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身、語、意業?

所謂身丶語丶意三業,通常叫身丶口丶意三業,常常聽到人們說,學佛三業要清淨。身丶口丶意中以意業為最重要,因為意業主宰我們的觀念,身業與口業則是將此觀念展現的部分;換句話說,身業與口業是表現在外的,是枝末的部分,表現的好壞,其實出自於內心的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位在社區掃地的工人,掃地是他的職務,他看到小朋友在玩,認為年輕人應該多多勞動,便將掃地的工作讓這群小孩來做,但是他的動機在於自己懶得做。

假如這個人是出於熱心公益不求報酬,純粹為社區服務,看到小孩浪費時光與青春,想要借機教導小孩培養勤勞的習慣,利用這樣的工作來幫助小孩,其動機是出於善良的,他的口業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好的,將來的果報也是好的。雖然兩者行動相同,但動機不同,果報自然也就不同。

動機就是觀念」,我們修身丶口丶意就是著眼於觀念上,學佛修行就是將不當的觀念和行為修正過來,因為觀念就像樹根丶樹幹,語業丶身業是枝葉,樹幹不穩的話,枝葉一動搖,樹就會倒下;樹幹穩固了,就不怕枝葉動搖。修行就在將根幹不牢靠的丶錯誤的丶腐爛的部分除掉,也就是要我們強化意業當中的戒丶定丶慧,去除貪丶瞋丶癡這三毒,這就是修行。

總結起來,修行就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即正確的人生觀及正確的生活態度,而不再迷惑顛倒,此觀念建立起來,想了生脫死就快了。

編錄自《智慧搞定一切》一書:第四章:懂得享受寧靜,才是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