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可以去除體內的濕熱?
回答 收藏問題 | 查看更多問答
我有靠譜回答
13個回答
共享醫生網 共享醫生網官方帳號02-05 10:56
175贊
踩
濕熱,中醫術語,屬六淫中兩邪。
濕: 指常說的水濕,分外濕和內濕。外濕為外邪,一般因為環境潮濕、淋雨等外來水濕侵入人體形成,內濕為病理產物,和髒腑的功能失調相關。
熱: 也為邪氣,炎熱升騰等特徵,稱做火熱之邪。由於機體髒腑功能的失調形成,稱內熱。
濕熱臨床表現
大多表現為:頭身發困重,午後發熱表現明顯,身熱不揚,舌苔發黃膩,脈數。而且不同部位症狀有所不同皮肉處,出現濕疹以及瘡皰,關節筋脈處,會有腫痛。
脾胃濕熱:有脘悶腹滿,沒食慾、惡心、大便溏稀等表現。
肝膽濕熱:會出現脹痛、口苦、食欲不振、身體眼睛發黃等。
膀胱濕熱:多有尿頻、尿急、黃濁等症狀;
大腸濕熱:出現腹痛、瀉、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等症狀。
有利於去除濕熱的食物:
南瓜:食用南瓜具有補脾利水、解毒功效;
鯉魚:多食用可以有消腫,下氣,通乳等作用;
薺菜:多食用芥菜可以清熱利水、止血、降壓、平肝等功效,有利於濕熱胃痛等症狀;
黃花菜:可以清熱利濕,是濕熱病人不錯的選擇;
冬瓜:可以利水、消痰,消熱、解毒。有益濕熱洩瀉;
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有利於濕熱患者;
玉米:可以健胃、除濕利水,有利於濕熱洩瀉。
我娛你樂連連看03-28 21:06
63贊
踩
祛濕類食物有促進水濕排出的作用,宜於治療濕症。
1、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宜於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2、鯉魚利水消腫,下氣,通乳。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洩瀉。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於脾虛水停於胃,寒濕腹瀉。不宜與米醋同食。
4、薺菜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平肝降壓。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洩瀉,血熱吐血、便血。
5、金針菜(黃花菜)清熱利濕,解毒,通乳。宜於濕熱胃痛,濕熱洩瀉。虛寒症忌食。
6、萵苣清熱利尿,通乳。忌同金針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於濕熱洩瀉。虛寒洩瀉者忌食。
8、鯽魚補脾利水。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洩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9、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於濕熱洩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於濕熱洩瀉。
11、莜麥補氣益力,除濕止瀉。宜於脾虛洩瀉,濕盛洩瀉。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虛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宜於脾虛水停於胃,脾虛洩瀉,寒濕洩瀉。
13、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於脾虛洩瀉,濕熱洩瀉。
14、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洩,安胎。宜於氣滯濕阻,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腹脹痛,寒濕洩瀉。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健胃消滯,解酒。宜於氣滯濕阻,胃脹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熱症、陰虛症忌食,不宜久煮。
廣東祛濕靚湯 健脾祛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黃草10克,豬胰(豬橫月利)300克,清水適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黃草、豬橫月利洗淨一同放進砂煲中,加適量清水煲開,然後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飲用。
●適合脾胃差者飲用。
和中化濕湯 (3~4人分量)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淨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清熱去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去濕,清熱毒。
鵪鶉去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鵪鶉4隻,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去濕,潤肺化痰。
橫月利去濕湯 (2~3人分量)
材料:豬橫月利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把豬橫月利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去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草龜去濕湯 (3~5人分量)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伏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伏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去濕及解毒功能。
黃瓜去濕湯
材料:老黃瓜800克(去核囊)陳皮25克,粳米25克,鴨腎2個,清水適量。
做法:
1、老黃瓜去核囊、切大塊,陳皮略浸泡、刮囊、洗淨,鴨腎洗淨、飛水、切片,粳米淘洗干淨。
2、砂鍋加清水,放入老黃瓜、陳皮、粳米、鴨腎,先猛火煲開,然後轉小火煲2小時即可調味飲用。
●有清熱解之效,適應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症。
