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TVBS舉辦的第8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中,公共電視的陳慶鍾、陳佳利共同創作的影片作品《武陵河烏啟示》,從專業組長影片類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優等獎的殊榮。
作品簡介:
七家灣溪因為自然環境維護的好,是大甲溪上游河烏族群外擴的基地,但是這裡的河烏,族群數量受到颱風很大的影響,當颱風來的時間異於往常,甚至該來的颱風沒有來,對牠們帶來哪些問題?哪些習性使牠們成為氣候變遷的敏感族群?
入圍感言:
拍攝溪澗鳥必須溯溪,走在溼滑的環境中最怕跌倒,更怕攝影器材跑水,製作這個專題的過程,我們都遇到了,但這還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鳥怕人,寒冷的初春,躲在偽裝帳中,腳泡在冰冷的溪水中等河烏,冷到骨子裡,真的是刻骨銘心。但我們很幸運,跟隨研究人員腳步,完整拍到這一季武陵地區河烏繁殖的成敗,成功率低到讓人揪心。這則專題也想呈現這樣的基礎調查是因應氣候變遷不能缺少的。謝謝評審委員的肯定,也謝謝研究人員辛苦帶我們前往拍攝,最後,希望這樣的研究每年都能獲得經費支持,能長期收集這些重要的基礎資訊。
評審評語:
由一條河一個物種的繁衍,透過長期監測,探索牠與天敵、暖化及颱風的關係,帶領觀眾進一步理解物種與物種,和物種與環境的扣連,就國內生態類影片題材而言,相當少見,彌足珍貴。攝影非常優異,與國外生態節目毫不遜色,包括武陵等河流域空拍、水上的河烏的捕捉,河下游魚的水下攝影均屬上乘。同時故事相當完整,隨著洪孝宇博士,搜索著溪流尋找河烏築巢的殘跡,步步深入「尋凶」,看到監測攝影機中黃鼠狼與獼猴的現身,解釋了河烏繁衍的過少的問題,全片有如偵探劇的結構,也引發更大的環境省思,誠為佳構。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方網站:https://www.newsaward.org/