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汪培珽,台灣親子教育第一人。

畢業於美國紐約聖約翰大學MBA,在銀行工作九年後辭職成為全職媽媽,育有一兒一女。

全心全意教養孩子之餘,開始寫作,著有《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等書。

在她的書裡,沒有談什麼育兒的高深理論,只是記錄了自己和兒女們一起讀繪本的美好時光:

大女兒從嬰兒時期就聽繪本,一直到小學二年級。兒子出生後自然也跟著聽。

“從一天10分鐘到一小時,從繪本到童話章節故事,從興致勃勃到口乾舌燥”,她把繪本當食物“餵”給孩子,“餵”了整整8年。

她的孩子在上小學前都沒有學過注音符號、拼音和認字,但上學時比學過這些的孩子更專心聽講,學習效果也更好。

即使上一年級學了拼音和認字,她也沒有催促孩子自己去讀書,仍然給孩子讀繪本,每天一小時。

她女兒直到升二年級時才開始自動自發地閱讀,但是一發不可收拾----吃書長大的孩子,自主閱讀是遲早的事。

親子共讀不僅讓孩子愛上書,學習方面也不需要父母操心:

一年級開始我刻意地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該負責的事:

每天早上自己聽鬧鐘起床,回家後自動自發寫完功課,書包自己整理收好,考試都自己準備。

我只丟給孩子一句話'有需要媽媽幫忙時,隨時來找我'。

然而,孩子卻很少來找我。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學習進度,完全不用我擔心。

女兒到上中班的年紀才上幼兒園,“守規矩,人緣好,善解人意,學習專心”。

兒子在幼兒園,“守規矩,人緣好,笑口常開,有領導能力,會替同伴排解糾紛,會主動幫忙老師,學習專心,情緒穩定。”

幼兒園的老師都讚不絕口,“如果全班的孩子都像你的孩子一樣,就太好了。”

02

汪培珽把繪本當作育兒神器:好品格都在書裡,不需要再說教;念故事時間就是愛的時間。

閱讀是一切教育學習的基礎,愛則是親子間最珍貴的資產,念故事書給孩子聽同時涵蓋了這兩樣孩子最需要的東西。

對於父母最關心的學習話題,她這樣看:

1,不學注音符號、拼音和認字,是不想讓孩子一開始就覺得閱讀是苦差事,要給孩子更多自由時間,

補習課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需要,而是父母需要,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有著不安全感,才需要孩子多去上些課,來平撫自己一下。

2,各科學習都必須架構在良好的語文基礎之上,語文能力沒有捷徑,培養孩子與書的感情,教會孩子“想要讀書的心”,要比教他“怎樣閱讀的技巧”重要得多。

3,所有優良的教育方式都無法速成,只要持續地念故事書給孩子聽,一旦“自動自發閱讀”的開關啟動之後,父母只要順水推舟…… 這個一輩子受用的閱讀嗜好,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03

汪培珽是用書來養孩子的,和這個電子產品已經無處不在的時代似乎有點格格不入,

她曾說她家客廳沒有電視,有一次逛商場看到電視裡放著《泰坦尼克號》,她的孩子很是稀奇,那時他們都是小學生了。

我自己和女兒親子共讀4年,已經讀了近900本繪本,對汪培珽老師的育兒心經很有共鳴。

平時我也會刻意不給女兒看手機視頻,電視裡有特別喜愛的動畫片可以看,但會用“我們來講故事”,“我們來做手工”,“我們出去玩”等活動佔用時間,盡可能少看電視。

很多父母覺得動畫片中的故事,有圖像,有配音,比我們講得生動,孩子更津津有味,

尤其是還有很多電視早教節目,講得比我們好多了,何樂而不為呢?

這聽上去蠻有道理,別說孩子了,我們自己不想看書的時候,也會選擇聽音頻,看視頻。

大人選擇聽音頻、看視頻可以作為一種調劑,孩子若也如此,不讀書,可是萬萬使不得。

美國兒科醫生約翰·赫頓(John Hutton)博士等人就這個問題做了一番研究。

他們選擇了27 位3~5 歲的孩子,通過核磁共振技術,觀察在聽故事音頻、看動畫和繪本時,孩子們大腦網路的激活情況以及這些網路之間的連通性。

結果顯示:

o 聽音頻的時候,孩子們的語言網路被激活,但大腦各網路之間的連接性較差。

o 看動畫的時候,音頻和視覺感知網路中有很多活動,但各大腦網路之間仍然沒有太多的連接。

o 看繪本的時候,相比音頻條件下,孩子們的語言網路活動略有下降。但是,視知覺、意象、默認模式和語言等網路之間的連接都會增加。

為什麼要反復強調大腦網路之間的連接呢?

