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輕是資本,那麼人到了45~55這個年齡又是一個特殊的階段。人到中年時,無論是思想、性格相對成熟的黃金期。然而,在這個年齡段的人,工作和家庭的負擔都很重,健康常會出現透支狀態。而46~55歲為生命的高危期!對此你知多少?

專家研究認為,人的生命線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0~35歲為人生的最活躍期:

身體的組織器官從開始發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總的趨勢是積極上升的,所以稱健康期。

2、36~45歲為疾病形成期:

36~45歲人的生理功能從峰頂開始下滑,部分器官開始衰退,比如動脈硬化開始形成,糖尿病症狀開始顯現等,所以稱這一時期為疾病的形成期。

3、46~55歲為生命的高危期:

處於這個年齡段的人,事業、家庭負擔重,健康經常處於透支狀態。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暴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期高發。

4、56~65歲為安全過渡期:

65歲以後如果沒有明顯器質性改變,反倒是相對安全期。

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數都發生在46~55這個年齡段,專家們稱這段時期為人生旅途上的“沼澤地”,也是人生的黃金年齡。當身體很多人自恃年富力強,忽視了自我保健,也未能及時做健康檢查,所以有些疾病一經查出已到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機會。當身體出現十大信號,說明你正處在危險中:

查出三高 、腫塊疼痛 、肝髒問題 、 經常便秘 、常頭痛頭暈 、糖尿病

胸口會發悶心髒問題 、小病不斷免疫力低下、腰酸背痛關節退化 、氣喘籲籲肺部老化

那麼,46-55歲想要健康度過,到底要怎麼做呢?

1、要戒煙戒酒

煙草和煙霧中含有超過4000種有毒物質或致癌物質,對呼吸系統、心腦血管危害極大。越早戒煙,越早受益。生活中應酬在所難免,小酌怡情,切忌不醉不歸,否則肝髒會嚴重受損。情況允許,最好戒酒。

2、要七分飽

人到中年要戒貪食,每餐吃七分飽,保證規律飲食。同時,飲食要均衡,適當多吃新鮮的果蔬和粗糧,少吃油炸、燒烤等食品。

3、要睡眠充足

早睡早起,按時起床、睡覺,養成規律作息,盡量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時間。有條件的情況下,每天最好午休半小時或一小時,睡眠充足人也不容易老。

4、要不動怒

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更易波動。發怒時,人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消化道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因此,中年人要善於控制情緒,尤其不要發怒。

5、要常運動

人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意為學無止境。但為了身體健康,人們也應“活到老運動到老”。有規律地進行中等強度的鍛煉,比如飯後散步,平時小跑,等等運動。就能降低患以下10種疾病的風險:心髒病、中風、高血壓、高膽固醇、早老性痴呆、糖尿病、乳癌、腸癌、骨質疏鬆症。

人到中年可以多吃這些食物:

一、杏仁可預防糖尿病

適量食用杏仁不僅可以有效控制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改善血糖水平。甜杏仁中蛋白質、微量元素、纖維素和維生素含量高,大量的纖維素可以讓人減少飢餓感,保持體重,還有益於腸道組織,降低腸癌發病率的危險。

吃法:因為過量的鹽會導致血壓升高,所以要選擇原味杏仁。

二、富含油的魚類有利心血管健康

富含油的魚類含有ω-3,有助於降低心率和血壓,減少心律不齊的風險。可以使血管變得更暢通、更有彈性,減少擠滿膽固醇的血小板,防治阻塞血管凝塊的形成,從而大幅度地降低心髒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

吃法:由於ω-3脂肪酸對高溫十分敏感,因此以低熱烹飪為宜。

三、番茄預防癌症和動脈粥樣硬化

番茄能有效對抗血栓,預防心梗及腦梗。每日早上因水分缺乏、血液凝聚,此時吃番茄可有效減少血栓的形成。不僅具有抗癌抑癌的功效,而且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動脈硬化等各種成人病、增強人體免疫系統以及延緩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吃法:由於在加熱後番茄紅素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因此生吃西紅柿的方法不可取,最好是把它煮熟。還可以做成番茄果汁、番茄湯等。

四、大豆降低膽固醇增加骨密度

增加機體對鈣的吸收,增加骨密度。由於激素變化,或者鈣和維生素D不足,骨質疏鬆常見於更年期後婦女及老年男子,表現為骨組織減少而導致骨骼脆而易碎、易骨折。

吃法:食用新鮮大豆或罐裝大豆。一周吃兩三次。因為大豆可以影響激素水平,所以如果沒有內分泌學家的建議,不推薦絕經前女性過量食用大豆。

五、大蒜抗菌、提升免疫力

具有強烈的殺菌力,能消滅侵入體內的病菌。此外,它能提供維生素B1的吸收,促進醣類醣類的新陳代謝以產生能源,並消除疲勞。另一不可忽視的大蒜功用就是提升免疫力。

吃法:大蒜最好搗碎成泥吃,並且要先放10~15分鐘後再吃,這樣有利於大蒜素的生成。

不管你是否到已到中年,沒有什麼比自己的身體健康更重要了,當然家人的健康也是榜首。勿以小病非病情,小病不治造成大病後悔莫及。養好身體,當我們老掉牙時依然可以跳迪斯科、街舞、拉丁,而不僅僅是廣場舞。你覺得呢?你對生命高危期有什麼了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