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以下六大要素,就能幫你燉出一鍋可口的雞湯。
  冷凍殺菌 雞肉買回來後,應先放冰箱冷凍室34個小時,再取出解凍燉湯。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禽畜驟然被殺,體內會自然釋放多種毒素,而且剛宰殺時細菌繁殖迅速。冷凍既殺菌,又能讓雞肉從僵直期過渡到腐敗期,再到成熟期,這時的肉質最好,最宜用來燉湯。
  剔除附件 去掉雞身上的一些附件,可令雞湯更美味。影響湯的成色和味道的附件包括:雞的紅色內臟,比如肝、肺、心等;剪掉雞爪上的趾甲,趾甲裡存有大量的細菌,易污染整鍋雞湯;去掉雞鼻,位於雞嘴的上半部分和眼睛之間,否則易讓雞湯有股異味。
  淘米水浸泡 淘米水含有一定的澱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煲湯前,把雞放入淘米水中浸泡15分鐘,不但可以去除雞皮上的異味,還能讓雞肉變得更鮮嫩。
  焯水去腥 焯水不僅可以去掉生腥味,也是一次徹底清潔的過程,還能使成湯清亮不混濁,鮮香無異味。開水時雞肉下鍋,加點薑片,煮35分鐘即可。焯後在冷水中泡一會兒,雞肉更緊實,可以保持皮跟肉的完整性。
  水要加足 燉雞時不可中途添水,否則湯就不醇香了。燉雞湯時應先開大火煮約10分鐘,打開蓋子撇沫,再轉小火,此時就不要隨便揭蓋了,跑氣了的湯容易損失原汁原味。還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調料,比如香菇、紅棗和枸杞,加入紅棗的雞湯味道特別鮮,還有種甘甜的感覺。但料不宜太多太雜,否則易破壞味道。
  最後加鹽 放鹽千萬不可太早,否則不但湯味變淡,容易加入過多的鹽,肉也燉不爛。一定要在湯快燉好時放鹽。放鹽後轉大火10分鐘再關火,一鍋香濃的雞湯就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