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成長期可能常喊這裡痛、那裡不舒服,有些身體的疼痛可以靠居家照護緩解改善;但較為嚴重且持續性的疼痛,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警訊,爸媽別掉以輕心,發現不對勁立即帶孩子就醫做進一步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頭痛、肚子痛、生長痛,怎麼辦?
孩子在成長階段經常出現這裡疼、那裡痛,多因哪些部位疼痛不適而就醫?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常見情形像是腹痛、喉嚨痛、頭痛、耳朵痛等。」葉醫師也曾遇過特別的案例,孩子一直喊肚子痛,但檢查時發現他沒有嘔吐、腹瀉、也沒有便祕等現象,照X光檢查才發現是肺炎。因為有些孩子肺部發炎的位置靠近橫膈膜,比較接近腹部,對孩子來說就像是肚子痛一樣。至於耳朵痛,少部分是因耳屎造成,像孩童去游泳時耳朵浸水,造成耳屎膨脹、導致耳朵疼痛。
除此,彰化基督教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兼小兒骨科主任謝承樸補充:「20%小孩在2~12歲曾發生成長痛,好發時間多在下午或晚上。」孩子可能會跟父母說膝蓋痛、小腿肌肉痛等,原則上若沒有發燒或局部紅、腫、熱、痛,且疼痛時間沒有持續超過一整天,通常沒什麼大礙。
幼兒常見的3大類型疼痛
無論幼兒出現急性或慢性疼痛,家長除了對於疼痛的發生部位應提高警覺,也應觀察是否有其它併發症,而且,父母對於各種疼痛的症狀及嚴重程度應有所認識,一旦出現嚴重且持續性疼痛,也許是身體潛在疾病的警訊,不可掉以輕心。
Type 1》頭痛
造成頭痛原因主要先判斷是原發性或次發性,葉勝雄醫師指出:「原發性頭痛,例如偏頭痛;至於次發性像是因感冒引起的頭痛。」不過,嚴重疾病像腦炎或腦膜炎也會引起頭痛。
1.感冒一般而言,孩童感冒時前兩天會發燒,多半會合併頭痛,不過,葉醫師說明:「年紀較小的幼兒可能不會表達頭痛,可是活動力會較差,待燒退以後頭痛情況就會改善。」因此,治療方法是感冒的症狀治療。而父母則要適時幫孩子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避免造成幼兒脫水。
流感盛行季節注射流感疫苗倘若是流行性感冒,不僅容易引起頭痛、發燒與肌肉痠痛,而且症狀會比一般感冒更嚴重,小朋友經常看起來很疲累,甚至葉醫師曾遇過一些孩子來就診時,直接趴在診間的桌子睡著了。現在有快速篩檢可以診斷是否為流感,不過敏感度不一定比醫師的臨床診斷高,因為醫師除了觀察症狀之外,還會詢問孩童的家裡是否有接觸史,以及做進一步的身體檢查等等。如果狀況嚴重則會考慮使用克流感治療,另外,也建議家長在流感的盛行季節來臨前,帶孩子注射流感疫苗以做為預防。
2.鼻竇炎
黃濃鼻涕超過3天、發燒39℃以上
鼻竇炎必須以抗生素治療10天以上。
幼兒的頭痛也可能起因於鼻竇炎。鼻竇是顏面骨裡的空腔,平時充滿空氣,並與鼻腔相通。若幼兒的感冒頻率高,由於鼻竇黏膜和鼻腔黏膜相連,很容易引發鼻竇發炎。葉醫師解釋:「當鼻竇發炎或有膿積在鼻腔裡時,會產生脹痛感,有時輕敲或按壓骨頭的表面皮膚也會感到疼痛,不同部位的鼻竇發炎會痛不同的位置。」比較特別的是位於顏面骨後方的蝶竇,發炎時感覺像是頭部枕骨附近的頭痛。所以會先觀察感冒的時間,若感冒拖太久或稍微好轉又惡化,又或出現黃綠色的濃鼻涕超過3天、加上發燒39℃以上,此時就會懷疑是鼻竇炎。
原則上,鼻竇炎必須以抗生素治療10天以上。
