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享受獨處的權利,

小的時候我們享受獨處而不得,長大了卻害怕獨處的孤獨。

我們要勇於與生命獨處、與孤獨直面,

因為孤獨是一個人的勳章,獨處是靈魂生長的空間!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無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華,也能安頓一個人的時光。

面對沉重的學業負擔,巨大的工作或生活壓力,你可能會感到焦躁不安。

當類似的負面情緒出現時,你會和自己獨處嗎?

通過獨處,你可以無限接近的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逃避什麼,迷茫什麼,憎恨什麼,厭惡什麼。

但是,很多人都誤解了對於獨處與孤獨這兩個詞的理解,

當今很多人的認識當中其實無一例外地偷換了兩者的概念,

以至於理解時有失偏頗,很大程度上局限於獨處就意味著孤獨。

但在這裡我想澄清一下獨處其實並非意味著孤獨,

反倒能讓我們能有更多通過自我反思來審時度勢,

丈量並調整自身在社會中的存在姿態,而非一昧的盲從一昧的隨波逐流,

這其實對於我們的成長不失為明智之選,

一昧的盲從或者合群只會讓我們的特質不斷地被磨平,

以至於我們最終在茫茫人海中不知所歸,這才是最悲哀的。

獨處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

是你自己的選擇,是單獨一個人也不會感到孤獨的狀態。

而孤獨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狀態——感覺自己與他人隔絕,

就是找不到連接的橋樑,即便與很多人在一起時也是如此。

獨處與孤獨的含義完全不同,孤獨會使人矯情,而獨處會讓人充滿力量。

學會獨處,學會擁抱孤獨,它不是林黛玉般的無病呻吟,

而是如蒼天大樹般讓人往下紮根,獨自成長,長出無限的智慧之葉,根深葉茂。

一個人必須學會獨處的能力,孤獨是與人交往,

是看清世界,獨處卻是與自己交往,是看清自己。

有些人非常懼怕獨處,他們有時甚至才落單了幾分鐘,

就急著要去招人來填補空虛,而且隨便找誰都可以。

他們害怕寂靜無聲,害怕那種剩下自己一人與自我思緒,唱片內心獨白獨處時的靜默,

你必須很喜歡和自己作伴,你不必為了順從別人或討好別人而扭曲自己。

獨處不是孤獨。

獨處的好處就是,不用去處理一些沒用的人際關係,

人與人之間太接近的話,早晚會出現矛盾,即便是在沒有利益關係的情況下,

很多研究都證實缺乏社交會帶來危害,

比如影響人們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免疫系統健康。

不過,也有研究顯示,獨處對工作、生活和精神健康都有益處。

獨處可以提高創造力

那些具有創造力的人群,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對社交活動不感興趣,

他們會投入大量時間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許多藝術家高度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內心感受,並且會嘗試通過藝術手法將其表達出來。”

一項發表在《個性與個體差異》的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的社交退縮都是有害的,

適當的獨處有潛在的好處,尤其是在創造力湧現的時候。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心理學家採訪了295個人,

調查了他們傾向於獨處的原因,他們可能喜歡閱讀,

與自然相處,享受獨自的寶貴時間。研究發現,

不善於交際並不會增加對健康造成負面結果的風險,

這些被認為“不合群”的人可能十分享受獨處時光,

還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這可能是一種有益的社會退縮形式。

獨處可以專注內心

獨處時,我們的大腦處於平靜休息狀態,

讓思維無拘無束地自由馳騁不僅能加強長期記憶力,

還能增強你對自己和他人之間關係的感受。

一個人獨處有一個人獨處的好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朝夕相處也並不能阻止孤獨感的產生,

羅賓威廉斯說過,最可怕的事,不是孤獨終老,而是與使自己孤獨的人共度餘生。

拉開窗簾,陽光傾瀉進陽台,翻幾頁書,品幾杯茶,

看幾部電影,聽一下午的歌,在收收房間,早早洗個澡躺床上,

關掉房間燈,開一盞昏暗的床頭燈,無所顧忌,

你可以在某個狹小的空間裡做儘自己喜歡的事情,

比如,用77種不同的姿勢來好好睡一個午覺。

獨處有益於身心健康

有益的獨處和危險的孤獨之間的界限很難劃定。

菲斯特說:“任何事物都有可以適應和不可適應的一面,這取決於極端程度的高低。”

