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這些「小腫塊」,需要治嗎?會癌變嗎?這篇文章告訴你

原創 善診 2017-11-23 10:02:33

最近,有朋友和善妹說自己體檢查出身體上長了「小腫塊」,擔心會癌變,糾結要不要做手術,細問才知道原來是得了甲狀腺結節。

相信不少朋友都在自己的體檢報告單上看到過「結節」、「息肉」、「囊腫」這些字眼,很是恐慌。

這些需要治嗎?有癌變的風險嗎?來聽聽醫生怎麼說。

結節是體積較小的腫物

從本質上講,結節就是體積比較小的腫物,全身都可以長。

有些長在體表的可以摸出來,如皮膚結節、甲狀腺結節;有些長在體內,摸不出來,如子宮結節。

常見結節有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和肺結節。

➀ 甲狀腺結節: 單個甲狀腺結節最危險

甲狀腺結節 95% 以上是良性結節;

即便是甲狀腺惡性腫瘤,也有 90% 以上的可能性屬於「乳頭狀癌」,它是一種「惰性腫瘤」,不愛轉移,也不愛進展。

換句話說,患有真正致命的甲狀腺腫瘤的幾率大約是 5% * 10% = 5‰。

良性的甲狀腺結節對身體並無影響。只有當結節體積過大致使呼吸、吞咽困難時,才需要進行必要的手術治療

單個甲狀腺結節最危險。尤其是堅硬固定,沒有疼痛感的

➁ 肺結節:良惡性與大小密切相關

肺結節一般是指肺內單個、圓形、不透光、邊界清楚的直徑 < 3 釐米的「小疙瘩」。

如果肺部的「小疙瘩」直徑 >3 釐米,就叫「肺部腫塊」了,這種情況下是惡性腫瘤的幾率高達 90% 以上。

直徑 < 5 毫米的肺結節,肺癌概率不到 1%

直徑在 6 ~ 8 毫米之間的肺結節,肺癌概率在 0.5% ~ 2%

直徑 > 8 毫米的肺結節,肺癌概率大於 3%

➂ 乳結節:只有不到 1% 的是惡性腫瘤

乳結節中大多數是纖維瘤病。只有不到 1% 的是惡性腫瘤。

乳腺纖維腺瘤是乳腺外科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女性體內雌激素分泌旺盛,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

其實90%年輕女性的乳房病變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並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生理性變化,不需要治療,調整心態,堅持健康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

▼ 總結:這兩種結節要注意

■ 結節的大小、顏色、形狀在短期內出現較大變化

■癌症家族史的人檢查出結節

如果符合以上兩種情況,就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並且定時復查。

包塊是體表腫塊的一類

包塊是體表腫塊的一類。臨床上非常多見,多發生在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處。

腹部包塊

➀ 良性或炎性包塊:定期檢查無憂慮

體表可以摸到的包塊多半是良性或炎性包塊等,這兩類包塊只需要定期檢查其發展狀況,一般很少有致命的。

良性包塊:一般體積比較大固定在一處不會上下游動;如果按壓包塊,還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炎性包塊:通常會有局部的紅、腫、熱、痛,最後化膿潰破或自行消退,而且常伴有局部疼痛、白細胞計數升高等炎症跡象。

➁ 不疼的包塊更危險

不疼不癢、沒有症狀的包塊才更危險。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體檢時發現包塊,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治療。

囊腫就像封閉的「水泡」

形象地講,囊腫就是一個封閉的「水泡」,如同裝了水的氣球。

除了頭發、指甲不長外,全身各處都可能長囊腫,囊腫惡變的可能性很小,一般不超過 5% 。

➀肝囊腫:最常見的良性囊腫

體檢報告中,我們最常見的是肝囊腫,它也是較常見的肝良性疾病。

大多數患者所患肝囊腫均為小的囊腫,其最大直徑均不超過 3 釐米,所以不用擔心它。

小的肝囊腫無症狀,也觸不到腫塊,只有在B超、CT檢查時才會發現,所以很多人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肝囊腫「和平共處」了一輩子。

但肝囊腫患者需定期隨訪,每年做 1~2 次B超。

如果它長得實在太大,引起明顯不舒服的感覺時,可以進行超聲介入治療。

➁ 巧克力囊腫:沒有名字那麼「溫柔」

可別以為這是一種因為巧克力吃多了導致的疾病,其實這是「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類型之一。

因為囊腫裡充滿了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樣的液體,所以得了這麼一個聽起來浪漫的名字。

這裡的「巧克力」實際上是脫落的宮內膜碎片。

簡單地說,宮內膜本來應該長在宮內,結果由於種種原因,有些子宮內膜碎片,隨經血逆流經管進入盆腔,種植在卵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

如果初潮之後出現的痛經,或者生育後某次特殊手術後,痛經越來越痛的,一定要小心「巧克力囊腫」!

如果檢測確診是巧克力囊腫,則要及時進行藥物和手術治療。

息肉是突出黏膜表面的異常腫物

所謂息肉,指的是突出於黏膜表面的異常腫物,是由局部黏膜組織增生而成。

它可能長在任何被黏膜覆蓋的部位,如鼻腔、鼻竇腔、聲帶、胃腸道、膀胱、子宮等。

常見的息肉主要有以下幾種:

➀ 膽囊息肉:是否癌變主要取決於息肉的大小

一般來說,如果膽囊息肉的直徑為幾毫米,醫生亦判斷無需治療手術,只需在3~6月後進行復檢。

目前認為,膽囊息肉直徑 > 1 cm,年齡超過50歲,並發結石息肉單發且形態異常等是息肉癌變的高危因素。

需要進行病理檢查,一旦有癌變的風險,就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一般愈後較好。

➁腸息肉 :腺瘤要注意

腸息肉

腸息肉在臨床上是這樣劃分的:

炎性息肉,又稱「假性息肉」,是良性的,一般不會發生癌變;

淋巴性息肉,多發於直腸,淋巴性息肉不發生癌變;

幼年性息肉:幼兒多見,90%生長於距25cm的范圍,直徑長度>1cm;

增生性息肉:是腸息肉最常見的一種,多分布在遠側結腸,不發生惡變;

腺瘤性息肉:結腸的良性上皮腫瘤,分為以下三種:

①管狀腺瘤,癌變率在5%左右

②絨毛狀瘤,如觸及硬結或固定,則表示有癌變可能

③混合型瘤為同時具備上述兩種結構腺瘤,其癌變率介於管狀瘤和絨毛腺瘤之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