3.中耳炎
抗生素治療10~14天以前葉醫師經常在半夜遇到父母因為孩子的耳朵痛而帶來醫院急診,發現多為中耳炎造成。葉醫師解釋,呼吸道感染初期不致於併發中耳炎,多在感冒將要痊癒時又突然發燒,這情形好發於年紀小的嬰幼兒,並造成他們哭鬧不安,或用手打耳朵或搖頭來表現不適。不過,他也提醒父母,不要認為小孩發燒卻沒有併發其它症狀,就覺得是玫瑰疹,他指出:「有時中耳炎沒有明顯症狀,加上孩子年紀小不太會表達,可能因此延誤治療時間。」
治療中耳炎主要以抗生素來進行。但是如果只有耳膜紅,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造成,如果合併積膿,較可能為細菌性中耳炎,必須以抗生素治療,療程約10~14天。若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不佳,並出現持續發燒或積膿嚴重等症狀,此時會建議進行穿刺,或稱為「耳膜切開術」,將膿引流出來。
4.腦炎.腦膜炎
分為「細菌」與「病毒」腦炎或腦膜炎除了引起頭痛,還可能併發嘔吐、發燒、頸部僵直、腦壓上升、腦部腫脹等症狀。一般而言,腦炎跟腦膜炎的成因可分為「細菌」與「病毒」。不是起因於細菌的稱為「無菌性腦膜炎」或「無菌性腦炎」,特徵是頭痛,脖子亦會較僵硬、脖子向前彎曲時會痛,或頭部稍微晃動會頭暈、頭痛,主要與腦壓的上升有關;若為腦炎,甚至可能意識不清。
一般在診斷時,會進行腰椎穿刺抽出一些腦脊髓液做細菌或病毒的培養,若為無菌性腦膜炎,取出一些腦脊髓液後,原先腦壓高的情況會因此稍微下降、也能順道緩解頭痛。假如是細菌性腦膜炎,必須早期診斷、及早治療,否則病況會急速惡化、甚至造成死亡;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後遺症。至於其典型症狀包含發燒、頭痛、脖子僵硬及大腦功能異常。
注意新生兒腦膜炎除此,父母要特別注意新生兒腦膜炎,尤其2個月內的嬰幼兒,即使患有腦膜炎不見得會有明顯症狀,頂多是發燒,其它像頭痛、脖子僵硬等,在這麼小的嬰兒不見得能檢查出來,所以2個月內的寶寶出現發燒要很謹慎。
5.偏頭痛
集中在頭部的左或右
偏頭痛是原發性,主要是腦部本身問題。
偏頭痛是原發性,主要是腦部本身的問題,並非感染引起。偏頭痛是中度到重度以上的疼痛,集中在頭部的左邊或右邊,也有些孩子覺得左右兩邊都疼痛,不過,整個頭部都會痛則比較少見。葉勝雄醫師指出:「痛的感覺類似血管在跳動,或腦袋有種『叩、叩』的敲擊感。一旦上下樓梯或跑、跳等,頭疼得更厲害。」也可能出現噁心、嘔吐或是畏光,對於聲音也許會特別敏感。
不過,有些孩子的偏頭痛並非以頭痛方式來表現,而是肚子痛,這也會提高檢查的難度,葉醫師表示:「首先要排除腹痛原因。」其實,孩子發生偏頭痛的比例滿高的,根據統計,15歲前有4分之3幼童曾出現偏頭痛,然而,多數孩童只痛過一、兩次;反覆偏頭痛則僅約百分之一。曾經出現偏頭痛的比例比想像中的高,可能是因為幼童還不擅於表達感覺,所以有時會被歸類為其它的頭痛,例如:孩子剛好感冒,會認為頭痛是感冒引起的。
在診治偏頭痛的方式主要是症狀治療,通常開立止痛藥即可,不過,葉勝雄醫師說明:「情況嚴重則會使用專治偏頭痛的藥物。」
就醫準則
1.每天早上起床會嘔吐當孩子出現哪些不對勁的頭痛情形,父母應盡快帶孩子就醫?葉醫師表示:「若發現孩子每天早上醒來會嘔吐,而且一天比一天厲害,則要小心可能是腦瘤引起的腦壓上升。」一旦孩子患有腦瘤,平躺時腦脊髓液會較平均分布;醒來身體開始呈直立姿勢後,腦脊髓會漸漸往下分布,因而早上剛起來時會想吐、頭痛不適,可是在慢慢活動之後反而會緩和。所以原則上,腸胃炎所引發的嘔吐約為一天的時間,如果嘔吐超過一天,沒有進食也會吐,也許要小心腦部的問題,像腦瘤、腦膜炎等。