比如,一個人完全拒絕關心他人,並切斷所有聯繫,

這意味著他對社會關係有一種病理學忽視。

不過,如果沒有偶爾獨處的經歷,就不可能去內省、認識自我、並完全放鬆。

另外,菲斯特還發現,性格內向者的朋友雖然較少,

但友誼卻更為牢固,從而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獨處可以讓你認清自己

兩個人在一起就要相互磨合,那麼下的碎片就是失去的個性。

只有一個人待著,才回到了最真實的樣子,

只有獨處時才是最自由的,你面對的將是最真實的自己,

你的思想、靈魂都是無拘無束的。

而獨處的好處就是能有大把時間,專心思考、沉澱自己,樂在其中。

你能跟自己對話,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人一刻也不能停止反思。

不要總是依靠他人來使我們快樂。

獨處意識並不阻礙我們與人發展親密關係,反而更好的幫助我們獲得愛他人的能力。

獨處可以釋放壓力

獨處並不以好壞而論,它每天都會發生,

並且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會變得更加頻繁。

獨處時你能恢復活力,放鬆身心。

每天工作接觸人,再加上社交,是“熱鬧”的部分,

獨處好處是安靜,人是需要獨處整理思緒的,

可以按自己節奏安排睡覺和洗澡,你也可以肆意的發呆,放空,

可以享受只屬於自己的時光,可以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生活的無數種可能,

可以任性的矯情,可以隨心所欲,可以傲嬌的表現自己只不過是條單身狗。

這種感覺彷彿是夏天裡的一陣涼風,被清爽的不光是大腦,還有你許久沒有碰面的心靈。

按百分比算的話,對我來說獨處的好處佔88%吧。

不用說不想說的話,不用聽不想聽的聲音,

不用擔心自己說話刺激到別人,還有其他很多互相干擾類的事情。

後來每次別人不冷靜的問我“就你自己?”的時候,

我都懶得解釋了,總感覺解釋起來在別人眼裡都是一副裝不在乎的樣子,就很麻煩。

每個人最應該學會的是和自己相處,享受獨處的時間,多讀書,多感受。

書讀多了,好處在於能培養為人處世的分寸感,

尤其是喜歡那些能提高理解能力的文章,越難以理解,

越想去深究其中的奧義,會讓自己更理智。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

在太過空虛寂寞的情況下,不懂得獨處的人,

很容易就會陷入深深的抑鬱之中,感覺人生一片黑暗,做什麼事都提不起精神來。

所以,學會獨處是多麼的重要。

真正拉開你與他人差距的,有時候恰恰就是獨處的時光。

在這些時光裡,願我們終將與孤獨握手言和,重新擁有對抗未知的勇氣。

你獨處的能力,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

處在一群人的狂歡中卻倍感寂寞,一個人獨處時反倒獲益良多。

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一個人想要找到好的生活狀態,並不依賴於他人的成全。

獨處,是最高級的智慧

獨處有時候是一種思維,也是一種心理,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獨處與孤獨、孤傲不同,那是一種珍惜時間表現,

是一個摒棄周遭世俗,放空自已,釋放真我,讓自己真正得到休息的方式。

獨處使人高貴聰慧,越是在安靜的地方,靈魂就越是高貴,聰慧。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盡可能的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

可惜的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獨處的價值,那些獨處的時光,才會讓你發光。

真正拉開你與他人距離差距的。有時候恰恰是獨處的時光。

年齡越是增長,越是覺得獨處的重要性

人們多是害怕獨處的,不管是自己一個人,還是看到別人一個人。

人的內在空虛就是無聊的真正根源,我們往往尋求一些外在刺激,

來讓精神和情緒活動起來,似乎這樣就看起來就在忙著。

我的小侄子總喜歡一個人待著,一個恐龍模型能自娛自樂半天,

為它編制各種歷險故事,自言自語的講述著;

一塊黏土能捏半天,捏出各種抽象的恐龍,奇形怪狀。

只是每當他一個人獨自玩耍時,所有人都會很著急,強制帶他出去溜達,

不斷向他灌輸要多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理念,

有時甚至拖著拽著也要把他拉出去,融入人群中。

其實,此時的他,獨處著,但並不孤獨。

但家人卻擔心他被人貼上“不合群”的標籤。

獨處是快樂的開始

沒有獨處過的人不足以談論快樂,因為那種快樂只是表面歡愉的假象,

根本無法觸及心靈,過不了多久,當甜蜜的喧囂變成負擔,

他們的精神就會陷入可悲的痛苦之中。

獨處使你成為你自己,因為獨處,所以可以放下面具,

可以真正的在深夜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更不用為了某個人改變自己。

來源來自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