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澳門「鬧鬼」的地方,好像有出無入的「食人巷」、數不準的「鬼樓梯」或亂葬崗傳說等,澳門的本地人一定都會從長輩和朋友處聽到不少。但到底哪些是真跡可尋、有根有據呢?

大關斜巷

澳門有一條食人巷的「鬼故事」,相信不少人都曾經聽聞過,而事件就發生在抗日戰爭。相傳,一位肥胖的婦人走入位於大三巴附近的小巷,結果人間蒸發。她的家人四齣打聽她的下落,可惜音訊全無。其後,市內開始傳出一段駭人聽聞的傳聞:這位婦人在小巷內被人宰殺!因為她身上有不少肥肉,所以兇手在屠宰屍體後,把人肉拿到附近的市面出售。後來,謠言更提到有家酒樓因為貨源短缺,所以用人肉充當肉餡,製成人肉叉燒包和人肉豬排等「人肉料理」,供給客人食用。

這兩段「食人巷」和「人肉叉燒包」的故事令當時人心惶惶,而謠言也一直流傳於老一輩的口中。當年那條食人巷相傳正是今天的大關斜巷,今天的小巷雖然已經面目全非,但長長的巷子確實有不少暗處可讓人埋伏。每當有肥人經過小巷時,「獵人」們都會向他們下毒手,而且後來他們連小孩也不會放過,因為小孩容易制伏和肉質較嫩滑。因此,謠言出現後,澳門的父母都會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隨便出門。

有人可能以為「食人巷」和「人肉叉燒包」的事件僅是謠言,但空穴來風,事未必無因。雖然澳門並沒有爆發戰火,也沒有像香港一樣被日本佔領,但大量難民逃難到澳門,使糧食供應變得緊張。香港淪陷後,情況更是變本加厲,糧食價格升至天價,大量災民挨餓受苦。一些幸運的人吃番薯和芋頭等雜糧維生,也有人在街上撿樹籽來吃,更有人從糞便中撿一些未消化的馬粟!可見,吃人肉和死屍在抗戰期間並非一件不可能出現的事。

順帶一提:冤鬼慘泣的長樓斜巷

位於大關斜巷附近還有一條長樓斜巷,據說附近曾經有數座「豬仔館」,不少簽了賣身契的奴役被押在館內。但一天晚上,長樓斜巷附近發生火災,大量奴役被關在籠內活活燒死。據說到了晚上,長樓斜巷都會傳出一陣又一陣鬼泣,就如地獄般的慘況一樣……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猛鬼」其實並非新鮮事,事關在天主教傳統中,教堂也有一座墓地,部份教徒或神職人員會安葬在教堂內。當教堂焚毀後,大三巴遺址更曾經淪為墳場,直到舊西洋墳場(聖味基墳場)建成才停用。因此,大三巴的「墓地」前科使這片原來神聖的土地多了一種陰森恐布的氣氛。

早期天主教進入澳門時,本地人對這種海外宗教十分抗拒。教士們曾經在關前街建造一座教堂,結果不久便被人燒毀;而且一些人走進教堂內搗亂,甚至把教士殺死,所以他們建造很多秘道作避難之用。相傳,其中一條秘道意外地通往大三巴後的住宅,屋內有一家四口居住,婆婆經常聽到孫兒在房內自言自語,當她進入房內時只見孫子從床下走出來。她問孫子到底跟誰說話,但回覆使她大吃一驚:有位「伯伯」說很多有趣的故事!

婆婆最初以為是孫子太悶,於是帶了外孫陪他,但兩人卻一起躲在房內。婆婆只好把事情告訴兒子,一天父親見到兒子走入房間並爬到床下,於是他立即把床推開,發現了一條秘道。他走進漆黑鬼袐的地道中,只聽在前方的兒子不停大叫:「伯伯!伯伯!我帶了爸爸來見您!」當他找到兒子時,看到一番令他毛骨悚然的情景:一位神父向他們微笑,然後消失並留下了一副白骨。嚇到神不守舍的父親抱著兒子不停向前跑,結果來到大三巴腳的梯間中出來。

經過警方的調查,相信是一位神父在逃難時走到地道裡,但因為年紀老邁所以被困,最後孤獨地餓死於秘道中……事實上,大三巴教堂能確認的秘道共有兩條:一條是通往附近的大炮台,另一條則通往關前後街附近的李家圍內。可惜兩條秘道早已被封閉,秘道留下來的種種傳聞,而且成為歷史上永遠的懸疑。

東望洋山

提起東望洋山,實在有為數不少的鬼故事,因為中國人傳統會把先人葬在山上,所以昔日在東望洋山開辟前有很多山墳。傳聞在六、七十年代,一位新手警察決定挑戰「猛鬼」傳說,拿著一支點燃的香燭在山上走了一圈。當他快要走完時,聽到身後有很多腳步聲,然後他回頭一看,發現有一群虎視眈眈的野鬼。警察被嚇到連忙掉下香燭逃跑了,而餓鬼一擁而上去,爭相吃這支香燭。

然而,東望洋山最多鬧鬼傳說是絕對是防空洞。山上三組防空洞在1931年建造,後來軍隊在1962年撤走,防空洞也自此荒廢。位於燈塔下方的防空洞是唯一被開放展覽的,但開放的只是整組地道中的一小部份,而最鬧鬼的「九十九樓梯」更是被封閉。這條樓梯連接防空洞與山上的炮台,相傳那些試圖數梯級的人都會發生怪事,有人說一隻手突然往肩膀拍一下,也有人說一種恐布的聲音會要您永遠留在洞中……

順帶一提:墓碑地磚?