去濕食材
花旗參: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葉: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干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白術: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療效。
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藥。具促進體內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並具安神之效。
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濕,亦具消除水腫及有益腸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強。
木棉花:具除濕毒及清熱功能。
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濕之好材料。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朴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睾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預防濕熱的關鍵。
健康守門人03-26 19:57
139贊
踩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貪睡、心中空虛:薏米紅豆加桂圓
煩躁失眠,或者臉上起紅疹、痘痘:薏米紅豆加百合、蓮子
胃中寒痛、食慾不佳、怕冷:薏米紅豆加生薑
腎虛:薏米紅豆加黑豆
腳氣:薏米紅豆加黃豆
咳嗽:意米紅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體羸瘦:薏米紅豆加山藥
洩瀉、腹痛、糖尿病:薏米紅豆加南瓜
體虛、早洩、遺精、夜尿過多:薏米紅豆加芡實
孕婦:減薏米,加少量黃芪、黨參
產婦:減薏米,加大棗、小米、紅糖
在飲食上可選用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的食物。
1.主食上如小麥、大麥、小米、薏苡仁、綠豆、赤小豆、蠶豆等谷類食物其性味大多食性偏涼,可清熱、除濕健脾。如常食綠豆粥、薏苡仁粥等。
2.肉食上選用既可清熱,又可健脾、利濕而不燥之品,如豬瘦肉、鴨肉、兔肉、鵪鶉肉等食品性質偏涼;田螺、蟶、蛤蜊、海帶等貝類、菌藻類也是咸寒、清熱利濕之品。
3.蔬菜上多選取一些具有清熱祛濕作用之品,如綠豆芽、油菜、苦瓜、萵苣、絲瓜、芹菜、馬齒莧、小白菜、芹菜、冬瓜、等。
4.水果上選擇性質偏寒涼,具有清熱利濕作用之品,如荸薺、哈密瓜、海棠、梨、枇杷、橙子等水果。
泡沫12790901703-27 11:44
225贊
踩
濕熱的原因有很多,食物就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喜歡吃辛辣、甜食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冷飲、可樂、辣椒等,或者吃一些牛羊肉等高熱量的食物,很容易在體內積存濕熱。所以這些食物都應避免多食,不要因為愛吃而貪吃。中醫認為山藥、薏苡仁有運化水濕的作用,常吃山藥、薏苡仁可以健脾除濕,這些食物在春季都是不錯的選擇。
濕熱重吃什麼能改善
豆腐:清熱,排毒。
紅糖:性溫,入肝經、脾經,逐濕。
薏仁:性涼,入脾經、胃經,健脾,逐濕。
芡實:性平,入脾經、腎經。
白術:性濕,入脾經、腎經,健脾,燥濕。
老冰糖:性平,入肺經、脾經,維族人以冰糖為健脾胃之藥,單晶的無效。
雞內金:雞胃能消化沙子,可見很強大,能補脾健胃。
粗糧:多吃粗糧,多吃麵食,少吃電飯鍋煮的米飯,濕氣大。
小米:小米,入腎經兼入脾胃經,能除脾胃的濕熱。
我體內的濕熱比較重,喜歡喝茶,中醫給我開了個茶方,效果很好
做法:薏米15,金錢柳15g,加清水煎煮飲用,市場現在也有成品袋泡茶效果也很好
注意:薏米提前浸泡,煮到八分熟在倒入金錢柳嫩葉,至熟透。一天2~3次即可,口感清醒微甜,口感醇厚。
薏米從古至今都是祛濕的聖品,《神農本草經》,認為薏苡仁擅長治療風濕痺痛,能夠下氣除濕,長期服用還可以輕身益氣。金錢柳被譽為醫學界的第三棵樹,含豐富的Ni、Cr、V、Se等元素,使血流通暢,促進多餘的垃圾及時排出體外。這兩樣強強聯手,使1+1大於2。而且毫無副作用,幾乎人人都能吃。
回南天要多吃祛濕的時候,這個時候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要少吃,避免出現濕熱症狀。
逍遙津403-28 17:35
48贊
踩
謝邀!濕熱是由“濕”和“熱”兩種邪氣構成,治療濕熱重在“祛濕”,正可謂“濕去熱不能獨存”。
西醫沒有“濕”的概念,認為人吃下的食物除了排洩的都是吸收的。中醫說,有一部分食物是人吃下了沒排洩也沒有被吸收利用的,這就是“濕”!濕的形成是由於“脾不健運”所致!
“舌苔白厚、大便不成形”是典型的“脾虛、脾寒”!通常還會伴有“舌體胖大、舌邊有齒痕”,大便除不成形外還會“大便粘膩、沖不淨馬桶”。同時會“大便次數多”,一般是上午嚴重,更嚴重的是天不亮就得上廁所,中醫稱之“五更瀉”。這樣的人易疲勞乏力!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包括:“運化水谷精微”供應人體需要,“運化水濕”以生成“津液”供應人體需要。脾虛,其工作質量下降,身體需要的“營養、水液”得不到供應就會疲勞乏力,中醫稱之“氣虛”。不被身體利用又不能代謝出去的“水濕”停留體內,身體和舌體都會胖大,“舌苔白厚”正是水濕停留的表現。“舌苔白”則提示有“寒”,脾與胃”是“互為表裡”關系,最直接的症狀是胃部不適,腹脹、腹痛、喜溫、喜按。治則是:健脾祛濕、理氣和胃、溫腎通陽。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整體,由氣血五藏構成。強調治病的“整體觀”,不可偏頗。“濕”由脾生,“祛濕”必“健脾”!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運化水濕及水谷精微。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脾虛”則“氣虛”,“氣虛”則“血運不利”。健脾祛濕同時補足氣血,以令“氣足則精深”。
腎主元陰元陽、藏精,補足氣血則腎精不虧,得以氣化“水谷精微”供周身之需。故此,健脾祛濕當補氣血。
綜上,治療“濕熱”不是簡單的“吃什麼”可以解決的,需要中醫醫生的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