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還在娘家的時候,我剛好在一樓客廳泡茶招待客人,3歲的侄子剛好睡醒了,他看到二樓沒有人,就急忙從樓上跑下來,懷裡還抱著一條舊毛毯。
有一個嫂子很好奇,問他:“你為什麼要拿一條毯子下來,是想讓你奶奶拿去洗嗎?”
我媽就解釋說我侄子每天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抱著這條毯子才能夠睡著,不然就會哭鬧。
鄰家嫂子聽了,急忙就說:“這是戀物癖呀,千萬不能這樣慣著孩子,不然以後走到哪都會拿著這條毛毯。”
我聽了,不禁在心裡翻了個白眼,這是孩子的一個安撫物,能夠讓孩子感到安心舒服,怎麼就上升到戀物癖了呢,有必要這麼上綱上線嗎?
其實,孩子有這種行為,並不是戀物癖,家長沒必要驚慌,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很正常的,很多孩子甚至成人都有這種習慣呢。
就像最近很火的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的“洪荒少女”傅園慧一樣,她的身上始終掛著一條叫“摸摸”的紅色的繩子。傅爸爸說,傅園慧小時候一直就很喜歡摸一塊小方巾,長大後就改為一根繩子了。
可見,原來傅園慧還在嬰幼兒時期的時候,就和大多數的寶寶一樣,有“戀物情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寶寶戀物心理”。
寶寶的“戀物”行為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有“戀物”的行為,但其表現卻不盡相同,有的喜歡抱著毛絨玩具不撒手,有的喜歡摸著毛毯或浴巾,有的喜歡咬著枕頭睡覺… …
“這是寶寶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完全依戀'到'完全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
在《0-3歲,媽媽不可不知的育兒心理學》是這樣解釋寶寶戀物的行為的。
寶寶在6個月左右,開始有了自我意識,模模糊糊意識到自己和父母是相互獨立的個體,雖然這是個令人興奮的裡程碑,但對寶寶來說,個體分離的新認識會讓寶寶產生焦慮、不安全感,於是,分離焦慮就出現了。
寶寶已經和照顧者或者爸爸媽媽建立起了信任感,會非常依戀爸爸媽媽,家長總要出去幹活工作,不能無時無刻地呆在寶寶身邊,而寶寶總要長大的,總要學會獨立。但在寶寶成長的路上,難免會覺得孤獨無助,那麼一個柔軟的安撫物,就可以讓寶寶覺得內心安定有依靠。
尤其是夜晚,安撫物更是讓寶寶感覺到媽媽的氣息,可以給寶寶莫大的安慰安全感。
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將寶寶所依戀的這些小物件,叫做過渡性客體。
在孩子的心中,過渡性客體就是能夠給他帶來安全感,代替父母的愛的東西,它們通常是生活中非常易見的物品,且方便攜帶,孩子可以帶著它,甚至睡覺也需要它陪伴。這些客體都是他熟悉的味道,有可能是媽媽的奶香味,也有可能是他自己的體味……
它們會給孩子帶來溫暖熟悉的感覺,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一直陪伴在我身邊。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戀物”行為?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戀物”行為頭痛不已,其實寶寶的“戀物”行為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展行為,是每個個體心理發育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過渡性客體可以緩解寶寶焦慮、寂寞,給予孩子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父母的作用,是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積極的作用的。
所以,家長不要把孩子的“戀物”行為絕對化地認為是“戀物癖”,而強制性地奪走孩子的安撫物,這種消極行為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有可能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不可磨滅的創傷。
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曾寫過一個案例,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媽媽卻在小女孩三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緻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父母強行奪走了寶寶的安撫物,會讓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戒備,他不知道父母為何這樣做,更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我家大寶從3歲起,睡覺就喜歡抱著他喜歡的龍貓布絨玩具睡覺,直到現在,他已經5歲多了,每晚睡覺還得抱著它睡覺。龍貓就是他的好朋友,一般他白天的時候不會找它,做作業玩耍的時候也不會找它,只有在睡覺的時候才會抱著它,所以我從未阻止過他對龍貓的依賴,因為我知道他從來都不缺安全感,龍貓就是他成長過程中的最好的朋友,僅此而已。
