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划算”的,可能更貴。
01
雙12剛過,你又敗了多少東西呢?
記得去年此時,朋友小錦打算入手一台掃地機器人,跟我討論哪款商品的價效比高。
當時小錦看中了兩款。一款是國產品牌,原價1999,現價1699;另一款是知名進口品牌,原價3999,現價1999。
進口掃地機器人的折扣力度足足比國產品牌大了1700元。小錦很是心動。
我提醒她:“你的預算不是只有1700嗎?”
她卻毫不猶豫地回答:“也不差這300塊錢了,當然要買1999的進口產品,這個產品價效比高啊,這是一筆非常划算的交易。”
然而半年後,她就發現這個進口機器人的很多功能用不上,而且損壞後的維修費極其昂貴,小錦開始後悔了。
小錦的遭遇,很多人都經歷過。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明比預算多花了300元,卻有一種撿到了大便宜的感覺?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大家先來做2個測試。
1、你打算買一雙鞋,樓下的A超市售價為100元,而此時恰好你收到一張宣傳單,在步行十分鐘路程的B超市,同款鞋售價為50元,你會選擇在哪一家超市購買?
2、你在C商場看到某名牌包,售價為11100元,而此刻你接到D商場的促銷簡訊,此款皮包售價為11050元。恰好,從C商場去D商場的距離也需要步行十分鐘,你會選擇在哪購買?
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在第1種情況下,願意步行去B超市,但是在第2種情況下,卻可能選擇直接在C商場買單。
理性地說,無論哪種情況,時間成本相同,節省的金錢也相同,人們在兩種情境下的選擇應該完全一致,可事實並非如此。
很多人認為,在第一種情況下,商品降價了50%,這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而第二種情況下的商品僅降低0.45%,幾乎微不足道,不值得付出。
也就是說,這兩筆交易給人們帶來的“交易效用”是不一樣的。
02
交易效用理論由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提出。所謂交易效用,就是商品的參考價格和商品的實際價格之間的差額的效果。
通俗點說,就是合算交易偏見。即人們在交易中會過多地參考價格和商品實際價格之間的差額,以尋求交易中的心理效用,比如因為打折,又省下了多少錢。
這種合算交易偏見的存在,使得人們經常做出欠理性的購買決策。
生活中,這種現象隨處可見。比如你去超市購物,本來只打算買一支牙膏,卻因為受到促銷活動的影響,最後買了滿滿一購物車的東西。
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有力地證明了人們購物時產生的這種偏見心理。
芝加哥大學的薩勒教授曾經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
你躺在藍天碧水的沙灘上曬太陽,感覺舒適愜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有點口渴了,你很想喝上一杯冷冽的啤酒。恰好你的朋友要去小賣部打電話,你問他是否可以幫帶一瓶啤酒回來,他答應了。
朋友問你最多願意花多少錢,如果老闆要價比你能接受的價格高,他就不買了,如果在這個價格之內他就幫你買回來。那麼,你願意出多少錢呢?
薩勒讓一組人回答這個問題,結果發現,他們願出的金額平均是1.5美元。
接下來薩勒對問卷做了一個小小的修改,把“小賣部”改成了“高階大酒店”,再讓另外一組人來回答。有趣的是,這一次平均價格抬高到了2.65美元。人們似乎對高檔酒店裡出售高價物品更加寬容。
可事實上,無論從何處買來的啤酒,實質都一樣。
最後,薩勒把這個實驗倒過來做了一遍,他讓幫忙買啤酒的朋友花2美元買回一瓶啤酒,並告訴一組人這瓶酒是從小賣部買回來的,告訴另一組人這瓶酒是從大酒店買回來的。
結果,前者因為自己的錢花得不值而悶悶不樂,後者認為自己節約了0.65美元而沾沾自喜。
這一實驗再一次說明,人們在購物時,容易受到商品參考價格和實際價格之間差額的影響而產生偏見。
因為受到交易效用的影響,很多人覺得以這樣的價格成交,彷佛撿了大便宜,可實際上這些東西大多不是迫切需要,就是完全無用。
03
意識到交易效用偏見的存在,你會恍然大悟,很多時候刺激我們購買慾的並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商家的促銷活動讓我們產生“貪便宜心理”,誘惑我們掏出錢包。
然而,雖然知道了這種偏見的存在,但我們仍然很難在購物時隨時隨地保持客觀和理智,也不能隨時隨地背出那些道理,理性地看待自己不理智的購物行為。
但只要遵循2個購物原則,就能有效地管住自己的手。
①選購商品,應該從實用性角度出發
當你需要購買長期、頻繁使用的電器或其他大物件時,如冰箱、彩電、大衣等,在可承受的價格範圍內,一定要選擇款式最基本的商品。
對於電器來說,基本款的商品一般比較實用,不會出現“花了大價錢,卻發現許多功能用不上”的尷尬。
對於衣物來說,簡單的基本款一般都大方得體,不易過時。
因此,“選擇基本款”這一原則尤為重要。
②按需購買,拒絕囤貨
很多人一到雙11、雙12或是其他促銷打折季,就會開啟瘋狂的囤貨模式,我也不例外。
囤貨模式存在的根本,主要是來自“過了這村就沒這店”的心態,越少越要搶,越搶越恨不得多囤點。這是人之常情。
只不過在這種饑渴消費下過度囤貨,很多時候帶來的並不是便宜,而是吃虧。
首先,囤貨吃的第一個虧可能就是“過期”。
我有一個閨蜜,是一個美妝博主的迷妹,自用的護膚品全是在這位博主的店裡買的,但她家的東西大多不便宜。
有一次,這位博主店裡做活動,並揚言應供應商要求,雙11過後要全面漲價。於是,閨蜜一下子囤了十幾件,覺得買到就是賺到了。
過了一年,當初囤的那些護膚品還沒用到一半,有些就已經快過期了。
與其最後陷入“拚命用掉還是扔掉?”的糾結中,不如按需購買,即買即用來的輕鬆省事。
其次,從“理財”的角度來看,囤貨吃的第二個虧就是“隱性成本”。
在網上看到一個觀點,我覺得很有道理:
首先囤貨意味著提前消費,即便不考慮透支可能出現的利息成本,這也意味著我們在投資理財上面的投入減少。
按照5-6%的年息收入來計算,這意味著每個月為了囤貨付出5‰的利息損失,如果囤2個月就是1%,半年就是3%左右。
購物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而不是增加我們的負擔,合理使用自己的購買力,買一些自己心儀但是原本肉疼的產品,比趁著便宜多囤貨更划算。
記得蔡康永說過,假設一個人可以活80歲,那也就只有三萬天的時間。從一出生開始,這個碼錶就開始起跳了,過一秒是一秒。時間的珍貴,就在於它是不可抵抗的花費。
打折促銷天天有,我們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花在比價上。
把追求小折扣的時間用來讀書學習運動健身,花時間投資自己,你賺到的就不止是一點了,而是換來整個人生的上進和發展。
所以,下回雙12,別再剁手了,與其把時間消磨在各種貨比三家中,還不如沉下心來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