因為這個連接,直接關係到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各網路之間的連接越緊密,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強。

這個不難理解。因為孩子理解一種事物,需要調動各方面能力,比如,看繪本的時候,他不是只關注文字,而是會以圖像為線索來幫助理解。

所以,一種活動,能調動的大腦網路越廣(勢力範圍廣),網路之間的連接越緊密(抱團),越容易乾成事。

而且,電視有損孩子的專注力

電視屏幕是每秒24張的連續畫面,眼睛無法倒退回去尋找前面的信息,聲光效果加上應接不暇的畫面只需要人腦短暫的專注力,而想像力和思考力更無法派上用場。

許久才翻一頁的繪本,既沒有聲光音效、也沒有快速轉換的畫面,這樣靜態的活動需要更久的專注力。

從小聽父母讀繪本的孩子,養出了很好的傾聽能力,到上學時更易專心聽講----這不正是父母們總喊著“要認真聽老師講課”的要求嗎?

所以,光是塑造大腦方面,說繪本是學齡前兒童成長的剛需也不為過。

04

著名作家龍應台的大兒子安德烈在回憶起母親給他和弟弟講故事的“溫馨甜美時光”時說,

......我們的視野地平線簡直是一種無限寬闊的開展。

為了不睡覺,講故事朗讀的時間,能拖多長久拖多長,愈長愈好。

我是在和華飛的日夜廝磨中長大的,而母親,更曾是我的宇宙核心。

親子共讀,不僅是愛的陪伴,更帶給孩子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有一天,當孩子長大,不論走到天涯海角,或是經歷人生的起起伏伏,這溫馨的童年回憶,都將是他們一生的情感支柱。

而這些,正是讓孩子聽音頻、看動畫,永遠無法抵達的美好。

來源自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為什麼孩子睡覺喜歡抱著舊毯子?揭秘孩子「戀物」背後的原因

幾天前,還在娘家的時候,我剛好在一樓客廳泡茶招待客人,3歲的侄子剛好睡醒了,他看到二樓沒有人,就急忙從樓上跑下來,懷裡還抱著一條舊毛毯。

有一個嫂子很好奇,問他:“你為什麼要拿一條毯子下來,是想讓你奶奶拿去洗嗎?”

我媽就解釋說我侄子每天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抱著這條毯子才能夠睡著,不然就會哭鬧。

鄰家嫂子聽了,急忙就說:“這是戀物癖呀,千萬不能這樣慣著孩子,不然以後走到哪都會拿著這條毛毯。”

我聽了,不禁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這是孩子的一個安撫物,能夠讓孩子感到安心舒服,怎麼就上升到戀物癖了呢,有必要這麼上綱上線嗎?

其實,孩子有這種行為,並不是戀物癖,家長沒必要驚慌,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很正常的,很多孩子甚至成人都有這種習慣呢。

就像最近很火的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的“洪荒少女”傅園慧一樣,她的身上始終掛著一條叫“摸摸”的紅色的繩子。傅爸爸說,傅園慧小時候一直就很喜歡摸一塊小方巾,長大後就改為一根繩子了。

可見,原來傅園慧還在嬰幼兒時期的時候,就和大多數的寶寶一樣,有“戀物情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寶寶戀物心理”。

寶寶的“戀物”行為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有“戀物”的行為,但其表現卻不盡相同,有的喜歡抱著毛絨玩具不撒手,有的喜歡摸著毛毯或浴巾,有的喜歡咬著枕頭睡覺… …

“這是寶寶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到'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

在《0-3歲,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心理學》是這樣解釋寶寶戀物的行為的。

寶寶在6個月左右,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模模糊糊意識到自己和父母是相互獨立的個體,雖然這是個令人興奮的裡程碑,但對寶寶來說,個體分離的新認識會讓寶寶產生焦慮、不安全感,於是,分離焦慮就出現了。