2.劇烈頭痛若是出現劇烈頭痛,可能是腦部的動靜脈血管畸形,一旦破裂也會引發劇烈頭痛。除此,假使發現皮膚出現出血性皮疹,亦即皮膚長紅色斑點、之後變成深藍色,則可能是「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Type 2》腹痛
當孩子出現腹痛時,葉勝雄醫師表示:「會先從腹痛部位去推論造成原因。」然而並不是痛處位於哪個內臟附近,就代表該內臟有問題。
原則上,腹痛部位在肚臍左下方可能是便祕引起;若在肚臍左上方隱約出現疼痛,可能是脾臟腫大。假如是肚臍的下方疼痛,也許是便祕或膀胱發炎。除此,葉醫師亦解釋:「若疼痛位於肚臍右下方則要小心,可能是闌尾炎(亦即盲腸炎)。」典型闌尾炎的疼痛是從肚臍周圍開始,約經6小時才會變成右下腹痛,並不是一開始就痛右下腹,所以如果看完醫生後,痛的位置有所轉移,要特別小心。如果是肚臍的右上方疼痛,可能與膽囊有關,例如:膽結石或膽囊發炎。
1.慢性腹痛
多為便祕
便祕是嬰幼兒常見的症狀。
慢性腹痛多因便祕造成,葉勝雄醫師指出:「便祕是嬰幼兒常見的症狀,建議父母平常可從飲食著手改善,例如:讓孩子攝取足夠的水分與纖維質,促進腸胃蠕動,若便祕仍未改善時,則應盡早就醫。」葉醫師曾遇過爸媽沒有按時讓孩子服用軟便藥,最後因為大便太粗,造成嚴重的肛門裂傷,這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除了改變飲食習慣,爸媽亦可訓練寶寶每日排便,例如:每天定時讓寶寶坐馬桶坐個10分鐘等。
2.腸胃炎
觀察孩子的嘔吐物腸胃炎起初會痛上腹部,接著疼痛部位逐漸轉移到肚臍周圍。如果是以腹瀉為主的腸胃炎,可能一開始就痛肚臍周圍。另外,葉醫師表示:「因腸胃炎引起的嘔吐通常在第一天比較嚴重,父母應觀察孩子嘔吐物顏色,如果帶有黃綠色的膽汁,則要注意是否有腸道阻塞;如果帶有咖啡色,就要擔心是否胃出血。」
有些孩子在吐完後覺得餓,會想吃東西,父母別讓孩子一下子吃太多,以免吃完後馬上又吐。建議少量多餐,避免牛奶、豆漿、蛋糕等容易脹氣的食物。
3.闌尾炎
施打抗生素控制感染幼兒的闌尾炎比較難診斷,在確診時發現盲腸已經破裂的比例比成人高。葉勝雄醫師表示:「盲腸破裂後,腹痛可能暫時減輕,但接著痛的範圍會擴大,若膿血附著病菌散布到腹膜,引發腹膜炎,連走路時肌肉稍微牽扯到腹膜都會引起劇痛。」
不過,每家醫院對於闌尾炎的處理機制不盡相同,不見得會立即開刀。葉醫師說明:「現在多半會先施打抗生素控制感染、觀察病況,等兩、三個月後或寒暑假再開刀,這樣一來切除闌尾的過程會比較順利。」倘若引發腹膜炎或施打抗生素的效果不佳,則只好馬上進行手術。
4.腸套疊
超過一天可能要開刀好發年齡在3個月~6歲之間,最常見的是小腸像伸縮的單筒望遠鏡一樣套進大腸裡,也可能是大腸套進大腸,或小腸套進小腸。至於引發的腹痛是間歇性,約30~40分鐘痛一次,每次約痛5~10分鐘,之後又沒事,但半小時以後又開始疼痛。原則上,一旦出現此狀況應盡快就醫治療,通常利用超音波檢查即可診斷,除非遇到少數反覆套進去又鬆開的例子。
治療腸套疊的方式有很多種,傳統的方式是利用鋇劑灌腸檢查,若發現腸套疊則同時加壓嘗試灌通。如果腸套疊的狀況嚴重則必須開刀,葉勝雄醫師指出:「是否需要開刀的關鍵在於發現的時間,通常在一天內還不需要開刀,超過一天以上則可能需要手術。」
5.第一型糖尿病
酮酸中毒造成腹痛第一型糖尿病會出現的特別症狀是酮酸中毒,亦會出現腹痛,葉醫師表示:「當孩子檢查腹痛,而腹部卻完全正常,此時必須進行整體評估,瞭解是否有吃多、喝多、尿多卻體重減輕的情況,以判斷是否為第一型糖尿病。」除此,酮酸中毒的幼兒會出現較特殊的體味,也可列為評估。
