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住血管的頭號元兇——高血脂血脂肪台語叫做「血油」,簡單來說就是血液中的油滴。其中,又可以分為與豬油、沙拉油比較相近的「三酸甘油酯」,以及許多人聞之色變的「膽固醇」。雖然只要一講到這二個名詞就令人聞之色變,但這兩種物質其實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人體內是缺一不可的。 三酸甘油酯可以構成心臟、腸子等器官周邊的「脂肪組織」,作為襯墊以吸收撞擊力,並且有保暖的。但當三酸甘油酯太多,就會囤積在肚子、手臂,變成鮪魚肚、蝴蝶袖。 膽固醇最原始的功能,是構成細胞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也是合成各種荷爾蒙的重要原料,但如果膽固醇太高,可就不妙了。 健康檢查報告通常將血液中的膽固醇,概分「好膽固醇」(HDL)以及「壞膽固醇」 (LDL)。好膽固醇可以讓我們的血管保持彈性、健康;壞膽固醇反而是造成血管管壁硬化、甚至管腔阻塞的元凶之一。我們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就是供應心臟的血管塞住了;而當阻塞發生在供應腦部的血管,就會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塞在腎臟的血管,腎功能就會衰竭、形成尿毒,最後只好洗腎。
如何判斷高血脂?
根據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的資料指出,國人血脂肪過高的標準如下:
總膽固醇 | 三酸甘油酯 | 壞膽固醇 LDL | 好膽固醇 HDL | |
無高血壓、腦中風、 心臟病、糖尿病者 | 大於 200 | 大於 200 | 大於 126 | 小於 35 |
有高血壓、腦中風、 心臟病、糖尿病者 | 大於 160 | 大於 150 | 大於 100 |
此外,將總膽固醇除以好膽固醇所得到的數值,如果超過5,也可視為高血脂。美國佛萊明罕心血管研究中心建議,維持小於4比較理想。例如,總膽固醇雖然只160,但好膽固醇僅30,將160除以30得出的數字大於5,因此也算高血脂患者。
5大因素,讓血液油膩膩
原因①:飲食 外食族、飲食多油者或常吃以煎、炒、炸烹調的食物的人,血脂肪比較容易偏高。除了從食物中直接攝取外,研究指出,
當人們吃進充滿「飽和脂肪」的食物,會促使肝臟生成更多的壞膽固醇,造成血液中壞膽固醇上升。
另外,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指出,食用高溫烹調的食物,會使體內產生更多的「自由基」,造成血中壞膽固醇量增加。原因尚不明,推測可能與肝臟無法精確掌控身體需要的膽固醇的量有關,因此生產過多不必要的膽固醇。 換言之,食物本身的組成很重要,但食物的「烹調方式」也一樣重要。 自由基 自由基可以視為我們體內的一種毒素,會導致我們的細胞發生不正常的氧化反應,而失去功能。想像一下生鏽、變脆而無法再使用的鐵釘、擺在空氣中而發黃的蘋果,這就是自由基會對細胞造成的影響。原因②:吸菸
愛吸菸的癮君子身上,也被發現好膽固醇缺乏的情形。
研究指出,單是戒菸,就能增加體內15%到20%的好膽固醇。 原因③:缺乏運動 想要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運動是目前被唯一證實有效的好方法。儘管機制尚未明朗,但美國心臟協會 (AMA)的研究指出,可能是因
運動能增進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的活性,因此增加了好膽固醇的量。
所以,缺乏運動的人,較容易罹患因為「好膽固醇不足」而導致的高血脂。 原因④:肥胖 體重過重者,也是高血脂症的高風險群。研究發現,肥胖者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會增加,好膽固醇卻會減少。同時,2008年的《臨床糖尿病期刊》也指出,肥胖者血中的壞膽固醇,也會變得「更壞」,對血管殺傷力更強。 原因⑤:疾病 根據Uptodate線上醫學資料庫統整的資料指出,一些內分泌器官、腎臟、肝臟的疾病,也會造成體內壞膽固醇增加。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的患者,也比較容易得到高血脂。推測原因可能與能量代謝與產生的機制被干擾有關。 由於製造膽固醇的原料「乙醯輔脢A」,也是身體生產能量所需的原料。一旦能量生產的機制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乙醯輔脢A囤積。而為了消耗乙醯輔脢A,身體可能會傾向製造更多的膽固醇,結果就是血中的膽固醇上升,形成高血脂。
體脂肪、血脂肪、皮下脂肪、內臟脂肪有何不同?
