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調皮搗蛋本不是什麼新鮮事,然而近幾年來孩子不懂事闖出的大災小禍卻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上個月,一名十歲的兒童辱罵乘務長導致航班延誤;再上個月,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在一家琴行里往最大的鋼琴琴鍵上倒了一瓶可樂被索賠66萬元。“熊孩子”這個詞語帶有的感情色彩也漸漸從嗔怪調侃變成了無奈甚至憤怒。

在“一代不如一代”的無限感慨之中也有一些對當下教育方式的反思。在很多國人的印像中,國外的小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多斯斯文文,乖巧有禮,因此對西方崇尚自由平等的教育觀念心生景仰。

在國外,老師家長和孩子的關係確實跟國內有所不同。大人會蹲下來和孩子講話,家長和子女親密無間地玩在一起,課堂生動有趣,學生對老師直呼其名,等等。那麼,是不是只要像西方人一樣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就能避免熊孩子的養成呢?

帶著這樣的想像,我剛到美國學習幼兒教育時,立志要成為一個人見人愛、和藹可親的幼兒園老師,甚至是孩子們的“大姐姐”。實習時,我臉上總是掛著大大的笑容,對每一個小朋友都態度溫和;和他們說話時,也“唰”地蹲下來,力爭和他們的視線齊平;此外,我還抓緊每一次機會和他們玩耍打鬧,拉近關係,希望為管好這些美國的“熊孩子”打下良好基礎。

誰知道,這些孩子非但不聽我的話,還逐漸“蹬鼻子上臉”,對我提出的要求直接忽視。不久,我的主班老師找我談話,說我不能這麼縱容孩子,很多“規矩”我都沒有執行好,在該嚴肅的時候還笑容滿面,弄得孩子沒有界限感,這樣對他的教學也很不利。聽了他的話,我一時懵了,美國老師不是講“自由平等”嗎?難道讓我像中國老師那樣板著臉,讓孩子站牆角?不然的話,怎麼樹立“界限感”呢?

慢慢地,我才發現,美國人所講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明確、公正、合理的規則之上的,而規則的樹立,在幼兒園時期就已經開始。國人看到了西方教育中提倡的平等關係,但是沒有看到西方的成人管教孩子時嚴肅的口氣,極強的規則意識,以及讓孩子彌補錯誤、承擔責任時的堅定態度。西方人所言的“自由”是規則下的自由,“平等”是成人尊重孩子為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獨立個體,願意傾聽、理解、信任他,而不是完全和他打成一片,任其妄為,失去自身的權威和引導者的身份。

美國老師的規則之多之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在美兩年,我換了四個地方實習,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開學之初,我的主班老師們都會鄭重地和我談教室裡的“規矩”。大到不許打人、罵人、毀壞東西這樣顯而易見的行為準則,小到洗手的方法、圓圈時間(circle time,也叫小組時間,指一段時間內一組人圍坐在一起共同參加的一種活動)的坐姿、餐桌上的禮儀、每個玩具的擺放方式、在樓道裡怎麼走路等等。我在記事本上記得滿滿的,心想和中國老師比要求也差不多。

但是,美國老師樹立規則的方式卻很不同。首先,他們對規則高度重視。在開學之初的幾週或者一兩個月,會拿出大量的時間,專門給學生講解、示範行為規則,甚至取消、推遲已經安排好的課堂活動,臨時召開班級會議,讓學生們討論、反思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我在美國公立小學二年級實習時,班主任老師前幾週完全沒有上什麼“正課”——語文課是給孩子們讀故事書,或讓孩子自己看書;數學課帶著孩子玩了一些遊戲;科學課讓孩子塗塗畫畫——但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立規矩”上面。例如,全班練習在樓道裡怎麼走,練到沒有人東張西望、發出怪聲;老師發出一個口號,每個人必須放下手頭的一切活動,安靜地註視老師;學生起身離開座位時,練習如何又輕又穩地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也是她告訴我,規則是自由的保證。比如,每個人都遵守說話的規則,認真傾聽,輪流發言,不打斷、不插話,才會有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每個人暢所欲言,從而產生真正活躍的課堂並培育民主精神。

其次,身教勝於言傳。對於一些細小的行為規則,美國老師會親身示範,到位地講解每一個細節。這點對於年齡小的孩子尤為重要,聽得再多、記得再牢,也不如切身實踐來得有效。比如,一位老師曾經用整個圓圈時間教孩子怎麼用轉筆刀、怎麼削鉛筆、以及鉛筆削到什麼地步是合適的。另一位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吃飯,反复親自示範如何礼貌地請求更多的食物:“某某某,請你把沙拉遞給我好嗎?”“謝謝你!”,並且手把手地教孩子怎麼把果醬均勻地塗抹在麵包片上,怎麼用叉子叉起滑溜溜的煎雞蛋,甚至誇張地表演出因為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而卡住喉嚨的情景。