至於造成第一型糖尿病的原因,葉醫師解釋:「類似自體免疫疾病,胰島β細胞受到抗體攻擊,造成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受損。不過還有許多遺傳和環境因素尚待證實。」
第一型糖尿病是終身疾病,無法治癒,必須長期注射胰島素控制。酮酸中毒則是屬於急性症狀,必須在加護病房密切治療,補充胰島素以調整血糖和電解質,並改善脫水。
6.疝氣
建議立即開刀
疝氣亦可能造成腹痛。
疝氣亦可能造成腹痛。疝氣的造成原因,以男生而言,是當胚胎發育時,睪丸會從腹腔下降到陰囊,若腹腔與陰囊間的通道未正常關閉,即會造成腹股溝疝氣。女生也有相對應的構造,不過疝氣的機率比男生低。孩子出現哭鬧、咳嗽等情況讓腹部使力,疝氣的情況會更明顯。倘若腸子、卵巢等器官掉入通道卡住,稍沒有注意即可能造成壞死。也因此,一旦確診為疝氣就會建議立即開刀,而疝氣手術主要由小兒外科醫師處理。
就醫準則
持續性腹痛立刻就醫出現持續性腹痛建議立刻就醫;若為間歇性腹痛像腸胃炎,可能嘔吐或腹瀉以後稍微好轉,不妨就診完在家休息、觀察,一旦出現變化再帶孩子急診。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嘔吐、腹瀉,卻有間歇性的腹痛,葉醫師提醒:「要小心是腸套疊。」若有劇烈腹痛則要提高警覺可能是闌尾炎、腹膜炎或腸套疊;另外,家長應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盡可能避免他太常便祕,以免急性腹痛時影響診斷。
Type3》四肢疼痛
1.感冒引起感冒可能引發全身痠痛情形,尤其是流行性感冒。
2.急性關節疼痛急性關節疼痛的引起原因,謝承樸主任表示:「可能是外傷造成,或這段時間常進行劇烈的活動;另外,也許是細菌感染造成,若沒有立即處理很快會破壞關節的軟骨。」
(1)細菌性感染細菌性感染主要有兩個路徑:(1)關節附近有傷口,直接造成細菌感染。(2)除此,也可能是孩子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比成人迅速,在其它部位感染以後,細菌藉著血液循環散布至關節部位,例如: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等。因此,孩子患有細菌性感染的關節炎,會迅速破壞關節的軟骨、造成不可逆的反應,因此要謹慎排除此可能性。
關節周圍紅腫熱痛
藉由抽血檢查來診斷是否細菌感染。
至於細菌性感染會引起的併發症,謝主任指出:「主要是發燒,此外,關節周圍會出現紅腫熱痛的情形,產生較嚴重的發炎反應。」通常可藉由抽血檢查來診斷是否細菌感染,遭到感染的白血球指數會較高。當父母在評估、觀察時,發現小孩出現發燒,或關節熱痛較嚴重,可先優先考慮此狀況。
急性關節疼痛一旦確定是細菌性感染,主要以抗生素治療。如果同時進行影像檢查,例如:X光、超音波或核磁共振等,確定關節內部有蓄膿,骨科會積極介入進行關節切開引流手術。謝主任解釋:「關節有蓄膿表示細菌量很多,會迅速侵蝕關節,再者,如果沒有將膿引流出來,使用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不佳。」
(2)過敏性紫斑症急性關節疼痛也可能是免疫反應造成,例如:「過敏性紫斑症」等。根據醫學研究報告表示,目前過敏性紫斑症的成因還不明確,可能是患者在感冒後或接觸某類藥物所造成的過敏反應,使得自體免疫對於全身出現攻擊作用,類似於其它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等。