體脂肪:代表「人體內所有的」脂肪量。 皮下脂肪:主要位於「皮膚之下」「肌肉之上」,是可以被捏起來的。蝴蝶袖、雙下巴、大腿內側肉太多,就是皮下脂肪累積的結果。皮下脂肪型肥胖,又稱「周邊型」或「西洋梨型」肥胖,對外觀影響較大,但較不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血脂肪:是在「血液裡」的脂肪,經常由脂蛋白所運送。 內臟脂肪:「內臟周邊」的脂肪量,例如大、小腸、心臟、肝臟的外圍。直接捏是捏不起來的,鮪魚肚、中央型及蘋果型肥胖,大多是內臟脂肪累積的結果,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男性天生比女性容易囤積內臟脂肪,這也是男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三酸甘油酯過高也會加劇動脈粥狀硬化
三酸甘油酯太多,就會囤積在身體各處,造成肥胖。這些脂肪組織雖然不會直接塞住血管,但卻會干擾新陳代謝,造成體內「生鏽」反應變得更加劇烈。因此,三酸甘油酯過多,會間接加劇動脈粥狀硬化,造成心血管疾病。 血管硬化、堵塞最大凶手 高血脂會造成血管「粥狀硬化」,血管變窄、被塞住,導致器官得不到氧氣與養分的供應,而壞死。粥狀硬化可以分成三個步驟:
Step1:壞膽固醇過多堆積 較大的血管約可分為內、中、外三層。如果血液中壞膽固醇太多,他們就會穿透內層,導致血管壁向內隆起。這個階段,血管壁只是變形尚未變硬,只要調整生活方式以及飲食模式,便有可能讓血管恢復原狀。
Step2:血管生鏽硬化 壞膽固醇在血管壁夾層中堆積後,久了會被自由基「腐敗」、「生鏽」。此時,免疫系統會派出白血球穿過血管內壁到達夾層,想將生鏽的壞膽固醇清除,就像對付侵入人體的病菌。 麻煩的是,白血球能夠把壞膽固醇吞掉,卻無法將它消化。於是白血球越吃越撐,一旦再也撐不下了就會爆破。在這個過程中,白血球因為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也會釋放出訊號,呼喚更多不同種類的白血球,結果將導致血管壁失去彈性,出現「硬化斑」。
Step3:破裂而栓塞 由於硬化斑組成不穩定,所以相當脆弱且容易剝落。若硬化斑承受不住血液的沖擊而破損出血,就會引發一連串迅速的「結痂」反應:斑塊受傷的地方,短時間內會被黏上粗硬的纖維和蛋白質板,以避免硬化斑的傷害繼續擴大。 快速堆疊的後遺症,就是原本已變得窄的血管,瞬間塞住。而被沖落的斑塊碎片,也可能在較細小的血管造成阻塞,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
中醫怎麼說
陳曉萱中醫師表示,血脂肪過高屬於中醫所謂「痰濕」的一種。著有《降膽固醇這樣吃效果佳》一書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何一成也指出,中醫將膽固醇及脂質稱為「膏脂」,負責消化及利用、排出膏脂的是脾胃肝腎,若是五臟功能失調,無法代謝的物質就會形成「痰濕」,傷害心血管及引發諸多併發症;因此想要降血脂,不妨調理脾、腎著手。 改善體質4穴位 中脘 肚臍正上方4寸處為「中脘」穴, 以食指、中指按壓2分鐘左右即可。按摩此穴位有助消化、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對於頭暈目眩、精神不濟也有效。 羶中 「羶中」穴位於胸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建議以中指順時針按揉2∼5分鐘。何一成醫師表示,按摩此穴可以讓血液不那麼黏稠,也可改善胸痛、心悸等症狀。 關元 在肚臍下方約4根手指寬的地方,是「關元」穴。揉按約2分鐘,不僅可以調節血脂,還有減重及泌尿器官保健等效果。 氣海 以拇指揉按肚臍正下方2指寬處的「氣海」穴,大約2分鐘即可。這個穴道可以健脾補腎,不僅能促進體脂肪代謝,還有助於控制食慾、解決消化不良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