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直在說閱讀的重要性,講孩子的閱讀能力影響將來的學習能力。家長們也努力配合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比如,首先閱讀氛圍要到位,放下手機,置辦好書架;然後要讀好書,讀好多書,各種書籍買買買......最後發現一切好像白讀,看過的書孩子完全沒印象,作文還是三言兩語潦草結束。
這時,不少家長又開始問了:
為什麼孩子讀了這麼多書沒什麼效果?為什麼孩子看過的書沒有印象?是不是應該把這些書都背過?怎樣才能進行有效閱讀呢?其實,閱讀不只是簡單的讀書,更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它在孩子未來的學習舉足輕重。關於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如何進行有效閱讀,這是很家長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今天這篇文章就為你一一解答。
為什麼讀過的書總是沒印象?
根據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發現,人大腦的記憶量隨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減少。遺忘率先快後慢,特別是在剛剛識記的短時間裡,遺忘最快。
按照這個記憶規律,通過及時的回顧閱讀內容,可以有效幫助提高閱讀效果。
艾賓浩斯記憶法也是遺忘曲線;一個小時後就會遺忘;在一個小時內回想就可以記住那個東西;最好一天之後再回想;三天之後再回想就可以進一步加深記憶。
當然反復記憶並不是最終目的,它只是一種手段,記憶的目的是儲備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選擇正確的讀書方法猶為重要。
如何進行有效閱讀?
第一
小學生閱讀的關鍵在於興趣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地提出閱讀要求,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家長要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
一年級: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二年級: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繫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繫。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閱讀要求,才能逐漸培養孩子優秀的閱讀能力,當然好的能力養成,也少不了好習慣的加持。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做到1讀2查3劃4摘5想6記,即:
☑ 1.讀 讀內容,了解文章的大概內容。
☑ 2.查 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及時掃除閱讀障礙。
☑ 3.劃 邊讀邊劃出喜歡的字詞、句子、段落。
☑ 4.摘 摘抄好詞佳句。
☑ 5.想 讀後思考所得所感。
☑ 6.記 背誦精彩片段、優美範文。
第二
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閱讀只單純去讀是不夠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在孩子閱讀時要求他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時作好讀書筆記,增強讀書的效果。
讀書筆記也需要方法:
(1)摘抄原文。閱讀中遇到好詞佳句進行摘抄,以加強語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從小學開始,家長就可以為孩子專門準備一個語文積累本,通過日常學習和閱讀,不斷的豐富積累本內容,這會成為日後寶貴的知識精華手冊。
(2)提綱式摘錄。要求學生寫出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
(3)寫讀後感。閱讀時引導孩子抒發讀書感受,評價文中的人物、事件、語言等,並記錄下來,久而久之,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已達到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和能及時抒發自己感情的能力。
第三
鼓勵孩子讀後“說來聽聽”,閱讀與寫作相結合
在閱讀之後,家長要鼓勵孩子將讀到的東西說出來,這樣不僅能增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同時還鍛煉了孩子的表述能力。因為孩子們只有暢所欲言的談論,才能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有自己的理解,這樣才達到了閱讀的真正目的。
在這過程中,家長要不斷地引導孩子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論看法的對錯,接受孩子說出來的一切,並給予鼓勵。
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逐漸就能夠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自主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這之後,家長不妨讓孩子嘗試著把自己的觀點寫出來,體會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這樣孩子也會更有成就感,從而愛上閱讀。
下面我們來看一位滿分作文孩子的媽媽是如何做的:“開始的時候,我每次讓孩子看書,他就以作業多為理由而拒絕。這時我找到了他的一處軟肋,就是作文差。一次他在寫作文之前,我先讓他看了一本書,讀一遍,記一遍,讓他將所有能理解的詞彙盡量恰當地用在作文中,結果,得到老師的評語是'語言生動感人'。這讓孩子對寫作有了自信,開始自己主動找書來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漸漸找到很多寫好文章的方法,作文能力也越來越好。”
閱讀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可能在短期內看不到明顯的效果,因為很多時候它是一項隱性技能。所以,家長千萬要拋棄通過短時間閱讀迅速達到某種效果的想法,不要覺得孩子近期多讀幾本書就能馬上寫好作文了。
只有找對了讀書的方法,再加上日積月累的閱讀,才能培養孩子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這項能力的提高將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和寫作。
所以,讓孩子堅持閱讀,終有一日會大放異彩,因為只有努力才不會被虧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