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種補益經典方劑介紹

逸仙藥師 2018-12-03 15:20:28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張銳銘

審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葉穗雯

隨著秋天的到來,天氣慢慢轉涼,當進入冬天,天氣更是日趨寒冷,秋冬季節天氣漸漸變涼,很多人因體虛容易患上風寒感冒,伴隨咳嗽,面色無華,女性或更是容易出現不調等症狀。中醫理論中將把體虛稱為“虛症”,虛症是指人體正氣不足,導致抗病能力變弱,生理機能減退的癥候。常見的虛症分為四種,分別是“陰虛、陽虛、血虛、氣虛”。這四種虛症可簡單表現為: 著名學者聶文濤先生總結四句科普:“陰虛發熱;陽虛怕冷;血虛發燥;氣虛無力。”

什麼是氣虛?什麼是血虛?什麼是陰虛?什麼是陽虛?下面讓逸仙藥師為您講解一下。

一、氣虛症:泛指全身無力,極易疲乏,呼吸氣短,說話聲音低,甚至懶言少語,平日汗多,動則氣促,面色萎白,脈虛等。治療氣虛的經典方劑有:

1、四君子湯

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9g)白術(9g)茯苓(9g)炙甘草(9g)

功效:益氣健脾。

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氣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現代運用:常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腸易激綜合症,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等證屬脾胃氣虛者。

2、補中益氣湯

出自:《脾胃論》

組成:黃芪(18g)炙甘草(9g)人參(6g)當歸身(3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術(9g)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1.脾虛氣陷證。頭暈目眩,少氣懶言,語聲低微,面色萎黃,納差便溏,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2.氣虛發熱證。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無力。

現代應用:常用於慢性胃腸炎、消化性潰瘍、肝炎、腎炎、慢性疲勞綜合征、低血壓、心律失常、原因不明的低熱、髒器下垂(胃下垂、腎下垂、脫垂、脫肛等)、重症肌無力、乳糜尿、尿崩症、婦女功能性出血、眼瞼下垂、麻痺性斜視等證屬脾胃氣虛或脾虛氣陷者。

二、血虛證:可見面色無華,頭暈目眩,唇爪不榮,心悸,失眠,舌質淡,脈細;或婦女不調,量少色淡,或經閉不行等。治療血虛的經典方劑有:

3、四物湯

出自:《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組成:酒炒當歸(9 g)川芎(6 g)白芍(9 g)熟地黃(15 g)

功效:補血和血。

主治:營血虛滯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臍腹疼痛,面色無華,唇爪色淡,舌淡,脈細弦或細澀。

現代應用:常用於婦女、胎、附件炎、盆腔炎,以及貧血、血管神經痛、蕁麻疹、銀屑病、視網膜病等證屬營血虛滯者。

4、歸脾湯

出自:《正體類要》

組成:白術(3g)當歸(3g)白茯苓(3g)炒黃芪(3g)龍眼肉(3g)遠志(3g)炒酸棗仁(3g)木香(3g)炙甘草(3g)人參(3g)加生薑、大棗, 水煎服。

功效: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1.心牌氣血兩虛證。心悸怔仲,健忘未眠。體倦食少,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2.脾不統血證。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便血,皮下紫癜,舌淡脈細者。

現代應用:常用於神經官能症、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痛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功能性出血等證屬心牌氣血兩虛或脾不統血者。

使用注意:若神志不寧屬邪熱擾心,或諸出血症因於血熱妄行者,則不宜使用。

三、陰虛證:見形體消瘦,潮熱額紅,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盜汗遺精,手足心熱,咳嗽咯血,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治療陰虛的經典方劑有:

5、六味地黃丸

出自:《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熟地黃(24g)山萸肉(12g)干山藥(12g)澤瀉(9g)牡丹皮(9g)茯苓(9g)上為細末,練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滋陰補腎。

主治:腎陰不足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口燥咽干,牙齒動搖,小便淋瀝,以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

現代應用:常用於慢性腎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肺結核、腎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骨質硫松症、中心性視網膜炎及功能性綜合征等證屬腎陰不足者。

使用注意: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6、左歸丸

出自:《景岳全書》

組成:熟地(240g)炒山藥(120g)枸杞(120g)山茱萸(120g)川牛膝(90g)鹿角膠炒珠(120g)龜板膠炒珠(120g)菟絲子(120g)上為細末,練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主治:真陰虧虛證。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洩,自汗盜汗,口燥舌干,舌紅少苔,脈細。

現代應用:常用於老年性痴呆、綜合征、老年骨質疏鬆症、、量少等證屬真陰虧虛者。

使用注意:本方藥多滋補,若脾虛便溏者,不宜應用。

四、腎陽虧虛:見畏寒肢冷,腰藤酸軟或疼痛,少腹拘急,小便清長或小便不利,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舌淡苔白,脈沉細。用於治療陽虛的經典方劑有:

7、腎氣丸

出自:《金匱要略》

組成:乾地黃(240 g)山藥(120 g)山萸肉(120 g)澤瀉(90 g)茯苓(90 g)牡丹皮(90 g)桂枝(30 g)炮附子(30 g)上為細末,練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溫陽補腎。

主治:腎陽不足證。腰痛腳軟,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洩,舌淡而胖;以及水腫,消渴,腳氣等。

現代應用:常用於慢性腎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神經衰弱、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慢性支氣管哮喘、更年期綜合征等證屬腎陽不足者。

使用注意:若腎陰不足,虛火上炎者不宜應用。

8、右歸丸

出自:《景岳全書》

組成:熟地黃(240g)山藥炒(120g)山茱萸(90g)枸杞子(90g)菟絲子(120g)鹿角膠炒珠(120g)杜仲薑汁炒(120g)肉桂(60g)當歸(90g)制附子(60g)上為細末,練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溫補腎陽,填精益髓。

主治:腎陽虧虛,命門火衰證。年老或久病氣衰神疲,畏寒膠冷,腰膝軟弱,陽萎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遲。

現代應用:常用於腎病綜合征、老年骨質疏鬆症、不育,以及貧血、白細胞減少症等證屬命門火衰者。

使用注意:本方純補無瀉,對腎虛兼有濕濁者,不宜使用。

使用補益方劑應當注意以下事項

1.定性定位結合。即首先分清氣血陰陽究竟哪方面不足,再結合髒腑相互資生關系,予以補益。

2.辨別證候的虛實真假。《景岳全書》雲“至虛之病,反見盛勢;大實之病,反有贏狀。”前者是指真虛假實,誤施攻伐則危亡立至;後者是指真實假虛,誤投補劑則實邪愈壅。

3.注重調理脾胃功能。補益藥易於壅中滯氣,如脾胃功能較差,可適當加入理氣醒牌之品,以資運化,使之補而不滯。

4.把握恰當的煎煮法,補益劑宜文火久煎,務使藥力盡出;服藥時間以空腹或飯前為佳,若急證則不受此限。

參考文獻:《方劑學》主編:賈波;李冀

我們科的微信號“逸仙藥學V”(yixianyaoxue)一直致力於傳播合理用藥知識,開展藥物咨詢活動,關注後可與我們常保持聯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