樹立規則的同時,美國老師非常注意讓孩子明白規則的目的和背後的道理,而不是強制性地灌輸給孩子,強迫他們執行。玩具玩完了要收拾,是因為要保證教室整潔有序,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進行其他的活動;打翻在地的牛奶要趕快擦乾淨,否則別人踩到會滑倒;自習時要保持安靜,因為說話聲可能會打擾其他同學;打噴嚏要把頭埋進一個手肘裡,否則會傳染給他人……對於稍大一些的孩子,老師會帶領他們討論“我們的班級需要什麼規則”以及“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比如,一個幼兒園大班的老師首先請孩子們每個人想一條“班級規則”,用筆劃出來,並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給全班,然後,大家集體討論,通過歸納提煉,一起完成班級守則。這樣做,孩子不僅懂得了規則的“合理性”,更因為規則出於他們自身,在執行時也更為自覺。


規則必須有,違反了規則,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後果(consequence)”不是“懲罰(punishment)”,是做錯了的事情的自然結果或彌補行為。到了吃飯時間不吃飯,後果就是過了飯點就沒有飯吃,要挨餓;亂丟亂放玩具找不到,後果就是沒有的玩;圓圈時間隨便插話、私下說話,後果就是離開圓圈;把書撕壞了,後果就是用膠帶再把書粘好。

美國老師要求孩子承擔後果時,很少吼叫,更不會打罵,音量適中,語氣正常,但是態度是異常堅決的,不會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妥協,更不會以“孩子太小,還不懂事”為藉口而一筆帶過。在另一家美國幼兒園的小班實習時,班裡的孩子都才滿三歲,一個小男孩尤為活潑調皮。一次吃飯時,也許是為了好玩,他突然把飯盒裡的小動物餅乾都潑在了地上,引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他自己不以為錯,也笑得很歡。我以為主班老師會衝過去嚴厲地訓斥他,沒想到等孩子們笑完,她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請你吃完飯用掃把掃乾淨。其他的同學,走過去的時候注意。 ”等到他吃完飯,發現地上的餅乾有的完好無損,很容易撿起來,有的已被踩成碎末。老師則把兒童掃把和簸箕準備好,並為他示範了一下怎麼打掃。這個小男孩起初想逃避,但是被告知如果不打掃完,不能進行下面的活動。於是,在老師的幫助下,他一面跪在地上慢慢地掃,一面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孩子去玩別的玩具。這樣的事情又發生過三四次,這位老師沒有一次罵他、吼他,但也沒有一次縱容,每次都要求他打掃乾淨才能去玩。慢慢地,他再也不隨便往地上撒東西了。

愛需要智慧,包容亦需要邊界。這件小事讓我想起了當下很多中國的父母和老人們。孩子做錯了事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先替孩子道歉、搶著為他們承擔責任,很多年輕的父母也怕管教起來麻煩,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一句“不要跟小孩子斤斤計較”搪塞他人也敷衍自己。這樣的行為可能一時迴避了矛盾,圖了省事,實際上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從長遠來看,也只會給父母日後的教養帶來更多的麻煩。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幼兒階段的教育對孩子一生影響重大。因此,學齡前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是重中之重。為孩子明確行為的邊界,幫助他們認識行為的好壞對錯,需要家長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慢慢達成的。孩子今天在家裡吃飯把湯、飯潑到桌子上、地上,沒有人教他餐桌禮儀,讓他把狼藉收拾乾淨,那麼日復一日,他哪一天去別人家或餐館吃飯時,也會對此熟視無睹,甚至在飯桌上耍賴撒潑;孩子今天和大人說話時態度傲慢、沒大沒小,家長得過且過,不與之溝通並講解行為禮貌,一次又一次,孩子不僅會失去對自己家長的尊重,日後也會不尊重學校的老師、其他的成人。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實際上非常強調孩子的品格教育,如何為人修身,有很多準則。去美國後,接觸西方文化,尤其是看到美國人為孩子所立的“種種規矩”後,才慢慢理解“自由平等”的真實含義。我深深害怕中國的父母,包括不久後也將為人父母的我自己,丟掉我們文化傳統中最精華的部分,又帶著對西方教育的誤解,學來糟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澎湃網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