親密育兒倡導者西爾斯醫生說:“ 我見過的安全感最強的孩子們,在他們認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前,都有他們內心所依附的物或者人。”
孩子有了情感依附後,內心才會更加安定,因為他知道無論遇到什麼事,只要他回到床上,就會有安慰,從而會感覺更安心。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強制性地去戒斷孩子對安撫物的依賴行為,而應該學會這樣做:
1、首先應該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精神醫學家荷頓在《慰藉:精神醫學失落的層面》一書中說:“寶寶小的時候,與母親長時間的接觸,感受到來自母親的安慰感,建立起穩定的心理感覺。但是,寶寶沒有成熟的思想,無法建立成熟的關係,當寶寶與母親分離的時候,母親給予的安慰感缺失,此時就需要一個物品或者行為來替代與母親之間建立的聯繫,恢復偽狀態的心理感覺。”
安撫物就是鏈接寶寶和母親之間親密關係的物品,如果家長理解了這一點,也就能夠理解孩子為什麼睡覺會抱著毛絨玩具了,從而尊重孩子的這一行為。
2、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陪伴並不是你一定要全天候地陪在孩子的身邊,這樣就算你不累,孩子也會很煩。
高質量的陪伴是指我們在一天中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哪怕只有15分鐘,但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放下工作,丟掉手機,收起脾氣,全身心去陪伴他,讓他感覺到愛。
陪著孩子一起看書、畫畫、玩遊戲,一起愉快地玩耍,用力擁抱、親吻、愛撫他,堅定和清楚的對他表達愛,告訴他“爸爸媽媽最愛你”。
3、多帶孩子出去參加戶外活動
多帶孩子出去外面,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擺脫孩子對安撫物的依賴,也可以讓孩子多接觸自然,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與此同時,也可以讓孩子結交到一些同齡朋友,學會交際。
總之,一個簡單的安撫物,鏈接著父母的愛和孩子的獨立,不僅可以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情緒,也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藉助安撫物來化解各種挫折困難,從這柔軟的世界中汲取繼續前進的動力和勇氣。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為什麼「你越禁止,孩子越要幹?」科學解釋來了
01
現在,靜下心來,回想下:
你小時候跟小夥伴們玩耍,
你的第一次初戀約會,
你第一眼看到你的孩子,
你第一次氣的想揍你孩子
……
是不是還能清醒的記憶著當時發生的各種情景。
這些著實揭示了我們大腦的一個思維方式:大腦是通過繪製圖畫,而不是通過言語進行思維的。我們的言語行為,最終在頭腦中呈現的是圖像,而不是文字。就比說我說蘋果,你頭腦中想到的肯定是實物“蘋果”,而不是詞語“蘋果”。
知道了大腦是通過圖像來處理信息,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我們越不讓孩子幹,孩子偏要幹。
一次在逛超市時,我聽到工作人員對幾個小男孩說:“請不要在門口玩耍。”我意識到這個工作人員的話可能沒有用。果然,一會出來後,我看到他還在門口不斷驅趕這幾個小男孩。
如果那個工作人員對那幾個小男孩說:“門口是行人進出的地方,每個人都應該快速通過門口。”我想,那個工作人員勸住那幾個小孩的機率可能更大。因為當工作人員對小男孩說“不要門口玩耍時,”在小男孩頭腦中形成的是什麼形象呢?不是不在這兒玩的形象,而是在這裡玩的形象。也就是說,工作人員的話強化了孩子在這玩耍的形象。
02
人的大腦很容易受到言語的影響類。
人類的大腦並不總是理智的,它很容易受到別人話語的影響。
美國一個心理魔術師達倫·布朗拍了一個真人秀節目《就犯》,用了72分鐘,讓一個普通人殺掉一個人,變成一個殺人犯。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覺得一個心地善良從不傷害別人的人怎麼可能會殺人呢?但事實是做了四次實驗,只有一個人拒絕了殺人,也就是說實驗成功了三次。
言語產生的心理圖像影響著我們潛意識。當心理圖像不斷累積,潛意識就逐步放大,最終就會變為現實。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自我實現語言,意思是一個人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內心的那個預言行事,最後直到這個預言真實發生。
有一個陌生人來到一個城市,城市門口坐著一個老人。
“告訴我,老先生”,陌生人說,“這個城市裡的人怎麼樣”。
老人說“你來的那個地方的人是什麼樣的?”
