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表友在溝通腕錶知識中或多或少的都會提到一些專業的腕錶術語,在說到這些術語的時候有沒有瞬間感覺到高大上呢?不明所以的朋友們會不會在這時候一臉的問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一聊腕錶中的部分術語,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腕錶術語入門篇

世界時區表(World Timer) ——是為了滿足旅行時代要求而設計的手錶。它能夠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為基準,讓世界各地的時刻一覽無遺。多數世界時區表上都刻有大城市名稱和當地時刻,可同時指示兩個地區的時間,也叫雙時區或第二時區等。


動力儲備顯示——顯示機械錶的發條餘力,成為動能儲備或動力儲備,很多腕錶在表面上有單獨的窗口,指針或者其他顯示方式來展示腕錶的剩餘動力


萬年曆——萬年曆腕錶屬於複雜機械錶的範疇,可以指示日期、月份、星期,甚至可以指示年份和自動調整閏年。萬年曆腕錶機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管時、分、秒的一般計時工作,另一部分以一枚微型衛星齒輪系統運作,將曆法中複雜的大小月、閏年等計算的一清二楚。


月相——所謂月相腕錶,一般是指在錶盤上有一個單獨的開窗,小窗內有顯示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的月相變化。月相是根據29.5天的周期來顯示月相盤上的月亮的狀態。這個月相盤上有兩個月亮,邊緣有59個齒,月相輪在受到傳動輪的推動後,每天向前推進一齒,此時月相盈虧的變化便能適時的顯現在錶盤上了。59齒月相輪來自於月相盈虧每29.5天為一周期的平均值,由於月亮的精確旋轉周期是28天12小時44分2.9秒,因此每隔大概33個月,月相顯示的誤差就會達到24小時。表殼上通常有月相的調整按鈕,月相顯示與計時和萬年曆等功能是相對獨立的。


小三針——在表面上再加設一個小圓盤用來指示秒的表,俗稱「小三針」。該秒針,直接安裝在四輪的輪軸上。它通常位於表面6字處,也有位於10、9、8、3等字的位置,秒針與時針、分針位於同一中心軸上的,俗稱為「大三針」。

腕錶術語進階篇

頻率——頻率是指擺輪每小時擺動的次數,頻率為18000次以下的為低頻表,21600以上的為高頻表。手錶的頻率越高,走時越準確。

位差——簡單的講,位差就是手錶位置改變引起的走時誤差。一般手錶在校表儀測試六個位置的走時精度:面上,面下,3上,3下,6上,6下。六個位置具有相同的精度為好;否則就是有位差了。比如3上+15秒,其他位置均是5秒,這表就是有10秒的位差。有位差的表調節快慢是不足以調整手錶走時精度的,需要檢修。3就是三點鐘位置,6就是六點鐘位置,面上就是面朝上,面下就是面朝下。

飛返式指針——它的特點在於指針到達刻度終點時能夠重新返回原來的位置。一般的錶針均做圓周運動,旋轉一周時剛好返回原位,所以終點總是下一輪的起點。而飛返指針的功能則不同,在外觀上看起來它是用指針表示時間的行進,時針及分針以圓弧來移動,以符合扇形設計,而到終點時又會跳回起點,鐘錶匠稱之為後退式或彈回式的時間表示法。它主要用於60分鐘刻度和日曆指示等方面,但最近有的表開始在秒針指示方面也別開生面地採用了這種方式。

追針——追針是計時碼錶的一種功能,它的特點就是有兩根秒針,會重疊在一起運作,這種計時錶的特點是多出了一個分段計時按鈕。在計時狀態下,按下分段計時按鈕,其中一根針就會停下來,而另一根針則繼續運作,這樣就可以計算兩個同時開始卻不是同時結束的時間。若再按下分段計時按鈕,停下來的秒針就會追上先前持續運作的秒針,並不是所有計時碼錶都有追針。

腕錶術語高冷篇

黃金套筒——在紅寶石軸眼沒有被應用在鐘錶上之前,齒輪都是直接旋入機芯孔洞之中,因而會造成機芯的磨損加劇。後來,制表大師們發現了紅寶石可降低機芯磨損和損傷的特殊作用,顯著提高機芯壽命。從此,寶石軸眼成為機芯裝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時的寶石並非像如今這樣切割圓潤,質地堅硬,為了方便更換寶石,同時也為了機芯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金屬的光澤,有些高檔機芯的寶石軸眼邊緣還裝配了黃金外圈,稱作為黃金套筒。只有最珍貴的機械腕錶才會使用螺絲固定黃金套筒。其原意是為了方便更換損壞的寶石軸承,而不必改變機芯夾板的孔徑。此後,寶石軸承已標準化,黃金套筒的關鍵功能不復存在,不過純粹的美感與悠久的傳統,卻能增添此傳統元素的保存價值。