在東望洋炮台入口處的地面上,只要仔細低頭觀察,不難發現有一、兩塊地磚上刻有文字。其中一塊能解讀的地磚刻有「明譚公之墓桌」,另一塊刻有「九XX考字X」,相傳葡國人在修築路面時,環保地把中國人墓碑來鋪路,所以在山上各處也會發現這類墓碑地磚。

沙崗

澳門的都市傳說,除了吃人事件和秘道傳聞之外,時常聽到有人說亂葬崗謠言,特別是學校。如果真的是追溯起來,其實澳門有不少地方曾經是亂葬崗,有些地方更是讓人意想不到。今天連勝街一帶樓宇密布,人口密集,但很少人會想到兩百年前,這區竟然是澳門最大的亂葬崗——沙崗!

沙崗,顧名思義是黃沙漠漠,寸草不生的荒地。在華人社區中,無親無故或貧窮的人會被草草埋葬在義冢(窮人的埋葬地),也就是沙崗。當時該區草叢中皆為墳地,風吹草動時,露出地面上的枯骨,令人更感寒意。在19世紀中期,澳門政府批准盧九等富商在大三巴外建立醫院,也就是今天的鏡湖醫院。然而,醫院以北土地有座墓地,經過政府批准後,工人開始進行挖掘,他們挖出無數屍骨。這些骨頭被堆放在一個陶土棺中,並准備移送到灣仔安葬。

不過,奇怪的事發生,工人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抬起棺材,好像被釘在土地上,工程似乎被陰間的亡魂受阻礙。醫院的管理者於是表明會親自到灣仔觀看下葬,而且會舉行隆重的儀式來安撫死者,並發誓每年清明節,他們會親自到灣仔悼念死者。結果,工人們終於把棺材抬起,並運到新的墳地安葬,而工程也得以順利展開。不過,這片靠近沙崗的土地實在是太陰森,所以只設有一座長亭作為扶殯送喪之用。

後來澳門政府決定開辟沙崗,於是毀墳棄骨,鏟平岡坵,部份無人領取的屍骨被存放在竹林寺內。由於富商盧九帶頭開辟這片陰陽地,所以在義字街區中有一條被命名為「盧九街」,而「義字街」的名稱本來就帶有義冢的意思。然而,曾經是澳門首富的盧九,最後因為債台高築而自盡,他如此悲慘的下場彷彿是沙崗亡魂的詛咒。時至今天,該區的鏡湖馬路還有「陰陽路」的稱呼,每逢日暮和陰雨時,陰氣極重!

高沙

除了沙崗之外,昔日關閘的蓮花莖兩傍的沙地,同樣也屬於亂葬崗。這片土地即今天關閘馬路兩傍,墓地由關閘一直延伸至蓮峰廟,舊時被稱為「高沙」。在19世紀中葉,葡國人拆毀古關閘門,並另建今天所看的關閘拱門,強迫人們把高沙的墳墓一律遷移。當時,一些慈善團體把無主骸骨貯在金塔內,並移運到關閘之外安葬。相傳,一些在關閘駐守的葡國士兵因為無聊,決定玩一場「打靶」游戲,以關閘外的金塔為目標,進行射擊競賽。結果所有金塔幾乎無一倖存,全部被毀,骨殖暴露。

有一天清晨,關閘上的哨兵突然看到遠處,隱隱若若有無數持著燈籠和火把的人,往關閘的方向前進。哨兵以為是敵人偷營夜襲,實時召集士兵向「敵人」開槍放炮。誰知「敵人」數量眾多,前僕後繼,徹夜不停地前進。情況連接了數個深夜,士兵們彈藥用盡,士兵疲憊不堪。葡國人於是查訪華人探目,結果發現並非中國人夜襲。當時,迷信的人們相信是士兵不敬之舉,導致亡靈在夜深復仇,於是他們只好隨俗作法,安撫亡靈。事件後來被華人稱為「鬼打鬼」事件,即洋鬼子打孤魂野鬼!

幽仔萬人坑

之前提過抗戰時期,澳門淪為人間地獄,很多市民三餐不飽,甚至被迫食人肉、死屍來維生。根據當時人們的描述,澳門每天約有百多人死亡,而且大多都是餓死的。收屍隊每天四處到街上和巷內清理屍體,他們有時甚至要到木屋群裡檢查,以免爆發瘟疫。而「黑箱車」不停在市內運送屍體到青洲,情況嚴重時連郵車也被用作黑箱車。這次澳門史上最嚴重的飢荒,共造成約17,000人死亡,而最高記錄的一天約有400人被餓死。

澳門政府把收歛回來的屍體集中到青洲收容所,然後以拖船運到幽仔東北海邊,並挖開幾個二、三丈寬的大坑,直接把屍體掉入坑內,重重疊疊,臭氣沖天,有時甚至夾雜未斷氣者慘厲的呻吟聲、嘶叫聲。工人們把屍體草葬後,填了一層泥土後又堆上新屍,所以有「萬人坑」之名。據說,萬人坑的位置在友誼大橋往幽仔方向的入口,也就是幽仔沙崗市政墳場對面。時至今天,該區的樓宇仍然被視為非常「猛鬼」的地段,很多謠傳和鬧鬼事件不斷傳出。當中較多人知的是買下新單位時,開門時卻發現屋內竟然住有「一家四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