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有這五種痣,千萬別點掉,這五個痣都能給你帶來財運和福氣!

都說面無善痣,其實臉上的痣分吉痣惡痣,吉痣有利財運,惡痣帶來厄運,今天師傅就來說說臉上的五種吉痣!

一、額頭痣

額頭的左上方有黑痣,整體明亮,大富,錢財不斷

二、山根痣

山根印堂之間有痣,且為紅色,代表其人官運亨通,事業發達,最適合做官從政

三、下巴痣

下巴右側,嘴巴下方有黑痣,整體明亮,說明這人吃喝不愁,一生圓滿,越老越富貴

四、耳朵痣

耳朵上方有痣(不分左右),是吉祥痣,其人早年就容易發跡,同時聰慧,有才學

五、額中痣

額頭正中的位置有痣,且為紅色,色澤亮,主富貴

 

【身上有痣別亂點 教你區分黑痣和黑色素瘤】

網路上近日流傳一段影片,一名男子為友人擠出位於背部的一粒大黑瘡,且不說擠出來的黑色膿物有多嘔心,單聽到片中男子不停說:好臭!就可知道,那粒大黑瘡可真是隔著螢幕也覺得臭。

痣能用針挑掉嗎?痣能解決?

首先答案是不能的,因為用針挑消毒處理不好會引起有健康問題,如引起局部感染髮炎的可能,嚴重的會引起癌變等嚴重致病。

所以需要避免這種行為,如果想去掉痣最好聽從專業人士的指導護理。

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包括各種先天性、後天性黑素細胞痣等、皮脂腺痣等。

醫學上的「痣」是狹義的,又稱痣細胞痣、色素痣、黑素細胞痣或普通獲得性黑色素細胞痣,不包括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

痣為人類最常見的良性皮膚腫瘤,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

根據痣細胞在皮膚內的位置不同,可將其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扁平皮損提示為交界痣,略高起皮損多為混合痣,而乳頭瘤樣皮損和幾乎所有半球狀和帶蒂皮損為皮內痣。

病因

可因多種原因造成,暫無定論。一般認為痣的發生於遺傳因素和紫外線為主的環境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常與兩歲後開始出現。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和黏膜。皮損為扁平或略隆起的斑疹或斑丘疹,也可呈半球狀、乳頭瘤狀或有蒂,表面光滑,可有或無毛髮,數目可單一、數個至數十個。

因痣細胞內色素種類及含量不同,皮損可呈棕色褐色、藍黑色或黑色,無色素皮損多呈皮色。

根據痣細胞在皮膚內的位置不同,可將其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

扁平皮損提示為交界痣,略高起皮損多為混合痣,而乳頭瘤樣皮損和幾乎所有半球狀和帶蒂皮損為皮內痣。本病進展緩慢,多無自覺症狀。

併發症

可並發感染。多數增長緩慢,或持續多年並無變化,但很少發生自發退變。個別類型的痣還有轉變為惡性的可能,從而危及生命安全。

治療

一般不需治療。發生在掌跖、腰周、腋窩、腹股溝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混合痣應,出現以下情況時考慮手術切除:

1.體積突然增大。

2.顏色變黑或呈斑駁樣。

3.表面出現糜爛、潰瘍、出血或腫脹。

4.自覺疼痛或瘙癢。

5.周圍出現衛星病灶。亦可雷射治療。

痣是什麼?

普通的痣也稱細胞痣,出生後至30歲期間,細胞痣數量增多。初發時為邊界清楚的斑片、丘疹,然後逐漸變軟,出現色素。日曬可增加暴露部位痣的數量。

長期日曬比間歇日曬更易引起。根據痣在皮膚中的生長部位,分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內痣。

交界痣位於表皮的基底部,皮內痣完全位於真皮層內,混合痣則是兩者兼顧。有經驗的專科醫生從肉眼可以做出大概判斷。

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圓頂或乳頭樣外觀的或是有蒂的皮疹,一般是皮內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大部分痣的形成是對日曬的一種反應。痣可以保護其中被日光灼傷的黑色素細胞,就像一把深色的小遮陽傘,保護皮膚免受陽光的進一步刺激。

痣通常在幼年時出現,呈扁平的褐色至深棕色的小點,約針尖大小。它可能會慢慢地長大,變成圓形或橢圓形,平坦或稍隆起,一般比標準的鉛筆直徑要小。

在發育過程中痣的顏色可能變淺,那些隆起的痣常常變平並在晚年最終消失。也有些痣跟日曬沒有關係。

1%的兒童出生時就有痣,通常為褐色至深棕色,平坦或稍微隆起,直徑可能超過1cm。這種痣往往隨著人的生長而長大,並長出毛髮。

痣還分為先天痣或後天痣(多在40歲以前出現),遺傳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痣的多少。每個人大約有10~40顆痣。

許多孩子在出生時沒有痣,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孩子在3歲左右會長出痣來,老年逐漸消退。

黑色素瘤是什麼?