鵝頸微調——鵝頸微調顧名思義,它的形狀就好像一個天鵝的頸部,大部分有鵝頸形狀的優美曲線。當擁有雙鵝頸微調的遊絲擺輪裝置出現在錶盤上,振蕩中的遊絲擺輪正如同心臟在跳動。鵝頸微調,應是十九世紀中後期流行的傳統工藝,在過去懷表年代已經出現的一種裝置。鵝頸微調是為調節快慢針而存在的,避免了快慢針無可避免的大偏差。很多時候人手移動快慢針很難精細地調校時間快慢。而日常生活中的震動或者機油處理不好,也會影響到機芯的精準。所以就出現了鵝頸微調,利用金屬片的彈性把快慢針夾住,再通過一根細小的螺絲精細地調校快慢針偏移幅度,調教好之後,快慢針就被緊鄰地固定住了。通俗的講,鵝頸微調是調節機械腕錶計時精準度的部件,一般來說,在頂級表的鵝頸微調和普通的高級表上的鵝頸微調存在著微小的細部差異,這個細部差異不僅是打磨精細度的差別,而是在力量的轉換和鋼材的韌性及調節阻尼平衡上的差異。


璣鏤——當你拿起手上的腕錶,細心觀察時就能發現,哪怕空無一物的光潔錶盤上,也可能會有些紋飾來填滿表面上的空白。璣鏤絕對是真正的工藝技術,它需要用一把普普通通的雕刻刀,在一塊純金的盤面上先勾勒出錶盤的大致輪廓以及挖空預留出日曆窗口、月相窗口、小盤秒針等等顯示功能的位置,然後由熟練的工匠弄璣鏤機以精確度不低於100微米的準確度,在盤坯上鐫刻出各種複雜的圖案。一切完全憑藉手感控制,有點像用尺子比著進行刻花。這時候,經驗與技巧非常重要,因為哪怕是一個極小的敗筆也會毀掉整個貴重的錶盤。璣鏤起源於18世紀,是根據當時的一位法國著名設計師Jean-Pierre-Franois Guillot-Duhamel命名的,他發明了一種可以在金屬表面刻制複雜精細紋路的機器。此後,這種紋飾被廣泛的應用於錶盤製作上,通過給錶盤增加這種紋飾,可以增加錶盤的深度與視覺效果。璣鏤給高級腕錶帶來豪華感。當你購買一隻璣鏤手錶或者陀飛輪手錶,你知道你的投資花在了什麼地方。不過真正的璣鏤只有少數鑑賞家才能分辨出來。通常而言,璣鏤主要用於銀色和黑色錶盤,通過精心的設計和精湛的雕刻工藝將紋飾浮於表面,使得整個錶盤看起來更加靈動。


芝麻鏈——這是一個與陀飛輪有著同等地位的專業詞彙,也是中國人給這個結構取的一個形象的名字。我們知道,發條是機械鐘錶的原動力。一般的發條在滿弦狀態時的力矩大,隨著鐘錶的不斷運行,發條力矩逐步減小,鐘錶的走時精度也會隨之改變。芝麻鏈傳動系統是一項尖端精密的早期發明之一,應用於發條驅動的機械鐘錶,它確保鐘錶的齒輪系統一直由相同的扭力來驅動,而不受發條上條狀況的影響。這個裝置改善了表的精準度。芝麻鏈是鐘錶發條力矩的穩定器。它由芝麻鏈、條盒、塔輪三部分組成。芝麻鏈與自行車鏈條很相像,只是鏈節非常細小,猶如芝麻粒大小,因此起名叫做芝麻鏈;塔輪的形狀好似寶塔一般呈錐狀,塔身上下布滿溝槽,供芝麻鏈纏繞。芝麻鏈纏繞在條盒外壁上,說明發條已經釋放完畢,如果是滿條狀態,芝麻鏈應該完全繞緊在塔輪上。芝麻鏈的工作原理:上發條時,從粗端到細端,芝麻鏈被纏繞到塔輪上;發條滿弦時,力矩最大,但是芝麻鏈在塔輪的最細端,需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帶動輪系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發條力矩越來越小,芝麻鏈的工作位置也同步變化;通過芝麻鏈結構,可保證發條力矩釋放均衡。發條上的越滿,通過塔輪傳出的力矩會相應減少;發條越來越松,通過塔輪傳出的力會相應增加。通過塔輪直徑大小,用以平衡發條力矩大小得變化,保持發條輸送的力矩始終均衡,從而提高鐘錶的走時精度。


聊了這麼多的腕錶術語,有沒有幫助大家對一些之前不是很理解的詞彙有所了解呢,總體來說,今天的話題專業性有點強,但是用來日常裝X應該是不錯的。

本文由《 Mtime034 》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