“他們是一群你想像不到的賊--他們會偷你的東西”,陌生人說道。
老人說:“你會發現這裡的人也是這樣。”
過了一會,又來了一個陌生人,他也問了同樣的問題“這個城市裡的人怎麼樣”
老人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你來的那個地方的人是什麼樣的”
“他們是一群你想像不到的好人,你餓了他們會給你吃的,”這個陌生人回答到。
老人給了同樣的回答“你會發現這裡的人也是那樣”。
外界環境影響了我們的內心,內心又反過來決定我們看外界的角度。
03
我們父母平常對孩子,說的最多的估計就是”不“了。
不要玩水,
不要看電視,
不要玩手機
……
當你聽到這類詞語是,你頭腦中形成的形像是什麼?
是不是聯想到的是玩水,是看電視,是玩手機,而沒有“不要”這個詞。現在,你再試著把”不要”融入進你的頭腦中?你能做到嗎?做不到吧,孩子也不能。
因為我們的頭腦只能呈現一種圖像,而不能呈現一種否定圖像。
所以,當一個孩子聽到父母說“不要把碗打了“,孩子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是把碗打了的圖像,並強化它。原來有可能是10%機率發生的事,現在可能變成了40%了。
有一個小男孩一直尿床。一次媽媽在給小男孩換了新床單後,媽媽說”今晚不要再尿床了“。結果第二天早上,孩子還是一如既往。
當媽媽說”不要再尿床時“,這個孩子將在頭腦中形成什麼圖像呢?孩子肯定得到的是尿床的頭腦圖像,強化了孩子的尿床潛意識,結果第二天還是繼續尿床。
”不”,“不要“這種詞語是一種負面詞語,形成的是負面圖像,帶給人們的是負面感受,最終產生的也是父負面的結果。
04
想像你走進一家滿座的餐廳,裡面擠滿了等待落座賓客。招待對你說:“你需要等大概30分鐘,才有空座位。”然後,你再在頭腦中繪製同樣的情景,不同的是,這次招待對你說“我將在30分鐘之內給您安排一個最佳的位置。”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發出積極語言,用積極的方式,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
就拿上面小孩尿床來說,媽媽可以用一種更積極的話語方式,給孩子形成積極圖像暗示。
媽媽把孩子放在新的床單上,親吻下孩子,然後說”讓我們事實看今晚能不能保持床單乾淨“
這句話在孩子頭腦中形成的圖像是”床單乾淨“,而床單乾淨是因為孩子沒有尿床,從而潛意識中指導孩子不尿床。
向孩子描述我們想要的,而不是我們不想要的。明白無誤的告訴孩子,我們想讓他做什麼,而不是告訴他不要做什麼。
05
積極的言語,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在教育心理學上有個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來到一所小學,說要進行7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之後,羅森塔爾以讚許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羅森塔爾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便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複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
對孩子採用什麼樣的思維,決定了我們會說什麼樣的話,持有什麼樣的態度,做出什麼樣的事。
當我們對孩子採用積極的態度時,孩子犯錯時,我們會覺得這是一次提高鍛煉的機會,會幫助他改進,於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當我們對孩子採用消極的態度時,孩子犯錯時,我們會覺得他怎麼這麼笨,怎麼教都教不會,於是孩子變得越來越差。
所以,從現在起對孩子採用積極的態度,發出積極的言語,繪製積極的頭腦圖像,培養積極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