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前往幸福的手段,而非結果
這一章要說的是你、你的伴侶,還有你們的關係。
婚姻或長期關係,就一種奇怪且微妙的方式來說,是比一加一更多的東西。它本身是個有機體,就算沒被當成兩個個體以外的獨立事物來看,也需要被這樣理解。
當然,你或你的配偶可以改變一些習慣,好讓你與對方更快樂,理想上也讓雙方更加快樂。但你應該要評估在萬事萬物的平衡中,一個正面的變化會如何改變婚姻的健康狀態。這些事不必然是同一回事。
我不是在暗示婚姻本身比結婚的兩人中任何一方都更重要。我在說的是,你們既然決定結婚,就應該真的、好好地去思考婚姻是什麼,以及需要什麼才能保持活力。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結婚,就是在聖誕節得到一隻小狗,得到了,你就必須照顧牠多久!
 
我常把結婚想成是在聖誕節得到一隻小狗。
你得到一隻小狗。它和一切都很完美搭配。它很好玩、很可愛,是新來的。
現在,你可能在某個時候發現自己改變了心意。你原先不曉得養狗有多麼麻煩,或者你意識到小狗很快就長大了。而你的解決之道,我無意批評,或許是跟狗說再見。
重點是,沒有人跟你說你必須要有一隻小狗。還有,既然你已經有隻狗了,牠在你家生活多久,你就必須照顧牠多久。
你結婚了。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結的婚,是應該要定期做個評估—為了過上美好的婚姻生活,你有盡你對婚姻的照料嗎?婚姻本身有多麼重要?你有數十本婚禮規劃的月刊和數千個婚禮規劃網站,那你對婚姻的努力跟你對婚禮所做的籌劃一樣多嗎?
 
你願意做什麼來維護婚姻?你有多麼願意做出妥協?
你帶有那種「我說了算,否則就滾蛋」的態度嗎?
稍早前我寫過,美國是令人苦惱的「拋棄式文化」。我們變得如此習慣於在事物成為問題或變得過時(不論過時的意思是什麼)之時,就很乾脆地予以捨棄。我們是用如此二元的方式看待婚姻嗎?全有或全無?
事情不是非得如此。你可以調整婚姻,為它加固。我們和伴侶的需求不是隨時保持著同樣的比例。我們對(好比說)陪伴、穩定、支持或隨興所至的性愛之需求,會隨著時間盛衰,而且經常是驟然且顯著地改變,所以當然有調整的必要。還有什麼別的選項嗎?和別人重新開始?
儘管離婚既困難又悲傷,我的客戶正是那些決定「結束婚姻比較有道理」的人。我了解這一點。但坐在我事務所裡的人,也常常都是忘了思考婚姻本身的人。你不能只想著自己的需求,也不能只想著配偶的需求,而要考慮到婚姻的需求。
對此我有一些建議—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關於婚姻,婚姻律師告訴妳該怎麼做,以及什麼不能做...
 
❶ 不時提醒自己,界定婚姻制度的那些規則,完全出自於我們整個文化的手筆
至於個別婚姻的唯一規則,則要經過你與配偶的同意才得以成立。你們能選擇要睡床的哪一邊;或者,是否要睡在同一張床上;又或者你們是否睡在同一個房間,甚至同一棟房子、同一個時區。
婚姻是個工具,而就像其他工具,使用方法不必非得跟其他人一樣。你們的婚姻是兩個獨一無二個體、獨一無二的結合。接納這一點,讓它為你們效勞。
 
❷ 思考離婚這件事:我說這個不是要竭力爭取業績。
我的意思是—去思考你們不一定要被婚姻綁在一起的現實。婚姻是種合約。每天,你們醒來,然後決定繼續這份合約。若要終止合約,你們隨時都做得到。
有時沉思「與配偶分開究竟會如何?」能幫助你們把情況看得更清楚。不是讓你們重新欣賞配偶;就是誠實面對你們結合狀態中一些嚴峻的事實。
我們都會抗拒談論或思考離婚這件事,但請謹記在心,所有的婚姻終有結束的一天,不是因為死亡就是離婚。若是前者,你們(有望)能藉由定期看醫生而延後婚姻的結束。即使如此,你們偶爾還是該討論一下喪禮、火葬、人壽保險和其他艱難但不可避免的事情。
至於後者,何不和你的配偶談看看,你們的婚姻還有什麼其他可能會結束的方式?除了最脆弱的結合,或許所有的婚姻大概都能因這樣的討論而更加鞏固?
 
❸ 要知道,即使婚姻本身還沒結束,婚姻生活也會先到盡頭
什麼?我的意思是,假使婚姻是一本書裡一連串的章節,你若能首先意識到每一章都能被視為迷你版的婚姻,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在你們有小孩前,一度對滋養婚姻有用的事物,等小孩離家之後可能不再生效。它可能少了一到兩個成分,又或者有新的限制,以至於往昔的配方無法產生同樣的作用。
把婚姻看成一連串的合約而不是單一的事件或合約,或許能夠提醒你們,就型塑婚姻這方面來說,你們握有的掌控,可能比自己通常感覺到(還有被動唉嘆)的更多。
請容我用另一種方式來說,我認為沒有任何對策可以讓人擁有美好的婚姻。
 
從大多數客戶跟我說的情況來看,他們把婚姻視為一種結果。而我相信這是他們為何會來到我事務所的一大理由。婚姻不是結果;它是通往結果的手段。它會送你到達目的地,也就是連結和陪伴、安慰和信賴。這是個持續進行的旅程,一路上需要帶著警醒、能量和一致性。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婚姻是前往幸福的手段,而非結果。
 
對,一如我在上述第一點所暗示的,你對婚姻的用法不必和其他人一樣。在我們以個體為中心的消費者文化中,從亞馬遜網站和臉書的廣告,到超市一排排貨架上無止盡的早餐麥片種類,一切都是用來回應大眾特殊需求和渴望的,我們越來越要求這個世界及它的制度、傳統要適合我們,而不是反過來要我們去配合它們。
然而那也只有某個程度的效用。倘若每個人都有徹底個人的做法,傳統以及許多來自於追隨傳統的好處便無以為繼。當然,你可以嘗試一些顛覆性的創新,像是開放式婚姻或同意只在週二、週四和週六把注意力放在彼此身上。不過我相信,一般來說並沒有一個過婚姻生活比較好的方式。如果和另一個人建立深刻、持久的連結有捷徑的話,我們早該發現了,肯定有人會因為刊出那條捷徑而大發利市。
我就是不認為我們可以像用APP 軟體叫車服務一樣去過婚姻生活,抱歉啦。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放手前,試著再愛一次:因為婚姻,情人變親人,愛情轉化成親情,讓婚姻律師告訴妳該怎麼做,以及什麼不能做》
 
【更多資訊請上《方言文化‧Babel Inside》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