期肝癌該開刀還是要開刀,但不是開完刀就完事了,還得要加上其他的辦法。孫子的奇招是“以正和,以奇勝”。要重視非戰取勝的預防和控制殘癌,要重視勝於易勝的早診早治,要重視“慎戰”思想,要重視以十攻一的綜合治療,以及奇正相生的不斷創新;在消滅敵人後,也可“勸降”殘癌,再通過大量的改造,使它改邪歸正。
“看待癌細胞,首先就要改變舊觀點。”徐克成認為,癌症的產生是因為自己的細胞發生了“叛變”,不是外來入侵,所以只能和平共處。“要把癌症當成一種慢性病來治療,要學會‘與癌共存’。”
正如前文所說,“開開心心、平衡飲食、適當運動、堅持工作。”這16個字是徐克成總結的抗癌秘訣。
1、開開心心
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患者的情緒十分重要。
“糾正和消除癌式心理,可產生“心理免疫”,發揮抗病效應。”徐克成說,當一個人處在疾病的逆境中時,作為醫務人員應該做的是讓他將苦惱、痛苦、擔憂發泄出來,再去鼓勵他、激勵他,從而“舉杯消愁”“抽刀斷水”,使他拋開疾病的陰影。
1991年,徐克成在美國做訪問教授。在實驗室里,徐克成遇到了一位操作細胞分析儀的技師。他告訴徐克成,他得了結腸癌肝轉移,幾個月前肝區疼痛不已,醫生給他靜脈插管、皮下埋泵,定時注入止痛劑,目前已完全止痛,可以正常工作了。那位技師說:他現在從事的工作只有他一人能完成,他一定要至少再活上一年,爭取把課題做完。他還一本正經地說:“死神已與我達成協議:研究不做完,不讓我去它那裡報到。”說完,他聳了聳肩,擠擠眼,詭譎一笑,儼然是一不知病痛的健康者。
2、平衡飲食
“有人說癌症是吃出來的,這個話一點沒錯。吃得太咸,容易患胃癌,食管癌;吃得太油膩,則容易患結腸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徐克成說。
約有90%癌症的形成與環境因素有關,其中約35%與飲食有關。
飲食中營養素有兩大類:①常量營養素,包括水、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②微量營養素,包括各種維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我們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不易生癌,眾說紛紜。但人是整體,貴在平衡。過量或不足,導致營養失衡,均為細胞突變和癌細胞形成創造條件。
3、適當運動
要對抗癌症,除了保持樂觀情緒、合理飲食,最重要的每天運動。
徐克成每天堅持跑1萬多步。醫院年輕的同事小林曾說:“上個月我們集體去寧夏參加活動,路上都被徐院長甩開一大段距離。”
在印尼的泗水,徐克成曾遇到一位已經72歲的結腸癌患者。12年前,他接受結腸切除手術,當時腫瘤已經轉移到腹腔。醫生要給他化療,他拒絕了。他露出腹部,腹壁上有條長達20厘米的切口疤痕,看他帶來的CT片,肝和肺均無異常,體檢無任何癌症複發跡象。他笑著說,他活下來,是上天給的奇蹟。他每天早上天還未亮就起床跑步,天天如此。
目前有很多醫學研究表明:運動可預防複發、轉移,提高生存率。
2015年《臨床腫瘤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分析,6份研究共調查7522例結直腸癌生存者,發現診斷後高或低強度運動,使總死亡率下降42%,死於結直腸癌者減少39%。如果每周正常速度走路5小時,則總死亡率下降38%,結直腸癌相關性死亡率降低35%。研究顯示關鍵是運動,活動量大小並不重要。另有研究調查573例I-III期結直腸癌患者,他們在獲得診斷後即增加活動量,結直腸癌相關性死亡率下降52%。
4、堅持工作
“或許哪一天,我真的倒下了。可能倒在手術台前,可能倒在病人床邊,可能倒在我自己的辦公室里,我不會抱怨,不會懊惱,因為那將是我履行醫生職責使命,為實現我一輩子為患者服務的夢想,畫上的一個圓滿句號。”徐克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