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 ini dibangunkan untuk membantu guru-guru, pelajar dan ibubapa dalam proses pengajaran dan pembelajaran yang lebih bersistematik.

考試即將來臨,大家准備如何了?這裡分享給大家來自SK 國民小學的UPSR考卷,都是去年2017 UPSR考試的歷年考題,希望對學生們有很大的幫助!

Kehadiran portal ini diharapkan dapat dijadikan platform lati tubi untuk bakal-bakal pelajar yang akan menghadapi Peperiksaan UPSR dan seterusnya.

Para ibu bapa dan pelajar boleh dapatkan soalan sebenar UPSR 2017 di sini...

Download:

*   Soalan UPSR Bahasa Inggeris Penulisan 2017

   *   Soalan UPSR Bahasa Inggeris Pemahaman 2017

       *   Soalan UPSR Matematik 2017

 *   Soalan UPSR Bahasa Melayu Penulisan 2017

 *   Soalan UPSR Bahasa Melayu Pemahaman 2017

       *   Soalan UPSR Sains 2017

—————————————————————————————————————————————————————————————————————————

Berikut merupakan solan-soalan sebenar UPSR untuk mata pelajaran Bahasa Melayu SJKC...

UPSR所有語文科理解的考卷,都將摒棄以往40道選擇題的模式,改以20道選擇題和新設的5道簡答題取代,其中選擇題分數只佔20分,簡答題分數則佔30分。

而配合小學標准課程(KSSR),各科都將設置20%的高層次思維能力(KBAT)考題,並增加多樣化選擇題如填充與問答題,並在往後逐年調高KBAT考題的比佔率。

而配合更趨負責的考題設置,教育部也把考試時間從50分鐘增加至1小時15分鐘,讓考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而非盲目地用應試技巧作答。

■考試時間增加25分鐘

《人民郵報》取獲教育部公布的UPSR考題範例來看,當中華文課考卷共分成理解與書寫兩張試卷,作答時間共1小時15分,雖是範例,但考題值得深究,特別是前兩周首相署部長拿督魏家祥還投訴UPSR華文試卷太難考。

新格式的考試中,理解試卷再分為甲組、乙組,甲組試卷共有20道選擇題,乙組試卷有可拆分成多個小題的1道填答題和4大道問答題。

書寫試卷則由3道寫作題組成,個別要求字數是不少於40字、80字、150字,最後一道寫作題是自選題,考生可從2道題目中擇一。

■明年考生是績效檢驗一環

高層次思維能力(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簡稱HOTS,馬來文稱KBAT)是大馬教育部2013年推出的教程,有別於小學綜合課程(KBSR)中要求單一標准答案的教學方式。

這個教育改革的主旨,是讓學生能運用知識和技巧來做出判斷、分析,培養解決問題、作出決定和創造新點子的能力。

《人民郵報》曾報導,稍早前考試局局長拿汀娜娃沙列指出,教育部著重於新設的語文理解乙組試卷,以測試考生對知識和思維技巧的掌握能力,為以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訓練獨立思考能力

但是,從教育部的2016年UPSR新題型範例來看,現在的考題更傾向於接受「多樣化的答案」,鼓勵考生腦力激蕩,發散思維和相對主觀的個人意見。

—圖截自教育部網站—

但這樣的問答題,卻也會引起對批改格式、給分標準的疑慮,且無法評估受限於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考生,真正所擁有的批判與思考能力。

■對出題要求更高

看圖寫作文一直是小學作文常見的題型,但批改格式和給分標準的問題也可能發生在寫作題上。

直接寫作的考試方式可以輕易評估一名考生的詞匯量、文字運用能力和思路脈絡,卻也可能限制了考生想像力的發揮。

—圖截自教育部網站—

新格式的考題也對出題者的能力要求更高,「句子排序」的題型可能違背文字美學的鑑賞力,標准答案也或會是具有爭議性的難題。

—圖截自教育部網站—

■應考慮考生背景

另一個或許會被忽略的問題,是考生課外知識背景的差異,乃至城鄉差距。

下圖的寫作題要求考生撰寫電郵感謝王阿姨,並表達對莫扎特的音樂和《小王子》的喜愛,但這兩個知識領域並非小學華文課程綱要,考生或許受困於此難以下筆,影響得分。

特別是莫扎特是歐洲古典音樂作曲家,而《小王子》則是至少半世紀前的文學名著,然而這屬於常識,考生若聞所未聞,根本無從下筆。

—圖截自教育部網站—

■抽象思維層級太高

不久前UPSR華文課考卷閱讀理解題目太難的課題還鬧得沸沸揚揚,該選擇題試卷因理解文取自SPM課綱,且考題中探討人性的題目過於抽象,無法判定標准答案,而被抨擊是在為難小學生。

—圖截自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的範例題中出現了《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這本書一直被列為初中生或SPM程度的閱讀理解范圍,其中的故事更涉及多種人性詭詐的迂迴思路,只有12歲的小學生恐怕難以領會。

—圖截自教育部網站—

而依據該篇理解文所擬定的選擇題,所列出的成語相當晦澀,還出現模稜兩可的相對性答案傾向。

選擇題只適用於有標准答案的題目,但這些成語不僅意義相近,「草船借箭」現場的情勢判斷更是具有高度主觀性,難以給出讓人信服的「標准答案」。

■教育界依然前景黯淡

教育部大刀闊斧改革的小學標准課程、高層次思維能力考題,也是寄望能擺脫填鴨式教育的困境,為學生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奠下根基。

但或許引人深思的問題是,小學語文科考卷到底評估的該是語文能力,還是思維能力?

而大馬教育界最大的困境,或許不是被改了又改的考卷,而是僵化的官僚系統、欲振乏力的教學模式,和短缺的師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