關節疼痛雖然過敏性紫斑症的免疫反應較緩和,可是它會攻擊其它血管或關節部位,造成關節疼痛,不過不同於細菌性感染的關節疼痛,過敏性紫斑症的關節疼痛多半只有腫和疼痛等症狀,不會出現嚴重的發紅、熱痛情況。再者,謝承樸主任指出:「關節疼痛只是過敏性紫斑症的部分症狀,其它症狀像是腹痛、嘔吐等會比關節疼痛明顯。」原則上,過敏性紫斑症並非造成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診斷時會先排除其它症狀,才會考慮過敏性紫斑症。
(3)腫瘤除了上述提的幾項因素,急性關節疼痛也可能是腫瘤造成,孩子常見的腫瘤包括骨腫瘤、白血病、淋巴癌等,造成關節疼痛。
3.慢性關節疼痛
年幼型風濕性關節關節出現嚴重腫脹,在排除細菌性感染或其它外力因素造成的關節炎後,可能要考慮「年幼型風濕性關節炎」。不過,謝主任解釋:「細菌性關節炎通常侵犯一個、或兩個關節,引起疼痛,不會有很多部位的關節同時發作。可是年幼型風濕性關節炎會同時侵犯許多部位的關節。」另外,風濕性關節炎還有一個特點,即是早晨起床時,病人的關節會特別僵硬,稱為「早晨的僵硬」,起床後活動一陣子,接近中午才會比較正常。
原則上,當孩子出現莫名奇妙的關節疼痛,持續一、兩天或兩、三天就沒事,通常不需要太擔心。如果固定某一個部位疼痛超過一星期以上,則應特別注意。
4.成長痛
好發於下午或晚上20%小孩在2~12歲曾為生長痛所困擾,謝承樸主任解釋:「此段時間剛好是四肢的生長板讓四肢拉長的過程。」在四肢靠近關節的部位有所謂的「生長板」,主要負責肢體變長的結構,生長板在拉長四肢的過程容易造成關節疼痛,亦即成長痛。
成長痛好發於下午或晚上,葉勝雄醫師指出:「疼痛部位多在大腿前側的肌肉、膝蓋、與小腿後面的肌肉。」孩子可能會說很痛,但通常不會出現發燒或局部的紅腫熱痛,且平均兩小時內會有所改善。
調整孩子的運動量至於改善或緩解方式,謝承樸主任建議家長可調整孩子的運動量,盡量讓孩子別在那段期間進行太過劇烈的活動,在家裡時,家長亦可幫孩子熱敷緩解不適。至於幼兒能否塗抹痠痛藥膏等,倘若孩子的皮膚不會對藥膏過敏,其實沒有關係。
另外,能否讓孩子做一些重量訓練來強化關節力量?對此,謝承樸主任不建議,他指出:「過度的重量訓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與生長,不妨讓孩子跑步、跳繩、騎腳車、打球等,而且要循序漸進增加孩子的運動量與時間,以免瞬間造成孩子太大的負荷,隔天腰痠背痛的情況更嚴重。」
5.扁平足
利用扁平足鞋墊改善扁平足即是腳部內側足弓的肌肉韌帶之撐的力量不足造成,謝主任說明:「這類孩童不耐久站或走太久,不過,原則上不會對幼兒的生長發育產生太大的影響。」患有扁平足孩子的比例不低,可是會出現不適症狀,像是腳痠、腳痛等不多。然而,有些扁平足孩童的狀況比較嚴重,甚至整個腳步向內傾斜,從孩子的背後觀察他走路的姿勢,不難發現他的腳板是內低外高,而孩子的鞋子外側也會磨損得較厲害。
如何緩解扁平足引發的疲勞或痠痛,謝主任表示:「可利用扁平足鞋墊來改善。」扁平足鞋墊一般在醫療用品店即可購買,將鞋墊放在鞋子裡以增加足弓支撐的力量,如此一來,腳比較不會產生痠痛情形。不過,謝主任強調,鞋墊主要是幫助緩解不適症狀,沒有矯正作用,無法改善扁平足的情況。
除非扁平足的情況嚴重才需要測量足部壓力、訂做鞋墊或鞋子。不過訂做的費用較高,而且小朋友還在持續成長,若為此訂做專用鞋子或鞋墊,可能平均半年要訂做一雙新鞋,在經濟負擔上會比較重。因此,建議購買扁平足鞋墊即可,如此也比較有彈性,出門時不用一定得穿訂做的鞋子。
6.長短腳
先天長短腳在2.5公分內容易被忽略。
