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森新聞)

每年4月腸病毒開始蠢蠢欲動,很多家長都很擔心,網路上流傳,「吃冰可以治療腸病毒」,但醫師提醒,這是錯誤的觀念,給病童冰涼的食物,只是為了提起食慾,舒緩嘴巴破不舒服的症狀,光吃冰絕對沒有治療的效果。

▼(圖/東森新聞)


雙手搓搓搓,手心、手背、指甲縫都仔仔細細搓洗一遍,就怕腸病毒跟著食物吃下肚,但要是真的不小心罹患腸病毒,爸爸媽媽最擔心小朋友食慾不振,沒有體力對抗病毒。罹患腸病毒孩童的家長說「就是一直發高燒,吃不下這樣子,就覺得滿擔心的,一般醫生講的症狀都有」。

▼(圖/東森新聞)




網路就謠傳,這時候可以讓小朋友吃冰,或冰冰涼涼的食物,可以以此治療腸病毒,但這種說法當然不對,醫師表示,讓病童吃冰涼的東西,只是為了緩解嘴巴破、食慾差及不舒服的感覺,並且藉此補充一點水分,因為腸病毒的症狀,包含疱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會引起發燒、食慾不振等等症狀所以有些醫師會建議家長準備冰淇淋或冰布丁,這種可以引起小朋友食慾的東西,以免小朋友完全不吃,反而引發脫水,沒想到被誤解成可以治療腸病毒。

▼(圖/東森新聞)




醫師林青穀表示,「最重要的是當然是指縫之間要好好清理,然後手指頭的部分,還有不要忘了指甲,我們指甲有很多藏污納垢,病菌病毒都在指甲這個位置」,其實腸病毒的根本之道,還是勤洗手,尤其是吃東西跟小寶寶玩之前,擤完鼻涕、上完廁所和看病前後,都要徹底把手洗乾淨,小寶貝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變差、手腳無力、肌肉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狀,都可能是腸病毒的前兆,這時候就要趕快送醫,別以為光吃冰就有效。

往下看更多新聞

▼(圖/東森新聞)


普拿疼是普遍使用又取得容易的止痛藥,但要小心千萬不要吃到過量!彰化有一名高中生跟上班族都因為頭痛,一次吃下20至30顆的普拿疼,結果不適感沒減輕,反而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掛急診才知道是普拿疼中毒了。

很多人身體不舒服,比方說頭痛、經痛時,會選擇服下普拿疼,因為不用醫師處方,藥局很容易買得到,消炎止痛的效果也很好,但卻有人一次吃下太多顆,反而痛感沒消除,還送急診就醫。彰化一名17歲的蔡姓男高中生,因為頭痛吃普拿疼,在6小時內吃了20顆,另一名28歲的江姓女子,1天內吞了30顆,2人都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而送急診,被診斷出是普拿疼中毒。

▼(示意圖/pixabay)


彰化醫院毒物科主任廖曜磐對此表示,「初期最主要是腸胃道的症狀,這樣的症狀也很容易會被誤認為這是單純的腸胃炎,如果不能讓它完全的代謝出來,就會直接造成肝臟的損傷,如果沒有即時的給予解毒劑的治療,有可能就會引發急性肝衰竭,那甚至會致命。」

醫師直言,市售普拿疼一天通常吃3到4顆是適量,成人短時間服用普拿疼超過15顆,或小孩體重每公斤服用超過140毫克,就有中毒危險。美國醫學會曾統計過,在2000年到2010年,有1567人死於止痛藥中毒,可見嚴重性。

▼(示意圖/pixabay)


民眾知道消息後,也忍不住驚呼「最多有時候3到5顆都有吃過,現在知道普拿疼不能隨便亂吃,有一點驚嚇到」,還有人表示,平常就不太會隨便吃藥,「盡量不要靠藥物,來解除你的疼痛,因為不是會傷肝嗎?」

其實很多民眾都不知道,原來普拿疼吃太多會中毒,嚴重的話還可能致死,不過也有人選擇盡量不吃藥以免傷肝,像高中生跟女子,都是因為壓力太大而引發頭痛,但最好不要自己服成藥,到醫院做徹底的檢查,才不會發生藥物中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