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鍛煉手的握力,活筋健骨,養護肝臟

原創 健康科普小郎中 2017-10-09 20:19

在日常生活中,肝和筋是互相聯繫的,這在中醫里就是“肝主筋”。而具體到身體的表象上,可以從手的握力來看肝和筋之間的相互作用。

當肝臟受血不足時,被肝臟影響的筋絡就無法保持良好的狀態,身體往往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腰酸、背痛、腿抽筋等。這些很大程度上都與肝血不能榮筋有關。

因為肝主筋,所以我們經常鍛煉一下手的握力,對養護肝臟頗有好處。它可以活筋健骨,強壯肝氣。例如抓握動作就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方法。

具體方法:緊握拳頭,中指的指尖上的中沖穴(位於手中指末節尖端中)按在手心上的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上,它可以起到補養心血、木火相生的作用。一些手腳冰涼、有時候搓手也不見回暖的人,則可握拳用中指點按勞宮穴,緩慢用力,儘力抓握幾秒鐘,然後緩緩放鬆。稍停後再重複抓握,只需幾下就可以手指轉暖。

另外,還有一個養肝的小竅門,就是飯後靜坐休息10-30分鐘,再去別的事情,這樣對肝臟保養,尤其是對肝病的人來說非常必要。

當我們在吃飯後,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了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當身體由躺下到站立,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30%,如果再行走、運動,流入肝臟的血流量就要減少50%,這樣會導致肝臟處於供血量不足,使肝臟正常新陳代謝活動受到影響,從而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因此,飯後應該閉目養神一段時間,儘可能使血液多流向肝臟,供給肝細胞氧和營養成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