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風俗還因地而製,可是有些地區風俗文化讓人覺得異常恐怖,飯前慎入!

翻刺床(仍存在)

翻刺床,就是將帶刺的樹枝紮成一張床,勇敢的村民脫光衣服在床上翻滾,翻滾者經常被刺得傷痕累累。

是粵西地區(廣東省湛江市遂溪、霞山、雷州的部分地區年例時出現,是每年游神時的節目之一)的民俗,

翻刺床和爬刀梯、穿令、放焰火等民俗一起形成了粵西地區的傳統民俗文化。

寄死窯(已廢棄)

“寄死窯”又稱“自死窯”、“寄死窟”、“老人洞”等,指的是在山壁上或灌木叢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來寄放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專供到了60歲的老人自我死亡時使用。

自2000年以來,在我國川、陝、鄂、豫交界的漢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發現了大批古代“寄死窯”,也證實了棄老習俗的存在。

驢拉套(仍存在)

驢拉套是河南偃師市的習俗,新郎的父母扮成驢或者小丑拉著婚車(婚車一般也會有司機踩油門)為婚禮增添喜慶,此過程中會安排用鞭子抽打等情節(但只是演戲,參與的老人是樂意的)。

當地有種說法:媳婦要想發,公公婆婆往家拉。穿戲裝主要是喜慶,同時,民間有“古裝辟邪”的意思,而化裝則意味著給新郎新娘未來的日子增光添彩。

06年河南新鄭市和莊鎮的一對新人結婚時曾出現過這一幕,是驢拉套的一個極端個例,引起了較大爭議:

兩位新人坐在沒有膠皮軲轆的馱車上,農村俗稱“驢夾板”。新郎的父母在前面拉車,兩位老人的脖子上掛著牲口脖子上掛的小鈴鐺, 臉上塗滿炭黑,一邊吃力地拉著馱車向前走,一邊還要在地上學驢打滾,旁邊還有人在他們身上抽鞭子,有人往他們嘴裡塞乾草。這些還不夠,最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兩位老人還要學驢“拉糞蛋兒”。他們當然拉不出來那東西,有人用核桃撒在地上代替。此時的新郎新娘,在馱車上開心地笑著,不時擁抱親吻,完全沉醉在新婚甜蜜中,全然不顧前面拉套的兩位老人已是汗流滿面。

趕屍(仍存在,但不是真的“趕”)

趕屍是湘西的習俗,是傳說中可以驅動屍體行走的法術,屬於茅山術的一種。

但趕屍不是把屍體一直趕回故鄉的,只是帶領死屍穿過荒涼崎嶇的山區,回到平原地,交給來接運的鄉中親人,讓他們把屍骸放進棺木內,用其它的交通工具,把棺木運回鄉間入土安葬。

CCTV走進科學版本揭秘所謂“趕屍”,其實就是“背屍”而已。趕屍匠找人將屍體分屍,然後在殘肢上噴特製藥水,防止屍體的殘肢腐爛。

“趕屍”的騙局是由一人喬裝死人;另一人扮成“趕屍術士”。如果路途遙遠兩人的角色就一日一換。

“死人”頭戴大草帽,將整個頭部覆蓋無餘,連面部的輪廓也難叫人看得清楚;身著青面長袍大褂;膀臂披掛紙錢、黃表。行走時紙錢飄飄蕩盪,活像舊劇裡扮的孤魂野鬼;四肢捆上斑竹篾片,像是骨科用的夾板,其作用是不讓手足關節彎曲,使舉腿跨步硬枝梗桿,儼然一具僵硬死屍的樣子!其狀至為恐怖,見者唯恐避之不及。

“術士”引路走在前面,形神枯稿,滿面煙容,踽踽斜行,時時掉頭關照後面跟隨的“死人”,邊走邊丟紙錢,名曰“買路錢”;“死人”則沿著“買路錢”向前挪動足步,實際上紙錢成為了路標。

引路人還提著一個燈籠,火光半明半滅,閃爍不定,這也是為“死人”指明去處的暗號。背上高聳聳的背簍,盛著紙錢和香蠟。就這樣,一前一後,緩緩的,陰森森的,幽靈似的,走在荒郊小道,或僻靜的小待小巷裡。

未晚投宿在雞毛店中,點燃香蠟,焚燒紙錢,一時充滿陰風慘慘的氣氛,使人不敢與之接近。

金蠶蠱(民間傳說)

金蠶蠱是將多種毒蟲,如毒蛇、蜈蚣、蜥蜴、蚯蚓、蛤蟆等等,一起放在一個甕缸中密封起來,讓它們自相殘殺,吃來吃去,過那麼一年,最後只剩下一隻,形態顏色都變了,形狀象蠶,皮膚金黃,便是金蠶。

也有的說,把十二種毒蟲放在缸中,秘密埋在十字路口,經過七七四十九日,再秘密取出放在香爐中,早晚用清茶、馨香供奉;這樣獲得的金蠶是無形的,存在於香灰之中。

放蠱時,取金蠶的糞便或者香灰下在食物中讓過往客人食用。

中蠱之人如果不及時醫治,便會感到胸腹攪痛、腫脹,最後七孔流血而死。死時口鼻之間會湧出數百隻蟲,死者的屍體即使火化,心肝也還在,呈蜂窩狀。

蠱毒(民間傳說)

蠱毒是苗族恐怖的習俗,指以神秘方式配製的巫化了的毒物

不僅種類多,而且善變化以至無窮,讓人防不勝防。

但蠱並沒有科學依據,人類學將其作為巫術的一種來研究,但無法證明其真正存在。所以這裡只是民間傳說

天葬(仍存在)

天葬是一些少數民族的一種傳統喪葬方式。

人死後把屍體拿到指定的地點讓鷹(或者其他的鳥類、獸類等)吞食,認為可以帶到天堂。

聽去某位專家教授講過,是把肉剁碎,頭砸爛直到腦髓流出來(為了引誘禿鷲),等禿鷲來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