寶寶已經和照顧者或者爸爸媽媽建立起了信任感,會非常依戀爸爸媽媽,家長總要出去幹活工作,不能無時無刻地呆在寶寶身邊,而寶寶總要長大的,總要學會獨立。但在寶寶成長的路上,難免會覺得孤獨無助,那麼一個柔軟的安撫物,就可以讓寶寶覺得內心安定有依靠。

尤其是夜晚,安撫物更是讓寶寶感覺到媽媽的氣息,可以給寶寶莫大的安慰安全感。

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將寶寶所依戀的這些小物件,叫做過渡性客體。

在孩子的心中,過渡性客體就是能夠給他帶來安全感,代替父母的愛的東西,它們通常是生活中非常易見的物品,且方便攜帶,孩子可以帶著它,甚至睡覺也需要它陪伴。這些客體都是他熟悉的味道,有可能是媽媽的奶香味,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的體味……

它們會給孩子帶來溫暖熟悉的感覺,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一直陪伴在我身邊。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戀物”行為?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戀物”行為頭痛不已,其實寶寶的“戀物”行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展行為,是每個個體心理發育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過渡性客體可以緩解寶寶焦慮、寂寞,給予孩子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父母的作用,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積極的作用的。

所以,家長不要把孩子的“戀物”行為絕對化地認為是“戀物癖”,而強制性地奪走孩子的安撫物,這種消極行為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有可能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不可磨滅的創傷。

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寫過一個案例,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媽媽卻在小女孩三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緻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父母強行奪走了寶寶的安撫物,會讓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戒備,他不知道父母為何這樣做,更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我家大寶從3歲起,睡覺就喜歡抱著他喜歡的龍貓布絨玩具睡覺,直到現在,他已經5歲多了,每晚睡覺還得抱著它睡覺。龍貓就是他的好朋友,一般他白天的時候不會找它,做作業玩耍的時候也不會找它,只有在睡覺的時候才會抱著它,所以我從未阻止過他對龍貓的依賴,因為我知道他從來都不缺安全感,龍貓就是他成長過程中的最好的朋友,僅此而已。

親密育兒倡導者西爾斯醫生說:“ 我見過的安全感最強的孩子們,在他們認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前,都有他們內心所依附的物或者人。”

孩子有了情感依附後,內心才會更加安定,因為他知道無論遇到什麼事,只要他回到床上,就會有安慰,從而會感覺更安心。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強制性地去戒斷孩子對安撫物的依賴行為,而應該學會這樣做:

1、首先應該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精神醫學家荷頓在《慰藉:精神醫學失落的層面》一書中說:“寶寶小的時候,與母親長時間的接觸,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安慰感,建立起穩定的心理感覺。但是,寶寶沒有成熟的思想,無法建立成熟的關係,當寶寶與母親分離的時候,母親給予的安慰感缺失,此時就需要一個物品或者行為來替代與母親之間建立的聯繫,恢復偽狀態的心理感覺。”

安撫物就是鏈接寶寶和母親之間親密關係的物品,如果家長理解了這一點,也就能夠理解孩子為什麼睡覺會抱著毛絨玩具了,從而尊重孩子的這一行為。

2、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陪伴並不是你一定要全天候地陪在孩子的身邊,這樣就算你不累,孩子也會很煩。

高質量的陪伴是指我們在一天中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哪怕只有15分鐘,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放下工作,丟掉手機,收起脾氣,全身心去陪伴他,讓他感覺到愛。

陪著孩子一起看書、畫畫、玩遊戲,一起愉快地玩耍,用力擁抱、親吻、愛撫他,堅定和清楚的對他表達愛,告訴他“爸爸媽媽最愛你”。

3、多帶孩子出去參加戶外活動

多帶孩子出去外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擺脫孩子對安撫物的依賴,也可以讓孩子多接觸自然,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與此同時,也可以讓孩子結交到一些同齡朋友,學會交際。

總之,一個簡單的安撫物,鏈接著父母的愛和孩子的獨立,不僅可以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情緒,也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藉助安撫物來化解各種挫折困難,從這柔軟的世界中汲取繼續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來源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