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後:嫌棄,是親子關係的殺手

發現一個規律:好像只要在網上看到某位媽媽生二胎的消息,家中的大寶必定會成為新聞焦點。是啊,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我們的大寶反而越來越不淡定,甚至做出了這麼多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這不得不讓人問一句:究竟該如何挽救我們與大寶之間脆弱的親子關係?一起看看吧。

我把一年來做過的家庭教育諮詢做了個統計,發現一些規律: 首先,二胎家庭的佔比達到80%;其次,二胎家庭諮詢的問題裡,有70%是大寶的問題。

“我有兩個孩子,但今天主要向您請教大寶的問題。”經常有家長如此說明。

生二胎後,大寶會有階段性地不適應,行為表現在某一段時間內會有所退化,這很正常。

然而不太正常的是, 很多家庭,生完二寶好幾年,大寶似乎還未“恢復正常”,並且問題還越來越嚴重

究竟有多“嚴重”?可以看看這些家長的描述:

“他吃飯總是磨磨唧唧,有時候我恨不得把碗奪過來砸了!”

“他慢騰騰地從我面前走過,懶懶散散的,我恨不得踢他屁股一腳!”

“跟他講道理?沒用的,他根本聽不懂人話!”

其實嚴重的,並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長在描述孩子問題時的措辭和語氣。

這些語氣,很難想像是一個母親在描述自己的親生孩子,滿滿的都是嫌棄。

這種嫌棄可能跟有了二寶有關,但家長不一定都能意識得到。但前文的資料統計,證實了大寶的問題確實跟二胎有相關性。

圖片來源:電視劇《你是好孩子》

你對大寶的嫌棄,究竟跟二胎有沒有關係,可以先回答兩個問題:

問題1: 在二寶出生前,大寶表現如何?各方面完美嗎?自己對當時的大寶是什麼樣的態度?

➤問題2: 現在有了二寶,跟大寶對比,二寶各方面表現如何?各方面完美嗎?而自己對二寶又是什麼態度。

現在公佈一下部分家長的回答:

問題1的回答: 生二胎前,大寶這些問題也存在,也不完美,但當時大寶還小…

▷問題2的回答: 二寶也有很多問題,也不完美,但二寶還小…

這些回答揭示了家長嫌惡大寶的本質原因: 大寶“大”了

這個“大”又並非完全跟年齡有關,無論是9歲的大寶,5歲的大寶,還是才學會說話不久的兩歲多的大寶,都被父母投訴“ 這麼大了還不懂事!

所以大寶的“大”,其實是相對小寶而言的,對比家裡那個稚嫩可愛的小寶,大寶各個方面都顯得“傻大粗笨”,可愛值瞬間降低90%。

圖片來源:電視劇《你是好孩子》

因為“大”,孩子顯得不那麼可愛了;

因為“大”,父母的要求也隨著升級了;

總之,因為孩子從自己唯一的貼心寶貝變成了“大寶”,父母的嫌棄不知不覺地發生了。

嫌棄,是親子關係的殺手

你的嫌棄,孩子一定感受得到。因為“關係”從來都是相互的,你討厭的人,遲早也會討厭你。

父母長久地嫌棄孩子,必然導致惡劣的親子關係,甚至惡劣的手足關係。

關係在教育中有多重要?大家可以假想一下: 你願意跟一個關係不好的人一起工作、學習、合作嗎?

同樣的一句話,關係不一樣的人說出來感受也完全不同。

比如,“你要減肥”四個字,關係好的人跟你說,你覺得是善意提醒,關係惡劣的人跟你說,你感覺是挖苦諷刺。

當家長感覺到孩子不願意跟自己溝通,配合,多半是親子關係除了問題。

圖片來源:電視劇《你是好孩子》

嫌棄,終將導致孩子的自暴自棄

“嫌”即厭惡,“棄”則遠離。當孩子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厭惡和疏遠,他對自己的放棄也就不遠了。

父母本該是孩子最親密最信任的人,如果這樣的人都看不起自己,那誰還能給自己信心?

除非孩子能找到父母以外的更好的情感和鼓勵,被父母嫌棄的孩子終將會自暴自棄。

那麼,如何才能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四口之家,不對孩子產生嫌棄?

