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人首先是一種身體缺失的人。中國的閹人有很多稱呼,其稱謂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以其生理特徵而稱。從生理上說,宦官是被閹割的男人,因而就有“閹人”、“奄人”、“腐人”、“腐夫”等稱呼。男子去勢曰閹,故有“閹人”之稱。“閹”,本作“奄”,《周禮·天官塚宰》鄭氏注:“奄,精氣閉藏者,今謂之宦人。”后因奄人多承擔看守宮門之類的職役,故“奄”加“門”而為“閹”。所以《說文解字》雲:“閹,門豎也,宮中奄昏閉門者。”“腐人”則由腐刑而得名,又稱“腐夫”。腐刑是古人對宮刑的另一種稱呼。對於“腐”字,古人有兩種解釋:一是指人在遭受宮刑後身體常常腐臭不堪,所謂“宮刑,其創腐臭,故曰腐也”。再是比喻說法,指腐木不生實,所謂“腐,宮刑也。丈夫割勢,不能復生子,如腐木不生實。”
早先的閹人本不叫閹人,殷周之際,閹人被稱為“寺人”。寺者,侍也。意為被閹了的人是專門服侍別人的人。《詩經·秦風·車鄰》有詩:“未見君子,寺人之令。”《小雅·巷伯》也說:“寺人孟子,作為此詩。”把伺奉周幽王的孟子視為閹人。春秋之際,閹人仍被稱作“寺人”。《孟子·萬章》載:“于齊王侍人脊環。”這裡即說,脊環是個專門侍侯期望的閹人。秦漢以後,在君主身邊工作的閹人一律稱作宦官,但宦官卻非完全是閹人。《通典·職官九·內侍省》解釋“宦官”如斯:“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周官有宮正、宮伯、宮人、內宰、閽人、寺人。
古代被閹割的小太監(資料圖)
“宦”,指的是天上的星座之名。宦官繞帝星而不舍,猶如君主身邊寵幸之人環繞帝王而不去一樣,於是,天人合一,君主身邊的人即被稱為“宦”。《後漢書·宦者列傳》記:“中興之初,宦官悉用閹人,不複雜調他士。”可見,自東漢以後宦官才成為閹人的專用名詞。閹人所以成為“宦官”,主要是中國古代是官本位社會所致。所謂官本位,指的是在本體制內,一切的職業,都以官的大小來衡量。大範圍地稱呼閹人、宦官為太監,始於明代。
《明史·職官志》載朱元璋稱帝后,廢行省而設二十四衙門。分別為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監的總頭目統稱為“太監”,由閹人宦官擔任。以下分為少監、監丞等。明代的一般宦官尚無資格叫太監,只有十二監的首領才能稱太監。太監是有一定品級俸祿的高級宦官。清代,十二監被廢,宦官直屬於內務府,但普通官吏、宮人害怕得罪宦官,把服侍皇帝和皇室成員的宦官尊稱為“太監”。類似舊時代把所有當兵的都叫做“長官”、“老總”一樣。道理相同,《水滸傳》里也有將所有強梁、土匪一律稱作“好漢”、“英雄”的習慣。清代的宦官和太監的概念已極為模糊。
古代中國的閹割術淵源久遠,殷商時的中國人就有了閹割男性生殖器的觀念與行為。當時的閹割術多使用將陰莖與睪丸一併割除的方法。秦漢時期,中國的閹割術已相當完備,並開始注意到閹割后的防風、保暖、靜養等養護措施。施行閹割的場所叫“蠶室”,《漢書·張安世傳》顏師古注曰:“凡養蠶者,欲其溫而早成,故為密室蓄火以置之。新腐刑亦有中風之患,需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為蠶室耳。”《後漢書??光武帝紀》李賢注載:“宮刑者畏風,須暖,作窨室蓄火如蠶室,因以名焉。”
閹割刀
大體來說,古代閹割術大致有兩類四種,一類是動用刀具的切割之法。此類方法中的第一類是“盡去其勢”,即用金屬利刃之類的器具將包括陰莖和睪丸在內的男性生殖器完全割除。《舊唐書·安祿山傳》曾記載一則閹割實例:“豬兒出契丹部落,十數歲事(安)祿山,甚黠慧。祿山持刃盡去其勢,血流數升,欲死。祿山以灰火傅之,盡日而蘇。”由此可以看出,閹割過程非常殘忍,被閹割者會因失血過多或過於疼痛而長時間昏迷或死亡。
