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好奇,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大部分父母面對這一問題,會覺得很尷尬。「垃圾桶裡撿來的」、「從河裡撈出來的」…這些答案是不少孩子童年時的陰影。孩子對生命誕生的好奇,真的那麼羞恥嗎?這些看似有趣的答案,已經說明大部分家長對性教育的態度了。
▼英國3名青少年,Muaz Nawaz、Daanyaal Ali和Chirag Shah,在學校上過性教育課後,明白了保險套屬於「被動式防禦」。也就是說,如果保險套破了,女性同樣會有受孕的風險。就算保險套沒破,也不能百分百阻隔所有的性傳染病。
▼剛剛13、14歲的他們,認為保險套太不安全。在發生性行為之前,就應該讓女生清楚知道對方是否患有性病。於是他們發明了「會變色的保險套」。如果男性患有梅毒,戴上保險套後,保險套會變成藍色;乳頭瘤病毒會讓保險套變成紫色;皰疹病毒會讓保險套變成黃色。
▼這些「智慧型保險套」給女性加了一層保險。發生性行為前,她們就能清楚知道對方患有哪些性傳染病,從而保護自己。這一發明非常了不起,3名青少年因此獲得發明一等獎,還受邀前往白宮,成為了同齡人的榜樣。
▼不過一些亞洲父母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不要讓年輕人太早發生性行為,就不需要擔心性病了不是嗎」、「年紀小小怎麼會發明保險套」、「才13、14歲就對保險套這麼了解」。他們把「性」當成一種禁忌,自己對性教育知之甚少,更加羞於啟齒。
英國已經將性教育納入課程,美國德國也有詳細的性教育課本。 當西方國家的青少年科學了解性時,我們的孩子還以為自己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這不是很可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