先天長短腳在2.5公分內容易被忽略,不過會成孩童的腳良性痛,導致走路時一拐一拐的,謝承樸主任表示:「一般而言,兩腳差距在2公分內,孩童走路時會調整自己的姿勢;通常差距在2~2.5公分,才較容易發現孩子走路的姿勢有些異常。」其實,父母觀察孩子走路是否異常,可從孩子的背後觀察他的屁股是否歪斜,嚴重一點可能發現他走路是跛行。
(1)腳部因受傷、骨折影響生長原則上,長短腳的原因分為「結構性」與「功能性」,「結構性」亦即腳部確實有長短的差別,不過這情況不多。比較常見的是腳部曾受傷、骨折,骨折那端的生長受到影響,導致比沒有受傷的那腳來得短一些。謝主任指出:「如果長短腳的差別太大,可用鞋墊來輔助,或比較短的那一腳訂做特別的鞋子,例如:將鞋底加高等。不過一般而言,差距兩公分以內是不需處理。」
(2)骨盆歪斜、脊椎側彎至於「功能性」,則是因其它問題造成孩子的身體傾斜,例如:骨盆歪斜、脊椎側彎,使得孩子走起路來是一跛一跛,可是他的腳並沒有長短的差別。最常見是脊椎側彎,謝主任遇到一些父母因孩子走路一拐一拐而帶來就醫,經過檢查後發現孩子的脊椎側彎嚴重,不過多發生在學齡孩童。原則上,脊椎側彎造成的長短腳,主要是進行復健來調整走路姿勢。
(3)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另外,幼兒也可能因為「先天性脊椎畸形」,而造成嚴重的脊椎側彎。不過比較常見的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在20年前發生的比例是千分之一,不過現在進行新生兒篩檢時,小兒科醫師會注意這些情況,因而減少被忽略的案例。謝承樸主任指出:「治療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愈早發現,治療的方法愈簡單。」
若寶寶在6個月前發現,讓他穿著髖關節的吊帶約3~6個月的時間,保持髖關節彎曲外展的姿勢,大部分都可矯正過來。如果拖到快一歲才發現,可能要打3個月的石膏來固定,甚至做一些簡單的手術將太緊的韌帶放鬆,治療方式比較複雜、家長照顧上也較麻煩。倘若是20年前,有些患童拖到2、3歲,父母發現他的走路姿勢異常帶來就醫檢查才發現,此時大多必須開刀。因此,進行新生兒篩檢時,若小兒科醫師覺得有所懷疑,就會轉介到小兒骨科做進一步檢查。
就醫準則
特別留意是否有夜痛情形。
當孩子四肢疼痛,出現哪些情況必須盡快就醫?謝承樸主任提供以下幾點做為參考:
1.首先要注意小孩是否有合併發燒情形。
2.是否痛到連走路都有困難。
3.疼痛部位都在同一處,且疼痛時間超過一個星期。
4.特別留意是否有夜痛情形,甚至半夜痛醒、哭鬧。一旦發生這種情況要特別小心、提高警覺。
5.出現局部的紅腫、熱痛。倘若嚴重,則可能是細菌性關節炎引起的腫痛。
原則上,如果孩子只是偶發疼痛,多數時間是活蹦亂跳的玩耍,則不用太過擔心。
觀察孩子的表情與症狀除此,由於兩、三歲的幼兒還在學習語言表達,父母需分辨孩子是真的疼痛或只是在重覆自己詢問的話語。令葉勝雄醫師印象深刻的是,一對父母因為孩子腹痛而帶他來就診,檢查時,無論輕壓孩子腹部的哪一部位,詢問孩子痛不痛,他都回答:「痛」,但他的神情沒有表現出痛的感覺。葉醫師輕壓他的背部、甚至搓他的頭髮,小朋友都回答痛,後來發現原來他只是覆述最後一個字,因此大人應該要考慮到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先進行判斷。不過,若發現孩子有明顯異常情形,像嘔吐、腹瀉、活動力減低、食慾不佳等,應立刻帶至醫院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