當時的止血殺菌措施也極為簡單,常用之法即“以灰火傅之”。第二種動用刀具的閹割術是用利刃剖開陰囊,剝出睪丸。用此法閹割不需要完全割除生殖器官,也可達到同樣目的。這兩種方法屬於外科手術法。中醫外科學不發達,其閹割術水平尚屬低下,甚至很難說其技術是否超過了當時酷刑的操作水準。當然,在這樣的技術條件限制下,僅在醫學意義上說,被閹割者的基本權利也難以得到保障。
第二類的閹割術則是不用刀具的漸行性手術。此類方法的第一類是“繩系法”。所謂繩系法是在男童幼小時,用一根麻繩從生殖器的睪丸根部系死,這樣便不影響男童溺尿,其睪丸卻因得不到供血供氧而停止發育,男童的生殖器會喪失功能。第二種漸行性手術即所謂的揉捏法。通常的做法是,男童幼小時,由精通此術者每天輕輕揉捏其睪丸,幼童漸而適應后,再加大手力,漸漸加力到一定程度,將睪丸擠壓揉搓,直到睪丸完全壞死。
博物館內展示的閹割過程
但是,繩系法和揉捏法都有後患。專將睪丸割去或捏碎,如果是業已發育之人,當事人可避免授精,但仍有性慾,其淫亂宮廷的能力仍在。據說,這種閹人有的性能力反而更加耐久強勁。因為有此後患存在,所以,宮廷對此類人多不喜歡,皇宮需求的壓力,迫使業內人士更普遍地對閹人採用“盡去其勢”之法,即將生殖器全部割除,不留隱患。值得一說的是,這兩種手術充滿了原始想象力與巫術性直觀思維,在貌似不血腥的面紗下,隱藏有虐待性人格歧視的蠻野內涵。
在古代相對落後的醫療技術條件下,閹割手術的死亡率較高。明代天順年間,鎮守湖廣貴州的太監阮讓,一次精選了虜獲的苗族幼童1565人,將他們閹割后準備悉數呈送朝廷。但由於手術和醫療技術條件簡陋低劣,就在阮讓開始閹割幼童到奏聞朝廷這段時間,幼童疼死或感染死亡者達329人。以後,阮讓又重新買進一批幼童加以閹割,以補上死亡之數,繼續呈送朝廷。阮讓前後共計閹割幼童1894人,死亡率近20%。
依照現代醫學的常識來看,如此大量而集中的死亡,和閹割手術失敗以及手術后的併發症有關。阮讓之所以選擇苗族兒童閹割,原因很多,除卻舊時代的種族歧視慣性原因外,亦和嶺南一代流行的一種“賤生”觀念有關。這種觀念導致該地區長期流行閹割男童的傳統。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人妖現象,則依舊留存有此種古老風俗。
古代被閹割的太監(資料圖)
歷朝典籍對閹割手術的過程都有記載,但都失諸簡略。清朝末年,一批來到中國的歐洲人反倒對這種中國宮廷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較為詳細地描述了當時的閹割手術情形。但這些描述多為道聽途說,遠不及清末宮廷宦官親身後提供出的回憶材料真實可靠。據清末宦官回憶,北京城有兩個有名的閹割世家,俗稱“廠子”。一家是南長街會計司衚衕的畢家,另一家是地安門外方磚衚衕的“小刀劉”。主持這種事情的都是朝廷認可的世傳家族,有六品頂戴的待遇,俗稱“刀子匠”。北京兩家的閹割術各有絕招,但技藝不外傳,只是父子相授,所以外界難知其詳。為了複原這種細節,後來的文學家、文章家只好根據史料加以想象力,初步勾勒出閹割手術的狀況。
依據慣例,要求做閹割手術的家長往往帶著他們十歲左右的幼童見到相關人士,這些人要反覆考察大人的意願,直到家長完全答應才決定施行。手術過程較為簡單,兒童通常被人領進一間密不透氣的地下室,腿懸大樑,身子略不平行,頭微朝下。手術不使用麻醉藥物,但是,手術師身旁各立兩人,專門給小孩子講故事,以分散兒童的注意力,權作精神麻醉藥。手術師有特製的銀制手術刀具,手術完畢后,手術師用白蠟油塗在冒血的傷口上,並在蠟油上撒些胡椒粉,以起止痛作用,再將一根細麥桿插入了兒童尿道,其導尿作用。以後數月,就要用它作為導尿的尿管。被閹割的小孩如果幸運地活下來的話,即可充當宮廷太監的候選人。整個清代皇室一直以此方法篩選家族奴隸,宮廷奴隸的市場化需求,客觀上刺激了閹人行當的存在。
古代宮內的太監合影(資料圖)
引用來源:搞笑圖片冷笑話集 TW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