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刀切

幾天前,學術圈短暫的寧靜再一次的被一條微博打破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能與核技術工程研究生考生,疑似因為性別歧視被刷。女生微博中對於復試提出了種種質疑,最終落腳到了性別歧視上。

學術公平被扣上一頂性別歧視的帽子,一時間炸開了鍋。

就在網友一邊想著再吃一個學術圈的瓜的時候,短短時間之內劇情就發生了180度大反轉:當事人發微博致歉,承認不是學校不公,而是自己水平確實不行。

雖然事件暫且塵埃落定了,但是性別歧視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從女生到女人,從學術到職場,女性到底有多受歧視?

去年8月,日本老牌醫科學校——東京醫科大學陷入醜聞風波:多年來,學校為了控製女生錄取人數,在入學考試中給女生考生一律扣分,給復讀一至兩年的男生加分。

明晃晃的數據告訴廣大日本考生:生而為女,你不配學醫!

對於萬千學子來說,醫生,是神聖的,是夢想,是拼了命要成為的人。

女生和男生一樣拼拚命學習,用日夜努力而換來的分數,卻因為性別而被惡意降低,這歧視女性的手段,還能再丟臉一點嗎?

面對醜聞,東京醫大的高層管理人員受到處罰,鞠了躬,道了歉,可是有什麼用呢,多少學子要為此買單,青春不復,這些勇敢追求夢想的女孩子們,她們應該怎麼辦?

殊不知,這令人瞠目結舌的歧視,竟然還說的出“合理”理由:因為女醫生,“麻煩又不好用”。

醫療界甚至認為調低女生分數的做法是一種“ 必要之惡 ”。

女醫生要結婚生孩子,女醫生要照顧家庭,反正總有一天,你們女醫生會辭職的,索性我們就不培養女醫生了。

職場歧視,根深到了教育界。

更可悲的是,這種歧視,有的當事人,竟然無動於衷。

醜聞爆出後,有超過六成的日本女醫生表示理解?!

“我們確實會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工作強度啊,而且我們也確實會生孩子啊。”

男尊女卑的思想,束縛著每個日本女性,她們有的人因不滿而抗爭,而更多人,卻是麻木的接受,或者反過來壓迫更多女性。

就像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所描述的那樣:紅燈區的女人,面對老男人的欺壓,雙眼只有麻木沒有光。她們沒有自我,只有事後的兩美金,反正她們覺得,一輩子都會在這。

那六成的日本女醫生們知不知道,東京醫科大的做法是紮紮實實的踐踏人權?

她們一定知道的,但她們以為這種歧視永遠輪不到自己。

灰燼和塵埃,仍在相互厭惡著。

上學艱難,走出學校後在職場上的幾十年,更艱難。

女性面對就業,處處都是歧視。

電視劇《逆流而上的你》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馬麗飾演的劉艾,以30歲的年紀去面試,而公司老闆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 三年之內,不能要孩子

我就是最直接的我歧視你,不符合《勞動法》又怎樣,想找工作的人一大把,不想乾就走人。

那些不願意放棄自我的女性放棄了尊嚴,任憑企業踐踏自己正常婚孕的權利,緊咬牙關,在與公司簽訂了“不婚”“不孕”等一系列約定之後,才能獲得和普通男性同等的就業機會。

應聘時被歧視,工作過程中還有更大的歧視。

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女性收入僅為男性的八成。

是的,同樣的工作,你賺的也沒有男性多。

專家出來分析,說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上學的時候,有人覺得你是女孩不用讀那麼多的書,反正要相夫教子,這就導致了女性平均學歷低於男性,所以工資低;假如你是一個現實版“蘇明玉”,學歷傍身,出人頭地,可是勞動市場的現狀給你當頭一棒—— 同工不同酬,你是女性,工資就是低!

為什麼?憑什麼?

職場歧視從來不是一個藏著掖著的話題。

的確,對於企業來說,女性的帶薪產假等無疑增加了工作的成本。

“生”後難“升”困擾著每一個職場媽媽

曾經在網上看到了職場新手媽媽令人崩潰的一天:

6:30 趁娃沒醒趕緊做早餐。7:30——8:30 母乳餵奶,短暫陪伴,不捨離開,把孩子交給了婆婆,自己去擠地鐵了。9:28 終於提前兩分鐘趕到了公司,保住了全勤獎。10:30 開會時間不能擠奶,乳房脹痛。14:30 由於晚上陪娃睡眠不足,工作接連出錯,受到領導指責。15:30 抽個空去雜物間擠奶。16:30 抽個空給家裡打個電話,問問寶寶有沒有哭鬧。一邊愧疚的說“婆婆辛苦了”,一邊想著接下來的工作該如何完成。18:30 回到了家,一邊吃飯一邊餵奶。晚上的時間陪娃哭陪娃鬧,好不容易把娃哄上床,就差不多下半夜了。

但你想過嗎?職場媽媽有多辛苦,職場爸爸就有多不負責。

同樣是有寶寶的職場男性,早晨不用早起做早餐,上班時從不掛念家裡一句,晚上下班吃完飯就是“葛優躺”,不管孩子怎麼哭怎麼鬧,都無法將他從遊戲中拉出來。

職場女性在家裡面臨著“喪偶式養娃”,在工作中又面臨著種種歧視。

稍有不慎就會面臨種種職責:就你這樣的還當媽媽呢,連個孩子都照顧不好!

終於知道為什麼結婚率這麼低了,職場女性根本沒有活路啊!

性別歧視這個詞,從出生開始,就是女孩們擺脫不掉的標籤。

但有些女性,非但沒有被壓垮,反而殺出一條血路,變得更強大。

說女性不適合學醫不適合學理,而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挽救幾十億人的生命,捧回了諾貝爾醫學獎的獎杯,和居裡夫人一起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

說女性不能兼顧家庭和事業,“水餃皇後”臧健和一邊帶著孩子一邊打造了品牌帝國灣仔碼頭;

說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董明珠從基層做起當上了格力董事長,叫板雷軍,掐架美的,天下屬老娘最剛;

說女演員沒了青春就吃不上飯,但是以劉濤、馬伊琍還有“勵志的蘇明玉”姚晨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女演員,還是亮出了實力,拼出了口碑,迎來了演藝事業的第二春。

女子本柔,可是這不是受到性別歧視的理由!

這個情況會好嗎?我們願意相信會好的。

國家在重視,社會在重視,女性的歧視問題正在得到關注。

但是不管外界如何看待我們,我們都要理直氣壯的證明:生而為女,我不比男人差。

— End —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