黑色素瘤是一種皮膚惡性腫瘤,因其病情發展、轉移快,死亡率較高,是皮膚腫瘤中惡性度最高的一種疾病。

惡性黑色素瘤在白人中高發,資料統計為10/10萬,有色人種發病率低,黑人為1/10萬,我國為0.37/10萬。

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年齡一般在50歲以上,相關的致病因素有紫外線照射、過度日曬、結構不良痣惡變、遺傳、外傷、內分泌異常、化學致癌物及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減退等等。

臨床上常見的原因為結構不良痣惡變和外傷。其中,約60%的結構不良痣者惡變為惡性黑色素瘤,其主要特徵表現為短期內迅速增大的黑色素結節。

剛開始可能為正常皮膚發生黑色素沉著,慢慢的痣的顏色出現多變,比如褐色突然變黑或變藍,其直徑在4毫米至6毫米以上,呈現不對稱性,邊界不光滑。

另一種是出生時就有的先天性巨大痣,其直徑在4毫米至6毫米以上者,一生中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危險性高於正常人。

而對一些先前存在的黑痣,在某些外傷或不良刺激下也容易促使其惡變,常導致黑色素瘤的發生。

另外位於鼻腔、口腔粘膜、手掌、足底等特殊部位的色素痣,由於經常摩擦或遭受刺激也容易發生惡變,一定要引起警惕,即便是良性痣,也最好早點切除。

如何區分黑色素瘤與色素痣?

黑色素瘤那麼可怕,我們身上的痣又是那麼普遍,我們應該怎麼區分呢?數數身上的痣一大堆,到底哪個會惡變啊?

專家指出,痣惡變成黑色素瘤是個低機率事件,大家不必為了身上的痣整日憂心忡忡,有四種方法可以幫你定位可疑對象。

1.看部位

一般來說,摩擦部位如腳底、肘部、頭皮的痣更易惡變,摩擦會讓痣細胞增生活躍,發生異型、惡變。臨床上還發現,中國人腳底的痣最容易惡變。

2.看深度

是否癌變與痣的大小無關,卻與痣細胞所處的位置有關。按痣細胞所處的皮膚深度,痣分為皮內痣、交界痣、複合痣。相對來說,交界痣(處於皮膚表皮與真皮交界處)更容易癌變。

3.看顏色

痣的顏色也有很多種,除了黑色,還有紅色、藍色等,相對來說藍痣更容易癌變,要密切關注。

4.觀察變化

另外,最重要的一個識別辦法就是注意觀察痣的形態變化。痣在惡變前會發出以下信號: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不是常見的圓潤型;色澤改變,顏色變深或者變色(從黑色變成黑色與膚色相間);直徑大於6毫米。

如何預防黑色素瘤?

1.儘量避免日曬

使用遮陽屏是重要的一級預防措施,特別是對於那些高危人群。

2.預防黑色素瘤要從皮膚的自我檢查做起,多關注身上的痣和痣的變化

皮膚自查前先為身上的痣、胎記或色素斑拍照「留念」,以便日後對照皮膚的變化。檢查前還要事先了解自己的胎記、痣和斑點的位置以及它們的外觀和感覺。

檢查的內容主要有:新生痣(特別是外觀異常的),原有痣的大小、形狀、顏色或質地是否發生變化等。

3.對發生在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應取活組織病理檢查

如兒童大毛痣在腰部,常受腰帶的摩擦和擠壓,應儘早全部切除。若一次全部切除有困難時,未惡變前可在大毛痣中部儘量切除主要部分,兩側縫合,等侍周圍皮膚拉松後,再切除其餘部分,直到全部切除黑痣為止,以防惡變。

4.身上有痣別亂點

看到黑色素瘤的殺傷力這麼大,很多人估計立馬就想把身上的痣全部點掉,既美觀又安全。

但是,專家表示這種「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過一個」的做法有很大的隱患。目前點痣主要是雷射、冷凍兩種方法,這對痣是很大的刺激,可能刺激它惡變成黑色素瘤。

如果痣已經惡變了,點痣會刺激它轉移擴散,通過血管、淋巴管從一個部位轉移到另一個部位,比如從四肢末端轉移到大腦中。

或者直接向四周播散,比如從指甲蓋傳到整根手指;也可能從淺表層往深處生長。一旦黑色素瘤發生了轉移,5年生存率低於20%。

另外,還有數據研究顯示大量無節制地使用美白產品,這對痣來說也是一種刺激,會增加黑色素瘤的發病率。

所以,廣大的有「痣」之士,特別是愛美貪白的女士們,身上或是臉上有痣別只想去美容院點掉,要找專業醫生處理痣,還要儘量少用美白產品,以免增加癌變的風險,從是否美觀的小事變成「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