這是個很大的課題,可能一本書都寫不完,今天只提幾個要點,希望對媽媽們有所幫助:

0 1

瞭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孩子在成長中總會出現問題,但問題跟問題不一樣。

有些問題是某個年齡段的典型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數同齡段的孩子都會經歷,比如兩三歲的孩子喜歡說“不”,五六歲的孩子喜歡貪玩,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點磨蹭拖延,我們需要花時間解決這些問題,但沒必要過度焦慮。

圖片來源:電視劇《你是好孩子》

而家長最應該關注的,是一些不典型的特殊問題,比如生理性問題(自閉症、多動症、閱讀障礙症等等),或特殊心理問題(自卑,自暴自棄、過早的叛逆等等),以及親子關係惡劣的問題。

其次,孩子的成長一定是循序漸進的,不會因為有了弟弟妹妹就忽然長大。

孩子任何一種能力的習得,都跟學走路、學說話一樣,需要一個長期練習的過程,還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

0 2

做好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

多子女家庭,父母的養育任務更大,如果長時間處於體力透支、精力不濟、生活混亂,家長就很難有好心情面對孩子,尤其是當兩個孩子同時發出需求時,家長難免顧此失彼。

所以,二胎家庭,尤其是倆寶都年幼的家庭,最好能有充足的育兒人手。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的家》

如果沒有幫手,家長只能通過刻意的練習來提升能力。

如何提升時間管理、情緒管理?

聽起來似乎很難,其實最難的是開始。

只要肯行動一小步,後面就慢慢水到渠成。

比如,時間管理,最有效的就是早睡早起,你現在可以行動的一小步就是定個鬧鐘,把每天睡覺和起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

情緒管理最簡單的一小步從記錄情緒開始,每發一次脾氣,用手機記事本做一次記錄,做一下反思,看你一天到底能失控幾次,明天能否減少一次。

0 3

像養二寶一樣養大寶

關於如何養育倆寶的文章已經寫過很多,如果你總是把握不好尺度,避免不了偏心,最簡單的辦法就把兩個孩子看成雙胞胎,忽略掉年齡的差異,給他們同等的待遇。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的家》

比如,下班回家你給兩歲的小寶買了根棒棒糖,就順手給9歲的大寶也買一根,無論大寶愛不愛吃;

週末帶小寶去遊樂場,順便把大寶也帶上,別以為孩子大了就只需要學習;

睡前故事、晚安擁抱,一定別忘了大寶的那一份。

像養二寶一樣養大寶,感情的天平就不會太失衡。

我們常犯的錯誤是,以為大寶大了,就不需要陪伴,不需要擁抱,不需要棒棒糖……

無論大寶是否需要,我們都同等地提供這些待遇,讓他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跟二寶是一樣的。

如果大寶真的不需要父母把他當小寶寶一樣對待,他會自己說出來,父母再調整也不遲。

0 4

努力收集孩子的閃光點

在我的家長課堂,我會讓大家寫一個孩子的問題清單,家長很容易就寫滿長長的一列。

如果再寫一個優點清單呢?很多家長覺得很難。

但是,當大家在互動群裡曬孩子的日常時,家長們卻很容易發現別人家孩子的優點。

沒有哪個孩子是完美的,同樣,也沒有哪個孩子一無是處。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們的家》

不切實際的期望,長期近距離的疲憊相處,容易放大孩子的缺點,忽略孩子的可愛之處。

有時候,家長需要靜下心來,仔細找一找孩子的優點,認真地為每一個孩子寫一張優點清單。

在日常生活裡,也要敏感地捕捉孩子微小的進步,比如今天完成作業提前了5分鐘,早上起床少鬧了一些情緒,逗弟弟妹妹開心玩了一小會兒,這都是進步和閃光點,要及時給孩子以鼓勵。

我在有了二寶後,也有段時間對大寶相當“不感冒”。

有一天我整理電腦,翻出了大寶從出生到幼稚園期間的照片和視頻,一下子沉入進去看了幾十分鐘。

原來,大寶也曾是那麼稚嫩的小baby;

原來,大寶也有那麼多可愛的瞬間;

原來,我和大寶也有那麼多親密美好的時光……

回到現實,我看見二寶坐在爸爸腿上開心地聽故事,大寶則獨自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寫寫畫畫。

我悄悄走近,輕輕擁抱了一下大寶,他先錯愕了一下,然後把頭深深埋進我的臂彎,無限滿足地說:“媽媽,我愛你。”

好好愛我們的大寶,從每天一個擁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